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传统中国画融入到儿童画的教学当中-精品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浅谈如何将传统中国画融入到儿童画的教学当中-精品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a3b254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8

浅谈如何将传统中国画融入到儿童画的教学当中

一、国画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开放,也面临着文化上的全面开放。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让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对物质的追求,却离传统的文化艺术渐行渐远。与此同时,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思潮正悄然无声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教育理念,人们对现当代多元的潮流艺术关注甚多,传统的文化艺术也愈来愈被漠视。基于以上的原因,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成为现当代人的文化缺失。甚至,很多熟知油画大家达芬奇、梵高,却对“国画”一概不知。这样岌岌可危的现状,难道不是对我们的警示吗?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国画教育不仅重要并且必要。 中国画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也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画又称国画,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变迁。最早追溯到远古时期,从岩画、象形文字、陶绘、墓葬帛画等发展而来,逐步脱离了宗教、政治、习俗,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属性特征和审美标准。国画采用毛笔、宣纸、墨汁、砚台等文房四宝,运用笔墨在宣纸上产生氤氲的墨色变化,表现物象的千姿百态。中国画注重表现物象的神态、画面的意境,区别于西画追求对物象表现的写实具体,齐白石国画大师就以“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来精辟概括出国画的审美意味。同时,中国画崇尚自然,笔墨纸砚皆取之于自然,又与自然融为一体。纵观中国画的产生、

发展过程,始终都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中国画表现的就是中国传统国学,儒家、道家、佛学、诗词等的核心内涵。因此,学习国画本身就是在学习、传承传统中国文化,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去了解中国文化并把它传承下去。

时代变迁,现代人正处于网络时代,更多元的文化正在改变现代人的生活,以及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那是不是现代人就不需要坚守传统文化,而去迎合世界潮流呢?正因为此,一方面才更要坚守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国人之所以存在的标签;另一方面,作为当代人通过国画的表现方式去表达现代社会的新气象,表达现代人的新思想,这正是国画的发展。同时,国画教育也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做出新的思考。 二、儿童画教学的现状及特点

现代儿童绘画的教学在课程设定上普遍倾向于蜡笔画、水粉画等,并结合手工制作的形式,例如滴流画、拓印画等,吸引儿童对绘画的兴趣,但是儿童国画的教学则相对缺失。究其原因,首先是国画专业教师的师资缺乏,国画专业需要经过在大学专业学习;其次,对儿童国画教学的不重视,认为儿童画就是孩子的涂鸦,培养兴趣即可;再次,学前儿童难以掌握国画毛笔的握笔姿势,对国画的掌控能力较弱。

联合国对儿童的定义是0至14岁的孩子,也就是分为学前阶段的儿童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儿童绘画教学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学前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还很不成熟,手指、手

腕还不能灵活地做一些动作,他们会习惯性地抓笔去做一些豪无意义的涂鸦,纯粹只是一种游戏。因此,学前阶段的儿童绘画更多地是引导孩子去感受、体验绘画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在活动中去了解周围的世界,帮助他们快乐成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儿童各方面的能力都逐步加强了,6岁以后的孩子已经能够逐步掌握、运用毛笔去学习中国画,但是过于枯燥、深奥的国画绘画技法会让孩子难以理解,限制他们绘画想法的表达,甚至失去对绘画的兴趣。因此,儿童国画的教学目的是倾向于培养孩子对国画的兴趣,运用国画的绘画语言、绘画形式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理解、掌握简单的国画绘画技法。综上,儿童国画教学首要是培养儿童对国画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勇敢表现他们的内心想法。

三、如何将传统中国画融入到儿童画教学当中

(一)以培养儿童对学习国画的兴趣为儿童国画教学的首要目的

儿童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周围的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在绘画上,儿童表现内心世界的愿望强烈,儿童画的主观情感强烈。特别是学前阶段的儿童,幼儿阶段,他们还无法用完整的、清晰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但他们会用手中的涂鸦边游戏,边表达自己对家人、对动物、对食物等周围世界的感受。因此,绘画是儿童表现自我内心世界的方式,也是成人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作为老师更应该尊重儿童

的表达方式,引导儿童更勇敢地表现内心世界,乐于通过绘画表现内心世界,也就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才是做一切事情的动力。教师不应该以成人的视角去判断、规范儿童的绘画或者去矫正儿童的内心世界,更不应该以国画技法去绑架儿童独创的想法,扼杀儿童学习国画的兴趣。但是,儿童国画教学也是在尊重儿童主观想法的前提下,适当渗透儿童能理解的国画技法,引导儿童欣赏美、表现美。

(二)以欣赏和临摹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儿童了解中国画 教师通过带领孩子们欣赏名家名作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解国画大师绘画的故事,帮助学生学习、了解中国画的绘画艺术,领略中国画的艺术魅力。让儿童认识中国画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对中国画有初步地了解。同时,也激发孩子们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欣赏结合临摹,让儿童通过实践,在绘画过程中体会国画的艺术魅力。临摹的作品是需要教师进行选择的,一方面要考虑到儿童的实际绘画能力、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儿童能力的临摹作品;另一方面,不要过于强调绘画的技法,限制儿童在临摹过程中进行二次创作的表现力、想象力、兴趣。毕加索曾说过,他要向儿童学习绘画,儿童画纯粹表达了儿童的内心世界,这正是绘画所应该最终表达的东西。儿童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相对较小,他们更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儿童临摹作品就是他们对名作的一次二次创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虽然是欣赏、临摹,但是儿童画呈现了更多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以在传统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