景观生态学植物群调查实验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景观生态学植物群调查实验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be04c06ba1aa8114431d945

景观生态学实验报告

人工植物群落生态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选定的人工配植的群落进行调查、观测、解剖、分析,掌握不同植物之间的配置关系规律,为城市景观植物配植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植物种类调查结果及分析 中文名 拉丁学名 数量(株) 种的多度 频度盖度密度(株、平方米/平方米) (%) (平方米) 池杉 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Nutt.)Croom 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Hibiscus rosa-sinensis L. Livistona chinensis (Jacq.)R.Br. Osmanthus fragrans(Thunb.) Lour. Ficus microcarpa L.f. Rhapis.humilis (Thunb.) Bl. Moraceae ficus ‘Golden Leaves’ L.f 1 —— 5 7 —— 1 —— 6 —— —— 7 个别 尚多 尚多 多 尚多 个别 尚多 多 多 少 多 1

0.5 2 10 14 2 0.5 3 12 12 1 14 1 4 3 7 3 50 5 9 2 1 10 0.004 0.016 0.02 0.028 0.012 0.004 0.02 0.024 0.008 0.004 0.028 红背桂 扶桑 蒲葵 桂花 榕树 细叶棕竹 黄金榕 花叶良姜 合果芋 落羽杉 Alpinia zerumbet cv.Variegata Syngonium podophyllum Taxodium distichum(L.)Rich.

景观生态学实验报告

羊蹄甲 假连翘 软叶刺葵 刺葵 串钱柳 朱蕉 大叶榕 Bauhinia purpurea L. Duranta erecta L. Phoenix roebelenii O' Brien Phoenix hanceana Naud. Callistemon.viminalis G.Don Cordyline.fruticosa (L.)A.Cheval. Ficus.virens Ait.var.sublanceolata (Miq.)Corner Alocasia macrorrhiza Sphagneticola trilobata 2 —— 5 2 5 —— 1 —— —— —— —— —— —— 稀少 少 尚多 稀少 尚多 尚多 个别 稀少 稀少 很多 稀少 稀少 稀少 4 1 10 4 10 2.5 0.5 0.5 0.5 —— 0.25 0.25 0.25 40 2 8 14 25 2.5 10 0.5 0.2 200 0.2 0.2 0.2 0.008 0.008 0.02 0.008 0.02 0.012 0.004 0.002 0.0008 0.95 0.0008 0.0008 0.0008 海芋 三裂蟛蜞菊 草坪草 鬼针草 酢浆草 肾蕨 ———————— Bidens pilosa Oxalis corniculata L. Nephrolepis cordifolia (L.)Presl 2、植物种与群落分析 (1)按生活型分类:

高位芽:羊蹄甲、黄金榕、池杉、大叶榕、蒲葵、扶桑、串钱柳、刺葵、落羽杉、美丽针葵、细叶棕竹、朱蕉、假连翘、红背桂、桂花、榕树、

地上芽:花叶良姜、海芋、合果芋 地面芽:三裂蟛蜞菊 地下芽:草坪草、肾蕨

2

景观生态学实验报告

一年生植物:鬼针草、酢浆草 (2)按生态型分类:

喜光植物:羊蹄甲、池杉、大叶榕、蒲葵、扶桑、串钱柳、落羽杉、刺葵、假连翘、桂花、榕树、三裂蟛蜞菊

半阴植物:细叶棕竹、红背桂、朱蕉、美丽针葵、鬼针草、花叶良姜 阴生植物:海芋、合果芋、酢浆草、肾蕨

(3)优势树种:所调查的区域优势树种不明显,整个调查区域内大叶榕、落羽杉、蒲葵、羊蹄甲、串钱柳的盖度较大,均占主要地位,为小灌木营造林下空间。

(4)垂直结构:主要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 乔木层包括榕树、落羽杉、池杉、大叶榕、蒲葵、串钱柳、羊蹄甲;灌木层包括美丽针葵、扶桑、桂花、刺葵、假连翘、朱蕉、细叶棕竹、红背桂;

草本层包括花叶良姜、鬼针草、海芋、合果芋、肾蕨、酢浆草; 地被层包括草坪草、少量草花植物等。

(5)周期性与季相:根据所学知识预测,所调查区域周期性(年变化)表现不是非常明显,但是有周期性变化。春季大叶榕抽新叶,落羽杉也会长出嫩绿的新叶,还有串钱柳此时也正是盛花时期,另外地被草花植物也开着小花,春季景象明显;夏季绿树浓荫;秋冬季节,落羽杉枝叶变黄,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开始枯萎,但总体呈现的依然是绿树覆盖的景象。总的来说,有季相变化但是变化不明显。 (6)水平结构:见A3平面图

3

景观生态学实验报告

三、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所调查区域的分析与评价

(1)生态学方面:该地块的植物设计能够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形态和生态能够相适应的植物作合理配置,由于地块位于湖岸边,所以所用植物多为耐湿植物,由于A区乔木层为榕树,榕树的密闭性较强,林下阳光缺乏,故其下种植的植物均为阴生灌木和地被。而B区的乔木层是棕榈,其下是一个较开阔的草地空间,C区乔木层浓荫覆盖,其下也多种植耐阴树种。用不同的植物组合营造了不同的植物空间,提供了一个可供休憩与观赏的环境。利用不同植物组合充分利用阳光,塑造良好植物空间,能够用植物顶极发展理论作指导,从长远的植物群落结构、绿化立体结构来考虑树种的搭配;通过搭配不同树种,使得树木的色彩、季相,花木的花期、花色色彩变化丰富,很好的实现了美学价值.

(2)美学方面:该群落树种丰富,并且能够采用立体群落配置的方法,不管是从垂直结构还是从平面结构看,其层次都有丰富的变化。乔灌木能够合理结合,形成高、中、低垂直群落结构,并合理配植不同质感,色彩的灌木,使景色有季相变化,色彩变化。合理的植物组合配植不仅使植物更好的实现其生态功能,还为观赏者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享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