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经济基础课后习题整理打印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2经济基础课后习题整理打印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817a347be1e650e52ea9918

窗体顶端

课堂练习(共有14 题)

1、 统计报表要以一定的( )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表。

A.样本数据B.原始数据C.特殊数据D.实验数据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见教材173页,统计报表一段的第三行。统计报表是我国目前收集统计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统计报表以一定的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2、 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总体特征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称为( ) A.主观性误差B.客观性误差C.代表性误差D.登记性误差 答案:C 学分:0 答案解析:登记性误差是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从理论上讲,登记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代表性误差是指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无法消除,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 3、 概率抽样中最基本的形式是( )

A.整群抽样 B.等距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分层抽样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见教材174页

4、 为了及时了解全国城市零售物价的变动趋势,可以对全国的35个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价的变化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暂无

5、 任何一种调查都必须采用一定的调查方法去搜集原始数据,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直接观察法 B.采访法 C.报告法 D.采访法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见教材175页倒数第三行。

6、 为了说明现象的发展过程,了解社会现象在一段时期的总量需要进行( )。

A.连续调查 B.不连续调查 C.全面调查 D.非全面调查

答案:A 学分:1.5答案解析:连续调查是 观察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变化,说明现象的发展过程,目的是为了解社会现象在一段时期的总量。如工厂的产品生产、原材料的投入、能源的消耗、人口的出生、死亡等。

7、 抽样调查的最显著优点是( )。

A.适应面广 B.准确性高 C.时效性强 D.经济性

答案:D 学分:0答案解析:抽样调查具有ABCD四个优点,但最显著的优点是经济性,其调查工作量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8、 下列关于非概率抽样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用主观方法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 B.费用相对较低 C.不需要任何抽样框 D.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

答案:D 学分:0答案解析:非概率抽样是用一种主观(非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

优点:快速简便,费用相对较低;不需要任何抽样框;对探索性研究和调查的设计开发有很大帮助。

缺点:为了对总体进行推断,需要对样本的代表性做很强的假定,作这样的假定通常有很大的风险;由于不是严格按随机来抽取样本,虽然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的性质、特征,但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 9、 (多选题)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是(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 D.未公开内部调查 E.《中国统计年鉴》 答案:A, B, C 学分:0

答案解析:统计数据直接来源包括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 DE属于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10、 (多选题)下列关于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登记性误差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B.因填列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等造成的误差是登记性误差 C.因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是代表性误差 D.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是代表性误差 E.样本容量不足可能产生代表性误差 答案:A, B, D, E 学分:0

答案解析:见教材188页,因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是登记性误差

11、 (多选题)就一般统计数据而言,可将其质量评价标准概括为

( )等

A.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B.最大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

C.及时性D.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E.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答案:A, C, D, E 学分:0

答案解析:见教材177页,B中把―最大‖改为―最小‖就正确了。 12、 (多选题)概率抽样方法包括( )形式。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E.街头拦截

答案:A, B, C, D 学分:0答案解析:见教材187页。

13、 (多选题)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将统计调查分为( ) A.连续调查 B.不连续调查C.全面调查 D.非全面调查E.重点调查

答案:C, D 学分:0答案解析:暂无

14、 (多选题)非概率抽样的主要类型包括( ) A.偶遇抽样 B.判断抽样 C.配额抽样 D.整群抽样 E.滚雪球抽样 答案:A, B, C, E 学分:0

答案解析:非概率抽样的主要类型有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概率抽样的形式有①简单随机抽样 ②分层抽样③整群抽样 ④等距抽样

课堂练习(共有18 题)

1、 在经济社会当中的积累和消费之比属于( )。 A.比率B.比例C.百分数D.极差 D 答案:A 学分:1.5

答案解析:比率是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可以是一个总体中各不同部分的数量对比。在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中,经常使用比率。比如经济学中的积累和消费之比;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等。

