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 细胞的代谢 单元测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浙科版 细胞的代谢 单元测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b0b2a8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c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解析】 ATP为C3的还原提供能量,并将能量转移到(CH2O)等有机物中,CO2的固定不需要能量,A项错误。碳反应中,必须经过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才能形成有机物,B项错误。在碳反应中,一部分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C5,一部分C3被还原成(CH2O)等有机物,C项正确。在CO2供应不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光反应提供的NADPH减少,ATP形成减少,故NADPH和ATP的含量下降,导致C3还原过程减弱,但此时CO2的固定仍在进行,故短时间内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D项错误。

【答案】 C

30.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的因素外,其他环境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d比c点在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生成C5的速率快 C.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解析】 温度过高,酶的活性受到影响,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答案】 D

31.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碳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三碳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解析】 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准确分析每一个转折点的变化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膜上,而不是叶绿体基质中,A项错误;t2→t3,限制光合作用的是碳反应,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应提高CO2浓度,B项错误;t3→t4,光合速率提高是因为碳反应增强,同时也促进了光反应的进行,光反应和碳反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C项错误;t4后短暂时间内,细胞原有的ATP被消耗生成ADP和Pi,但是因无光,不能合成ATP,所以ADP和Pi含量升高,且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也因不断消耗而减少,D项正确。

【答案】 D

32.(2016·全国丙卷)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 温度/℃ 对照组 36 实验组一 36 实验组二 36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31 25 处理 实验 相对湿度/% 光合速率/mg -2-117 11.1 27 15.1 52 22.1 52 23.7 52 20.7 结果 CO2·dm·h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并可推测,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_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解析】 (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对照组、实验组一、实验组二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实验组二、实验组三、实验组四在相同湿度条件下,随温度的变化,光合速率变化不大。因此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湿度。根据上述结论,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与实验组四相比,实验组三的温度高6 ℃,光合速率有所提高,说明实验组四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故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3)CO2进入叶肉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ATP。

【答案】 (1)湿度(或相对湿度) 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增加 (2)四 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不需要 不需要

33.下图表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中①表示结构,②③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

(2)光反应过程中,水在光下裂解产生________和氧气。碳反应生成的三碳糖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________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3)光合作用正常进行时,若光照突然减弱,则在较短时间内叶绿体中RuBP的含量将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某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获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NaCl溶液浓度(mmol·L-1) 表观光合速率 (μmol CO2·m·s) -2-10 25 50 100 150 200 250 6.0 6.3 7.0 6.0 5.5 2.0 1.8 (注:表观光合速率是指在光照条件下,植物从外界环境吸收CO2的速率) 据表中数据,在下列坐标系中绘出表观光合速率变化曲线。

【解析】 (1)由题图可知,①表示结构,②表示物质,则①为类囊体,②为3-磷酸甘油酸(三碳酸)。(2)光反应过程中,水在光下裂解产生H+、电子和氧气;碳反应生成的三碳糖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会转变成蔗糖。(3)光合作用正常进行时,若光照突然减弱,则在较短时间内由于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减少,会导致叶绿体中RuBP的含量减少。(4)绘制曲线过程中,注意先描出相应的点,再连接。

【答案】 (1)类囊体 3-磷酸甘油酸 (2)H+、电子 蔗糖 (3)减少 光照减弱,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减少,碳反应中RuBP生成量减少

(4)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