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与干扰(迁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与干扰(迁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fe04d1de80d4d8d05a4f84

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与干扰(迁移)

摘要:本文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分析了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与影响,阐述了排除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的策略,以期提高语言教学效果,进而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者)的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

关键词:母语 第二语言 文化背景 跨文化交际

一、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促进作用

1.双语教学界对母语作用的认识

新疆的汉语教学有悠久的历史,但接受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的指导,却是近期的事情。解放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的基本上“对比教学法”-“翻译教学法”。比如,前一时期在新疆使用的中小学使用教材,甚至中高等教材就是在以“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编写的,教材的练习中翻译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当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上黑板做练习或口头回答问题时,也不是地问“这个字,词,句 在维吾尔语里怎么说?怎么翻译?”总之,在长期的汉语教学过程,翻译是教学的手段及目的,学生靠母语学汉语,甚至完全依赖于母语。

我们知道,一切事物都在矛盾中发展,任何事物都包括矛盾的两个方面,双语教学也不例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教师、教材、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方法各个领域,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教学方法问题。如前所述,在新疆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也吸收了一些外语教学的方法,但由于研究得不够,缺乏比较全面的了解,“借鉴”往往变成了套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甚至被一些新奇的表面所吸引。或对某种方法全面赞同,或为所采用方法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而失望,乃至一概否定。比如说,新疆汉语教学的普遍提倡用直接发(如果借鉴的是真正的直接法的话)以后,完全否定了语言知识介绍、词汇对照及翻译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新疆的实际来讲,这种理念仍对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因缺少教学法理论方面较深刻的研究和学习,在教学中导致了形式主义的“怕翻译”,产生了完全否认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促进作用的另一种倾向。目前这种思想在汉语教学中对教材编写、教师配备、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评估等工作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第二语言教学中母语作用的理论依据

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的作用其实是不能低估的。在第二语言教学史上,许多第二语言教学法甚至是一些最新的教学法一直很重视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可以说,肯定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并非无科学道理。只是伴随着各种新的理论的冲击,我们似乎把它淡忘了。

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工具,母语思维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