2、 在累积频数中,从类别顺序的开始一方向类别顺序的最后一方累加频数称为( )。

A.次数B.频数分布C.向上累积D.向下累积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选项D向下累积是从类别顺序的最后一方向类别顺序的开始一方累加频数(数值型数据则是从变量值大大一方向变量值小的一方累加频数)。是累积频数的第二种方法。 3、 总人口数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是( )。 A.比例 B.比率C.平均数D.极差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比率是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可以是一个总体中各不同部分的数量对比。人口的性别比用每100名女性人口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来表示,属于比率方法。

4、 数据经过预处理之后,可以进一步作分类或分组整理。对( )主要做分组整理。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品质数据

A B C D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不同类型的数据,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和所适用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对分类数据主要做分类整理,对数值型数据主要是做分组整理。

5、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 )。 A.组数 B.组中值C.极差 D.组距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值称为组距。 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称为组中值。

6、 对于分类型数据,适于显示结构性特征的图形是() A,条形图B,圆形图C,直方图D,折线图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圆形图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圆形图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7、 在表示分类数据的分布时,用条形图的( )来表示个类别数据的频数和频率。

A.面积B.宽度C.长短D.形状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

8、 ( )是每组观察值的最大差,即每组的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的差。

A.极差B.组数C.组距D.组限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组距=某组的上限值-该组的下限值。9、 通常情况下,设计统计表有一定要求,错误的要求是( )。

A.行标题之间不必用横线隔开B.左右两边应封口

C.表中数据一般是右对齐D.列标题之间一般用竖线隔开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列标题之间一般用竖线隔开,而行标题之间通常不必用横线隔开。总之,表中尽量少用横竖线。表中的数据一般是右对齐,有小数点时应以小数点对齐,而且小数点的位数应统一。对于没有数字的表格单元,一般用―-‖表示,一张填好的统计表不应出现空白单元格。 10、 用矩形的面积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是( )。 A.柱形图 B.折线图C.直方图D.扇形图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直方图 用矩形的面积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11、 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各部分的比例之和(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100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暂无

12、 一批数据分别为―60~70‖、―70~80‖、―80~90‖、―90~100‖四组,按统计表分组的习惯规定,90这一数值应归在( )这一组中。

A.―60~70‖ B.―70~80‖ C.―80~90‖ D.―90~100‖

答案:D 学分:0答案解析: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13、 (多选题)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 )。 A.折线图B.饼图C.直方图D.条形图E.圆形图 答案:B, D, E 学分:0

答案解析: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条形图和圆形图,圆形图又称为饼图。

14、 (多选题)统计表一般由以下( )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A.表头B.行标题C.列标题D.数字资料E.计量单位 答案:A, B, C, D 学分:0

答案解析:统计表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 15、 (多选题)在组距分组中,确定分组组数须考虑( )。 A.组数尽可能少B.组数尽可能多 C.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

D.尽量保证组内资料的同质性E.组数应能被5除尽 答案:C, D 学分:0答案解析:确定分组组数时的要求: ①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 ②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 ③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 16、 (多选题)在下列指标当中,对分类数据进行整理时常用的指标( )。

A.累积频数B.比例.极差D.百分比E.比率

答案:B, D, E 学分:0答案解析:分类数据进行整理时常用的方法包括比例、百分比、比率。

17、 (多选题)适用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品质数据的图示方法有( )

A.折线图B.累积分布图C.直方图D.条形图.圆形图 答案:A, C 学分:0

答案解析:条形图、圆形图适用于各种数据;累积分布图适用顺序数据,但不适用分类数据;折线图、直方图只适用数值型数据。 18、 (多选题)通常情况下,设计统计表要求( )。 A.没有数字的单元格应空白B.左右两边应封口

C.表中数据一般是右对齐D.列标题之间一般用竖线隔开 E.行标题之间不必用横线隔开 答案:C, D, E 学分:0

答案解析: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列标题之间一般用竖线隔开,而行标题之间通常不必用横线隔开。总之,表中尽量少用横竖线。表中的数据一般是右对齐,有小数点时应以小数点对齐,而且小数点的位数应统一。对于没有数字的表格单元,一般用―-‖表示,一张填好的统计表不应出现空白单元格。

课堂练习(共有18 题) 1、 2011年某市下辖7个县的棉花种植面积按规模由小到大依次为800公顷、900公顷、1100公顷、1400公顷、1500公顷、3000公顷,3200公顷,这七个县棉花种植面积的中位数是( )公顷。 A.1450 B.1250 C.1100 D.1400

