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 - 1975年美国滞胀危机成因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1973年 - 1975年美国滞胀危机成因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826110bcc7931b765ce157c

这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通货膨胀,也恶化了美国的银行信用体系,债务经济的最终崩盘将是灾难性的。由于信用卡的出现与信贷消费的发展,美国人的储蓄习惯出现逆转,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升高。这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储蓄不足,投资乏力,当人们对传统工业品的消费变得迟钝时,多余的生产能力开始积压,造成生产停滞,失业率上升。卡斯泰尔斯认为债务经济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大公司通过市场销售和广告刺激需求的欲望导致消费信贷不断扩大并预支了生产能力。大公司本身乃至联邦政府也积极参与债务经济,美国债务总额从 1946 年的 4000 亿美元猛增到1974 年的 25000 亿美元,美国的经济扩张对借债的依赖过于严重,1974 年对每1 美元的货币供应中就包含了 8 美元的债务。债务经济是美国通货膨胀时代的结构性背景。

三、经济周期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美国经济迅速摆脱大萧条的困扰,更奠定了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巨大的战争需求把美国经济重新拉回了高速增长的轨道,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了 30 万架飞机、8.8 万辆坦克和 3000 艘商船,这在和平时期是难以想象的。在巨大需求的刺激下,工厂得以重新开工,失业现象很快就在美国消失了,不仅对男性劳动力是如此,大量的女性劳动力也进入工厂工作以填补男性劳动力的不足。

不管是继续执行新政的措施还是回归古典自由主义,战争期间受到抑制的消费需求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条件。“战后的几年里全国面临的两个最重要问题也许就是消费品的缺乏和通货膨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投资需求才十分强劲,支撑了战后 20 余年的经济繁荣。投资的增加以及工厂的满负荷运转,使得普通消费品缺乏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家庭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也为美国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契机,使得二战后的美国成为消费者与商人共享的天堂。从经济周期的角度讲,这一时期是美国经济循环中的一个典型的上升时期。从 1950 年至 1977 年,美国的直接投资一直处于稳步增长之中。

经济周期之所以成为周期就在于其有上升也必然有下降,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基本处于上升周期,也是美国经济周期中一个典型的景气周期。进入 70 年代,资本扩张以及对技术创新的仿效导致利润率下降,产品过剩、生产能力过剩开始出现,而这些过剩能量并不随着投资的停止而被逐步消化,最终只能在危机

与竞争中完成结构调整。

按照供给学派的观点,社会总需求扩张的原因有可能不是由于生产活动的扩大或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恰恰是由于供给的减少或货币量的增加,并由此导致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会产生负利率现象,导致储蓄率下降、利息率上升,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因此,有人把 20 世纪70 年代的滞胀危机称为“供给冲击”,也就是成本或生产率的突然变动使得总供给出现急剧变动。这种情况的出现以 1973 年最为典型,所以这一年又被称为“七灾之年”,即同时出现了农作物歉收、海洋环流转变、世界商品市场大规模投机、外汇市场剧烈波动以及由中东战争引起的世界原油涨幅高达 4 倍的价格飙升等导致总供给急剧变动的经济现象。

四、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过度使用

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美国政府开始奉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持续性的赤字政策。1961-1968 年,美国连续 8 年出现财政赤字,总额达 608 亿美元,反危机政策在短期内很成功,但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从 1966 年起,物价上涨速度明显加快。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相对稳健的,但越南战争与建设伟大社会”所需开支造成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为滞胀危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总需求或总收入与总消费和总投资之间的平衡关系。“这一套经济平衡关系的新理论和以调节总需求为特色的一系列政策主张相结合,构成了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凯恩斯主义认为社会总需求是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组成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实施反危机措施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进而消灭经济危机。具体来讲,就是利用政府的财政支出能力和货币调节能力刺激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即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改变经济周期,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凯恩斯主义调节经济的手段: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搞赤字财政;二是扩大信贷,搞债务经济。”

1969 年尼克松上台,美国的经济状况已经很差,长期赤字财政导致经济增长潜力不足,通货膨胀已经形成并呈加剧态势,劳动生产率几乎停滞,贸易顺差大幅下降。于是,尼克松政府开始压缩财政支出,提高联邦基准利率,政策出台后非但没有遏制住通货膨胀,反而造成了 1969 年 4 月-1970 年 11 月的经济

