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5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b9a8f2aa58da0116d1749a0

【注】①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②蠲:免除。③移时:一会,一段时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过郡邑,核吏治,咨民隐 .B.原吉悉心计应之,国用不绌 .C.或尤原吉背初议 .D.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寝 .A.久之,移驻蕲州 .

咨:询问 绌:不足,不够

尤:错误 寝:平息

顷之,烟炎张天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九载满,与蹇义皆宴便殿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言者因劾大臣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夏原吉勤于国事的一组是( )

①建文初,擢户部右侍郎 之

③每旦,原吉入佐太孙参决庶务 ⑤原吉复申前请,亟命所司行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④⑥

④在道随事纳忠,多所裨益 ⑥事平,俘胁从者三千余人至 C.②③⑤ D.③

②各以小简书臵怀中,时检阅

D.退则恂恂若无预者 .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学问赡养母亲,通过乡荐进入太学,后被提拔任采访使。在福建巡视,得到了人们的爱戴。

B.夏原吉代理户部的时候,因为他用小本子记很多事务,随时带在身上,这种行为得到皇上的口头表扬,皇帝更加器重他。

C.夏原吉辅佐太孙留守北京时,既辅佐太孙处理了各项事务,又回答批示了各曹郎御史的请示,京城的人们对他肃然起敬。

D.北京的宫室建成后,夏原吉请求皇上,安抚流亡在外的人,免除百姓负担。在第二次请求后,皇上安排有关部门实行。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指二人谓群臣曰:?高皇帝养贤以贻朕。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5分)

(2)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帝每御便殿阙门,召语移时,左右莫得闻。(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⑴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⑵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⑴.《离骚》中表现屈原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

⑵.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⑶.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 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五、(12分)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4分)

2015年1月9日上午10点,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核物理学家于敏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奖励大会并为他颁奖。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曾于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今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这一殊荣,在连续7年授予两名获奖者后首次授予一名获奖者。

17.刘洋总结自己近三次语文考试得分情况后列了一个表格,他带着表格去向安老师请教。下面是他们对话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写出对话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对话情境和表格内容,话言通顺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每处不超过30字。(4分)

考查知识点(该题总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总评 现代文阅读(9分) 古诗文阅读(36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作文(60分) 9分 18分 18分 48分 0分 15分 12分 16分 51分 9分 20分 12分 14分 49分 67% 49% 45% 80% 82% 文学、实用类阅读(25分) 10分 刘洋: ①

安老师:是刘洋啊,快进来。拿来我看看。

安老师:刘洋,你这个表做得很清楚,从表上来看, ② 刘洋:我觉得这两方面都还有提高的空间,可是我并没有在这些上面多花时间啊。

安老师:学习可不仅仅是花时间多少的问题,要多揣摩其中的规

律。 ③

刘洋:我觉得有时候在这方面挺有把握的,真没想到那一次这个题却全都做错了。

18.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取苹果》,配一段文字,表现画面的旨趣。

要求:①配合画面情景;②运用一种修辞,使表达鲜明生动;③字数不超过40字。

六、现代文阅读。(18分)

清 名

梁晓声

子诚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小茶村。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老妪慢慢离去,我不禁向那83岁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回村务农。每年清明前,便换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说春?,基本上是以唱代说,不仅要记忆好,还要嗓子好。她的丈夫有另一本事,便是脱口成秀。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在人们,那是享受了娱乐的回报。

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己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83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

?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后者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不料子诚却说:?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县长,名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原来不是个东西,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我又失语,不复再问什么,只默默听子诚说:?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按当日茶价的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成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我不禁再次失语……

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的蹒珊,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的什么圣地。有一天傍晚下雨,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服……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她,那个……我的意思是……明白我在问什么吗?……?

我这个一向要求学生对人说话起码表意明白的教师,那一时刻语无伦次。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

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