答案:D 学分:0答案解析:由于n等于奇数,所以中位数位置是(7+1)/2=4,即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第4个位置所对应的数值就是中位数数值。

2、 抽样调查了8个学生,数学成绩分别为50分、80分、80分、75分、75分、75分、90分,100分,这8个学生数学成绩的众数和算术平均数分别是( )。

A.75分;78.125分 B.80分;75分

C.100分;78.125分 D.80分;78.125分

答案:A 学分:1.5答案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本题是75分

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本题是(50+80+80+75+75+75+90+100)/8=78.125分。

3、 下面的一组数据,分别为15、25、30、40、50,6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50 B.30 C.35 D.40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n为偶数:中位数位置是介于和(+1)之间,中位数数值就是所对数值和(+1)所对应数值的算术平均数。即(30+40)/2=35

4、 下列关于标准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和平均数的平方根 B.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最主要方法 C.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值 D.可用于测量数据的集中趋势 答案:D 学分:0答案解析:标准差用来测度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而不是数据的集中趋势。

5、 某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3岁;该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8岁,标准差为3岁。比较该校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应使用( )指标。

A.方差B.标准差C.极差D.离散系数 答案:D 学分:0答案解析: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应该用离散系数。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为(3/20),教师年龄的离散系数为(3/38),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要大一些。

6、 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对数据一般水平的一个概括性变量,它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 )。

A.频数分布B.离散程度C.集中程度D.差异程度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离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越好。 7、 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值是( )。

A.众数B.标准差C.简单算术平均数D.加权算术平均数 答案:A 学分:1.5

答案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 8、 为了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 )

A.极差 B.标准差 C.方差 D.离散系数 答案:D 学分:0

答案解析:对于平均水平不同或计量单位不同的不同组别的变量值,是不能用极差、标准差、方差直接比较其离散程度的。为了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9、 下列集中趋势中,适用于品质数据的是()。

A.众数 B.简单算数平均数C.标准差D.加权算术平均数 答案:A 学分:1.5 答案解析:众数、中位数适用于品质数据,但不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10、 算术平均数与众数、中位数具有共同特点是( ) A.都适用于分类数据B.都适用于顺序数据

C.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D.都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答案:D 学分:0

答案解析: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均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11、 如果两组数据是以不同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是( )。

A.离散系数 B.标准差C.方差 D.极差

A B C D

答案:A 学分:1.5答案解析: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12、 (多选题)位置平均数包括( )。

A.中位数B.几何平均数C.方差D.算术平均数E.众数

答案:A, E 学分:0

答案解析:集中趋势的测度,主要包括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位置平均数是众数和中位数。BD属于数值平均数,C衡量的是离散程度。

13、 (多选题)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 )等。

A.算术平均数B.极差C.方差D.离散系数E.标准差 答案:B, C, D, E 学分:0

答案解析:算术平均数属于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 14、 (多选题)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用途是( )。

A.确定分组组数B.确定组距C.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 D.计算组中值E.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答案:C, E 学分:0答案解析:几何平均数主要用途:

(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15、 (多选题)适用品质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指标是(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几何算术平均数 E.方差

答案:B, C 学分:0答案解析: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只适用数值型数据,不适用品质属于。

众数适用各类数据;中位数适用顺序数据和数值数据。所以适用品质数据的指标是位置平均数,即众数和中位数。

16、 (多选题)下列指标中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众数 B.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E.极差

答案:C, D, E 学分:0答案解析:众数、中位数属于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17、 (多选题)对于经分组整理的数据,其算术平均数会受到( )等因素的影响。

A.各组数值的大小 B.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C.组数 D.数据个数E.极端值

答案:A, B, E 学分:0答案解析:暂无

18、 (多选题)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绝对值的指标是( ) A.算术平均数 B.极差 C.方差 D.离散系数E.标准差

答案:B, C, E 学分:0答案解析:离散系数是反映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算术平均数反映集中趋势。

课堂练习(共有18 题)