衰退。于是政府转而增加赤字,调低利率,经济走出衰退,但通货膨胀却愈演愈烈。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陷入两难境地。1971 年 8 月 15 日,尼克松政府决定实行冻结工资-物价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同时开始削减税收以提振经济。到 1973 年,管制政策并未收到实效,经济出现过热,政府转而实行紧缩政策。1973 年 10 月 6 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导致中东石油危机,国际油价迅速飙升 4 倍之多,导致了 1973 年 11 月-1975 年 3 月的严重经济衰退和物价普遍上涨。20 世纪 70 年代的世界性粮食产量下降又导致食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双双居高不下,美国经济彻底陷入滞胀泥潭。

政府靠借债与发行钞票度日,不可避免地引发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会引起事实上的国民收入再分配,降低劳动者的实际收入,也不利于中小资本投资,导致经济停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管理总需求的政策被过度使用,经济周期遭到扭曲,从表面上看政府具备了驾驭经济运行的能力,但实际上,由于国民经济长期得不到调整,人为干预过多过频,赤字财政政策与过度信贷政策长期使用的结果就是经济滞胀。

如果美国政府能够在全局上对经济政策的实施进行长期统筹规划,控制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运用时机,避免在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进行干预,滞胀危机也可能不会出现。“在未实现充分就业,即资源闲置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只有在资源充分利用以后,即实现了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以后,需求增加才有可能产生价格的上升。

基本可以这样说,滞胀危机的深层原因就是在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导下的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急剧膨胀。60 年代以后美国政府以凯恩斯主义为依据,对经济生活实行宏观需求管理,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节和控制,在缓和经济危机、弭平经济周期波动曲线的同时,也使再生产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即通货膨胀与再生产周期伴随出现,经济停滞与严重物价上涨并存而生。

五、福利国家的构建对滞胀危机的影响

福利国家的构建对滞胀危机的形成无疑是有影响的,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从感性上看,以英国为例,自 1945 年 7 月工党上台执政以来,英国是执行福利社会政策比较卖力的西方国家,包括保守党执政时期也大体接受了工党

关于建设福利社会的政策。而到了 70 年代,英国是西方世界第一个出现滞胀危机的国家。

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历届政府的努力下不断发展。杜鲁门时期颁布了提高最低工资限额的法令,虽然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这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但这并不影响法令在国会得到通过。美国政府的福利开支从 1927 年的 25 亿美元上升到 1960 年的 970 亿美元。

1964 年春天,约翰逊开始用“伟大社会”一词来描述其全面社会改革计划。约翰逊在 1964 年的国情咨文中宣称“无条件地向美国贫困开战”。1964 年国会通过了《经济机会法案》,设立经济机会局,为穷人提供教育和培训,组建服务志愿队,各种社区行动计划为穷人改善居住条件、健康及教育提供支持。约翰逊还提出一项医疗援助计划,成为 1935 年《社会保障法》以来美国政府在社会救济领域的最大努力。约翰逊时期,国会还通过了为穷人提供房租补贴的新的住房法案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新型援助计划。

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计划与卷入越南战争共同导致了财政赤字的大幅增加,平均每年增长 10%左右。“社会计划的开支远远超出了约翰逊时期的设想。??约翰逊和他的顾问??没有预见到??人们寿命的延长,会大大增加老年人的保险费用。他们没有预见到计划本身有可能增加其费用的方式。尼克松削减了军事开支,但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的拨款却空前增长,国会各小组委员会及国会议员分别代表着各种企业集团的利益,他们在国会主张增加支出,推动了 70 年代国民经济体系的进一步恶化。

福利国家的覆盖面过广不仅会使财政赤字猛增,导致通货膨胀。同样也会使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基础——努力的人会变得富有,懒惰的人将承受苦难——发生动摇,导致人们缺乏努力工作的动机,经济缺乏活力,社会缺乏效率,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生产率下降。

需要认识到的是,即便美国政府在努力构建福利国家,但美国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却没有得到明显改观。1970 年,美国高档家庭收入占总收入的 40.9%。基尼系数从 1970 年的 0.353 开始增长,1998 年为 0.43,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平等。一般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在于薪酬增长幅度方面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