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园小学德育品牌创建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白果园小学德育品牌创建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99f9d6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4

白果园小学德育品牌创建方案

为了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我校德育特色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德育特色,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和谐发展。为了进一步突出我校德育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德育品牌学校,特制定我校创建德育特色学校方案。

一、 学校背景

兴山县水月寺镇白果园小学坐落于兴山县东部山区,这里群山环绕,人杰地灵,学校附近路边有许多白果树,每到秋天来临,树叶变黄,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我校的校名也是因为学校附近有一棵几百年历史的白果树而得名,白果树又名“银杏”,根据我校所处周边地理环境,我校初步确立了我校校园文化以“银杏”为主题展开。而德育品牌则于银杏的品质“坚韧挺拔、正直向上、朴实无华、造福后人”为主题。培育学生“坚强、正直、奉献、踏实”的人格魅力。

二、 学校德育的主要方面 (一) 对银杏的认识 1、 银杏的概述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枝近轮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较雄株开展)。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无毛。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球花雌雄异株,单性,

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种皮肉质,被白粉,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等价值。 2、银杏叶的特点及作用

银杏叶,又名飞蛾叶,鸭脚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一般为人工栽培。栽培地区北至辽宁,南达广东,东起浙江,西达陕西、甘肃、西南到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 3、 银杏果的特点及作用

种子核果状,椭圆形至近球形,长25~35 毫米;外种皮肉质,有白粉,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胚乳丰富。花期4~5 月;果期7~10 月。银杏果成熟于9月份前后,成熟后果实呈金黄色,类似金橘外形,表面上有白色小点分布。

银杏果含有多种营养元素,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具有益肺气、治咳喘、止带浊、缩小便、平皴皱、护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疗作用和医用效果。根据现代医学研究,银杏还具有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银杏抗衰老的本领在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影

响很大。银杏果还可以保护肝脏、减少心律不齐、防止过敏反应中致命性的支气管收缩,还可以应用于对付哮喘、移植排异、心肌梗塞、中风、器官保护和透析。当代食疗专家胡珍珠、窦国祥等,应用营养学和医药学原理,给食疗以科学的阐释和分析。他们的著述将祖国食疗这一济世异宝,进行了认真的继承、系统的整理,使传统的食疗文化大放异彩。保留在各种医著和流传在民间的食疗方剂,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诚为至稳善之方也。 4、 银杏根(白果根)的特点及作用

根呈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可达1mm,直径0.5-3.0cm,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横 向皮孔及侧根痕。质硬,断面黄白色,有菊花心,呈放射状环。皮部带纤维。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木栓层明显,皮层较宽,散有纤维束及分泌细胞。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韧皮部排列成环状,木质部宽广,中心为薄壁细胞。

白果根,中药,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性甘,性温,有益气补虚的功效,主治遗精、遗尿、夜频多、白带、石淋等病症,出自《重庆草药》。 (二)关于银杏的文化 1、银杏历史文化

银杏树是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古老树种。千百年来中国人崇拜银杏树,形成了特有的银杏崇拜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视银杏树为福树而广为种植于宅院、祠堂、文庙、行道、名胜古迹、园林、坟地;视为神树而极力保护之;视为圣树和佛树而受僧道们推崇;视为神奇和科第的吉兆;视为图腾崇拜的象征;存在着有关银杏的画像石刻和有关银杏树的神话传说;用其作地名、省市县树。中国人崇拜银杏

树的原因,是同其特殊的用途、寿命长、生命力旺盛、内在风韵及传其可帮助人们救难脱险和风水树的崇拜有关。

中国人对银杏树崇拜的文化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视银杏树为福树而广为种植

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广植银杏树。在南北方各种版本的府州县志和宋代以后的

农书及植物书谱中,均有银杏树的记载。银杏树被人们视为福树而广为种植,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主要种植在以下地方。

①种植在宅院:古代人们为了荫护其庄园,许多地方都在屋前宅后种植银杏树,一用

作荫蔽宅院,二以此获取银杏种实。安徽省歙县齐头镇金家岭村金川口有两株明代种植的雌雄古银杏树,在村宅的上、下冲口各一株,高40米左右,胸径在1米以上,是明代金川立村时所植的风水树。

②种植在祠堂:祠堂是古代人们为供奉家族祖先而修建的宗祠堂以及为纪念圣贤先哲

而建的类似庙宇的纪念祠。在祠堂内除了人们为祈祷、供奉而设置外,沿袭惯例培植树木。宗族人多选择树形高大挺拔的树种栽培,年久树大,浓荫广福,寓意福被于后世,恩泽及子孙后代。银杏树是重要的栽培树种,以增其森然威严之势。安徽岳西县主薄乡杨河村储氏宗祠有株千年古银杏树,高24米,胸围4.29米,主枝24根,虽久历沧桑,仍姿态巍峨,蔚为壮观,浓荫福祠。安徽宿州市闵公祠、贵州修水县的阳明祠、四川乐山眉州三苏祠内均有古银杏树的生长。

③种植在文庙:文庙是历史上祭祀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春秋鲁人孔子的专门活动

场所。银杏树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历史上人们在祭孔时,多栽植银杏树以示纪念,以取杏坛之意。现文庙中尚存有一些古银杏树可资佐证。晋代大司马陶侃在江西武冈任县令时,在中南正街文庙手植两株银杏树,现已1700年,俗称“双杏”。明朝进士彭而述赋《双杏行》诗序言:“昔陶侃令武冈手植双杏,干大如囷,数十围。”现两树摧残严重,仅剩有两丈高的树干,存枝仍生长旺盛。山东泰安岱庙“宗天贶殿”和曲阜孔庙承天门、安徽寿县城孔庙大殿均有古银杏树,长势良好。

④种植在行道:古代人们为了荫护道路和指明方向,在行道路旁植树,“列树以表

道”,这些树木自当得到人们的严加保护。银杏树因树冠浓荫大、易于遮阳和荫护道路,被历代人们选为行道树,种植在大道两侧以指明方向和为行人纳凉休息之所用。安徽歙县三阳乡境内慈坑至昱岭关的徽杭古道两侧曾种植了数百株银杏树,现残存有十多株古银杏在古道两侧。

⑤种植在名胜古迹:古时人们出于怀古和游乐观赏的需要在名胜古迹的地方种植树

木,以为自然风光添色增景。银杏树因叶秋天金黄,极受人们的喜爱,在一些名胜古迹之地 种植银杏树,构成了“风光添野景,黄叶缀成林”的优美图画。著名佛教圣地安徽九华山的九华街李太白读书堂“文萃轩”旁,有两株古银杏树,树高35米左右,树龄350年左右,是后人为怀念李白到此修建读书堂时,栽植两株银杏树以示纪念,经历代人们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