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提纲(第八章到十五章)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毛概复习提纲(第八章到十五章)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b508d81d4d8d15abe234e56

毛概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 二、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P17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P180)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确立基本依据 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 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二、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三、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P191) 1. 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2.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 意义 1) 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2) 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3) 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二、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加分配。 2. 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加分配。 3. 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三、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 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2) 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商业保险、慈善事业 1 / 11 毛概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1.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2.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3.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4.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 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 2.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3.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坚持、三转变) 1.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2.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3.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4.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5.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四、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P210) 统筹区域发展(P212) 六、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 资源节约型社会: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2. 环境友好型社会: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3. 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5.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6.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 人民民主专政 1.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2.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1) 性质相同 2) 作用、职能相同 2 / 11 毛概 3) 历史使命相同 3.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 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在最广大的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 2) 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3) 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4.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还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 3)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必须对西方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暴力恐怖活动依法坚决予以防范和打击。 三、 四、 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P22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231) 六、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 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3. 职工代表大全制度建议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 1. 2.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 二、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P239)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人权(P242)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3 / 11 毛概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3.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 培育“四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三、 巨的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二、 三、 四、 五、 辱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P256)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P258)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P260)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P261)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2.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3. 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4. 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5.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二、 发展教育和科学 1.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重要作用。 2.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3.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4.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三、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