1、 某城市2004-2008年人口数如下, 该城市2004-2008年的平均人口数为( )万人。 A.58 B.50.375 C.50.6 D.50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暂无

2、 以2000年为基期,某国家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2007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05%、110%,则2007年相对于2006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

A.108.68% B.95.45% C.107% D.104.76% 答案:D 学分:0

答案解析:07年比00年的定基发展速度110%,06年比00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05%,07年相对于06年的环比发展速度=110%÷105%=104.76%。

3、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用()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C,众数 D,中位数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原理,就应当按连乘法,即几何平均数公式计算指标值的平均数。

4、 已知一个时间序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8%、10%,则该时间序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A.2%×8%×10% B.(2%×8%×10%)+ 1 C.(102%×108%×110%)- 1 D.102%×108%×110%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 =(1+环比增长速度)-1 5、 时间序列也称( ),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

A.相对时间序列B.动态数列C.平均数时间序列D.时点序列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 6、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的各环比发展速度( )。 A.连乘积 B.连乘积减去100% C.相加之和 D.连乘积再开n次方

答案:A 学分:1.5答案解析: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

7、 增长速度的计算是( )。 A.序列发展水平之差 B.序列发展水平之比

C.绝对增长量和发展速度之比 D.绝对增长量同基期水平相比

A B C D 答案:D 学分:0 答案解析:暂无

8、 已知一个序列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05%、108%、110%,则该时间序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A.124.74% B.4.76% C.5% D.24.74% 答案:D 学分:0 答案解析: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 =105%*108%*110%-1

9、 某地区1999-2003年原煤产量如下, 则2003年原煤产量增长1%的绝对值是( )万吨。 A. 0.65 B. 0.68 C. 1.33 D. 0.03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增长1%的绝对值=前期发展水平/100=68/100=0.68万吨

10、 某地区1999-2003年原煤产量如下, 则以1999年为基期,2003年定基增长速度是( )。 A. 44.44% B. 40% C. 33.24% D. 41.30% 答案:A 学分:1.5

答案解析: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65/45-1= 44.44% 11、 某地区1990~1998年钢材使用量(单位:吨)如下:

src='http://www.edu24ol.com/newexam/images/2012814175231.jpg'> 该地区1990~1998年钢材年均使用量为( )。 A.1726吨 B.1750.6吨 C.1803.1吨 D.1846.7吨 答案:C 学分:0

答案解析:该时间序列为时期序列,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序时平均数。

(1316+1539+1561+1765+1726+1960+1902+2013+2446)/9=1803.1 12、 逐期增长量是( )

A.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

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

C.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D.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答案:A 学分:1.5答案解析:A是逐期增长量的含义;B为累计增长量的含义;C是平均增长量的含义;D为发展速度 13、 环比发展速度等于( )。 A.逐期增长量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 B.累计增长量与最初水平之比 C.报告期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

D.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 答案:D 学分:0 答案解析:暂无

14、 (多选题)根据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 )。 A.累计增长量B.平均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 D.环比增长量E.最终增长量 答案:A, C 学分:0

答案解析:按基期不同,增长量可以分为:

(1)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 (2)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时间序列最初水平)水平之差。

15、 (多选题)下列指标和时间构成的序列中,属于时点序列的是( )。

A.年末总人口B.钢产量C.国内生产总值 D.人口自然增长率E.库存量 答案:A, E 学分:0

答案解析:绝对数时间序列:统计指标值是绝对数。根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又分为时期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如本题中的BC时点序列:每一指标值反映

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如本题中的AE。 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相对数时间序列。

16、 (多选题)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 )之分。 A.基期水平B.报告期水平C.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发展速度E.最末水平 答案:C, D 学分:0

答案解析: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几分之几或若干倍。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 17、 (多选题)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指标包括( )。 A.增长速度 B.发展水平C.增长量 D.平均增长量E.发展速度 答案:B, C, D 学分:0

答案解析:水平分析指标包括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等。

18、 (多选题)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有( )。 A.发展水平B.平均增长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发展速度E.平均发展速度 答案:B, C, D, E 学分:0

答案解析:掌握时间序列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的内容。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

课堂练习(共有23 题)

