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备考:中考高分作文的七个关键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作文备考:中考高分作文的七个关键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b58a221be1e650e52ea99b9

“文如其人”,就是说,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先学会做人,那么,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呢?勿庸置疑,肯定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一个自私自利者肯定是个不会受人欢迎的,他也一定写不出好文章。为此,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才有一腔正气,孟子也说:“我善养我浩然正气。”一篇正气、大气的文章肯定让人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反之,如果平时不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思想消极、精神委靡,甚至思想低级庸俗,那么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也高雅不到那里去,如果在文章中再一味发泄自己的个人情绪,把考场作文作为发泄不满的渠道,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平时要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与名著亲近,与大师亲近,你文章流露出的自然就是才气、正气和大气了。

第五、新颖——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

一、含义阐释:

宋徽宗主持画院考试,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命考生作画。获头彩的作品恰恰是一朵花都没有的。画上只画一匹飘逸而来的骏马,其高扬的右蹄旁有几只追逐的蝴蝶。正是这无花之中尽得花之神韵,因为蝴蝶宁死也不愿离去,可见马蹄上有多么透人的花香,可想马踏了多少花才有蹄上浓郁的花香。 因为“无”才有了无数存在于想像之中的精美绝伦的“有”。因为不落窠臼,才显得新颖,文章要新颖,就要在立意上下功夫。立意中的“立”就是确立;“意”则指文章的主题(也叫中心思想);“立意”,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可见,立意确实重要,没有立意,其思想、材料便成了“无帅之兵”“乌合之众”,构思活动便无法进行。

二、高分策略

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立意,因为文章的优劣成败主要取决于它。

1、立意要考虑高度

所谓高度,即站在时代的前头俯瞰时代,俯瞰写作对象的现象,正确地揭示其本质,写出深层次的思考。把最高的“意”,最好的“意”最美的

“意”,最新的“意”传达给读者,影响读者,催人向上,激人奋进,这才能说你站到了一定的高度立意。

2、立意要选好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就可得到不同的观点,这就为立意的独到奠定了基础。比如《滥竽充数》这个材料: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 ,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有南郭、齐宣王、齐湣王、299位乐师,但由于人们对这个故事太熟悉了,立意时,往往只囿于南郭的角度,形成立意上的定见:不要不懂装懂。这种立意不能说错,但缺乏独到性。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如:

(1)从齐宣王的角度:反对官僚主义。

(2)从文王的角度:引进竞争机制,杜绝滥竽充数。王“好一一听之“,这就好比引进了竞争机制,每个人必须有真本领,而且不断提高演奏水平,才能有在乐队里继续生存的可能。

(3)从299位乐师的角度:试想,南郭能够长期滥竽充数,实在跟那299位乐师有关。

3、立意要力求新颖

作家叶文玲在《我的“ 长生果”》中说得很中肯:“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里实际上谈的就是立意要新颖。作文时,不可看到生活中一点现象就拿起来涂涂抹抹,而是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

本来差生通常是不被人关注的群体,也很少选作考场作文描写的对象,可2006年上海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却突破这一思维定式,文中写到: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渴望理解和关注,将差生的心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思想深刻,启人思考。

再如,“老师,我对您说”为题,一般学生都会从“差生需要老师关心 ”的角度立意。而有一位同学却反弹琵琶,从“我是好生,好生更需要您的关心”的角度立意,解剖自己,找出了自身的许多缺点和不足。他认为只因为是“好生,”学习成绩好,就“一白遮三丑”,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好生的发展前途未必好。接着又列举近年来报上披露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泼熊”、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弑友”、复旦大学在读研究生张亮“虐猫”等事件,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好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他还宕开笔默,写道:“纳粹德国军备部长施佩尔是杰出的技术专家,但他还不是像浮士德一样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纳粹文人的智慧成了野蛮的杀工具,带给人类的只能是灾难!”由于立意新巧,身上的灵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笔墨富有生气,文章也显得大气。

第六、形美——令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一、含义阐释

毛料不缝纫是一叠碎布,零件不安装是一堆废铁。

应试作文有了好的意旨、材料和情感,如果不能将它巧妙地组装起来,那它永远也不会给人形成完整的形体美感。

所谓形美,是指文章以完美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框架,使审美对象在整体的自然和谐中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就应试写作来说,它的形体包括题目、开头、结尾、正文的顺序安排、过渡和照应。只有这些方面都显示出美来,才能使人得到完美的享受。反之,如果考生在这些方面仅是“跟着感觉走”,题目平庸,开头平淡,层次紊乱,结尾无奇,即使你立意再新颖,才识再高超,情感再真挚,也不能为人所接受。张艺谋导演的《红高梁》之所能醉倒一大片,他的《秋菊打官司》之所以能倾倒一大批,其实说到底,它的效应并不在于故事情节的曲折,而在于导演独具匠心的结构安排。由此可见,安排好文章的形式写作中,应如何安排好自己文章的形体,使阅卷者产生形美的魅力效应呢?

二、高分策略

(一)拟好题,扮靓你的“眼睛”

有人形象地把作文题目比作人的眼睛,确实再恰当不过了。一双眼睛顾盼生辉,人就显得精神俊秀,如果双目无神,人自然就萎靡不振了。作文出是如此,所以有“题好一半文”之说。

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拟出新颖,简洁、醒目、有文采的标题呢?我们只要留心一下众多流光溢彩中考佳作的题目,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

1、善补题,以小见大。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这是最简捷方便的拟题方法。如以“体验”为话题,可拟《爱的体验》、《生命的体验》、《体验孤独》、《体验长大》、《体验冒险》等,议题从各个角度缩小着眼面顺利展开,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2、巧点化,妙趣横生。指的是引用或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 、俗语、书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作为文题。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妙趣横生,产生独特的魅力,如:

①“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②“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③ “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3、妙修辞,匠心独运。这种方法,是指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等修辞手法拟

题,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使文章锦花添花。如:

①“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②“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 ③ “生态”话题——《一只小鸟的自述》 ④ “关爱”话题——《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

4、新视角,别开生面。《苦难也是一笔财富》、《真想做个差生》、《我最需要一剂良药》、《灵魂的乞求》、

5、设悬念,矛盾生疑。文学上称之为《100分,我恨你》;《明天我们有水喝吗?》《?—!》

6、巧组合,中外交融。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译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英语单词或语作为标题。这样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阅读的轻松感。如:

①“爱心”话题——《我的感觉,I am fine 》 ②“生活”话题——《搞笑课堂One and Tow》 ③“亲情”话题——《Crazy BABY(疯狂三人组)》 ④“校园”话题——《女孩,Sorry》 (二)开好头,画好你的“眉毛”

文章的开头,是一篇文章的脸面,这张脸孔是否漂亮,直接关系到读者地整篇文章阅读的兴趣。那么,怎么才能写出美丽的“凤头”来呢?

1、开门见山法

此法又称“直接点题法”。这种方法是起笔入题,或说明写作缘由,或提出全文主旨,或直奔故事,非常简洁。如《打工》一文的开头: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中考落榜生,我毅然背起我小小的行囊,悄悄踏上了南下打工的路,虽然艰辛,自己终于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你看,这个开头就非常简洁地导入正题,开门见山地叙述故事,很美!我想如果我们的作文开头有困难时,直入正题也许是一种最佳选择。

2、写景抒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