1、 下列属于数量指数的是( )。

A.产量指数 B.销售额指数C.价格指数D.产品成本指数

答案:A 学分:1.5答案解析: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①数量指数是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等;

②质量指数是反映事物内含数量的变动水平的,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

2、 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 )。。

A.拉氏指数B.质量指数C.价格指数D.数量指数

答案:A 学分:1.5答案解析: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是加权综合指数较为常用的计算方式之一。它是1864年德国学者拉斯贝尔斯提出的,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 3、 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 )。

A.广义的指数B.发展速度C.相关系数D.狭义的指数

答案:D 学分:0答案解析:从指数的含义上看,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从指数理论和方法上看,指数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的指数。

4、 某超市商品销售额增长8%,平均销售价格增长5%,则商品销售量( )。

A.增加4%B.增加2.86% C.下降2.86% D.下降2.73% 答案:B 学分:0

答案解析: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 (1+8%)=销售量指数*(1+5%) 销售量指数=108%/105%=102.86% 销售量增长率=102.86%-1=2.86%

5、 在利用指数体系分析价格(用P表示)和销售量(用q表示)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时,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指数体系,在实际分析中,比较常用的

是基权数加权的数量指数(拉氏数量指数)和报告期权数加权的质量指数(帕氏价格指数)形成的指数体系。

6、 若商品销售量指数为103%,价格指数为107%

,则商品销售额指数为( )。

A.110.21% B.121% C.114% D.10.21% 答案:A 学分:1.5答案解析:商品销售额指数 = 价格指数×销售量指数 = 107% ×103% = 110.21%。

7、 从1985年1月起,我国开始采用( )计算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A.全部商品市场价格法B.部分商品市场价格法 C.全部商品平均价格法D.部分商品平均价格法

答案:D 学分:0答案解析:从1985年1月起,我国开始采用部分商品平均价格法计算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8、 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是( )。 A.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D.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9、 股票价格一般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交易时的价格。股票价格是一个时点值通常以( )作为该种股票当天的价格。 A.开盘价 B.收盘价 C.最高价 D.最低价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股票价格一般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交易时的价格。股票价格是一个时点值,有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但通常以收盘价作为该种股票当天的价格。

10、 在计算全社会零售价格总指数时,对所选代表性商品使用的价格是( )

A.商品牌价 B.商品议价 C.商品市价 D.综合平均价

答案:D 学分:0答案解析:综合平均价是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牌价、议价、市价的加权平均,其权数是各种价格形式的商品零售量或零售额。

11、 某工厂报告期与基期相比较,某产品产量增加6%,单位产品成本下降了6%,那么,生产费用是( )。 A.增加B.减少C.不增不减D.无法确定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生产费用=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成本 所以:生产费用指数=产品产量指数*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1+产品产量增长率)*(1+单位产品成本增长率) =(1+6%)*【1+(-6%)】=99.64% 说明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减少了。 12、 某单位职工人数增加2%,工资总额增加4%,则平均工资( )。 A.增加2% B.减少2% C.增加1.96% D.减少1.96% 答案:C 学分:0答案解析:工资总额=工人人数×平均工资 所以:工资总额指数=工人人数指数×平均工资指数

平均工资指数=工资总额指数/工人人数指数=(1+4%)/(1+2%)=101.96%

平均工资增长率=平均工资指数-1=101.96%-1=1.96%

13、 某地区按199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1991~2000年工业总产值指数,反映的是( )。

A.产值的变动B.产量的变动C.价格的变动D.产量指数×价格指数 答案:B 学分:0

答案解析:产值=价格*产量,价格不变编制的产值指数应该反映的是产量的变动

14、 股票价格一般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交易时的价格。股票价格是一个时点值通常以( )作为该种股票当天的价格。 A.开盘价 B.收盘价 C.最高价 D.最低价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股票价格一般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交易时的价格。股票价格是一个时点值,有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但通常以收盘价作为该种股票当天的价格。 15、 能够较全面地反映通货膨胀状况的价格指数是( )。 A.股票价格指数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D.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答案:B 学分:0答案解析:通货膨胀率一般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表示。

16、 (多选题)按照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指数分为( )。 A.加权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