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行政诉讼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5行政诉讼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fdf104f524ccbff021848d

答案:C

46.在共同诉讼中,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除以下哪一选项外,均应当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 )

A.变更诉讼请求 B.提出管辖异议

C.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D.放弃主张的诉讼请求 答案:B

47.(难题)下列争诉案件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的是:( )

A.李四、王二,均为超市老板,不服工商局对合同纠纷所作的调解

B.李某,甲市公民,不服公安局对其所采取的监视居住 C.阳光歌舞厅,不服文化局的查封

D.张某,某政府部门处长,不服其单位对他的行政处分 答案:C。

48.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我国行政诉讼中也确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根据这一规则,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B.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相互质证,即使涉及个人隐私,也应当在公开开庭时出示,以保证双方当事人的知情权。

C.人民法院经过全面、客观地核实,对未采纳的证据不必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这属于法官审理案件时的自由心证过程。

D.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应主动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非经诉讼参加人的申请,法院无权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答案:A

49.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复议期满之日起十日内 B.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 C.复议立案之日起十日内 D.复议立案之日起十五日内 答案:B

50.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对起诉期限进行了调整,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 )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两个月内 B.三个月内

C.六个月内 D.一年内 答案:C

51.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律规定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 )。

9

A.及时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并送达当事人。

B.以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为由,作出书面说明,不接收当事人的起诉状。

C.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D.及时审查,若无法作出判断时,推断其符合法定起诉条件。 答案:C

52.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 )处理。

A.缺席宣判 B.诉讼中止

C.诉讼终止 D.撤诉 答案:D

53.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 )。

A.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B.合并审理

C.两种诉讼分别同时进行 D.终止行政诉讼 答案:A

54.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两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答案:C

55.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

A.终止正在审理的案件

B.及时告知当事人,要求其另案起诉 C.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D.继续按照简易程序审理完结,保证案件的完整性 答案:C

56.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A.五 B.十 C.十五 D.三十 答案:C

5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为:( )

A.提起上诉的当事人是符合法定条件、享有上诉权的当事人,包括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B.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原则上为书面审理。 C.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D.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

10

答案:B

57.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 )内作出终审判决。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答案:C

58.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实行( )原则。

A.同等 B.对等 C.相等 D.平等 答案:B

58.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 )人民法院管辖。

A.最后立案的 B.最先立案的

C.当事人协商确定的 D.较高级别的 答案:B

59.公民甲死亡,( )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A.甲的哥哥 B.甲的祖父母

C.甲的父母 D.甲所在单位的领导 答案:D

60.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 )为被告。 A.复议机关

B.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C.复议机关和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D.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答案:A

61.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 )为被告。

A.复议机关

B.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C.复议机关和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D.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答案:C

62.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 )为被告。 A.委托的行政机关 B.受托的行政机关

C.委托的行政机关与受托的行政机关 D.先立案的行政机关 答案:A

6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

A.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B.电子证据,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是此

11

次修改新增加的证据。

C.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D.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原告、第三人收集证据。

答案:D

65.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 )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A.一 B.二 C.五 D.十 答案:C

6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 )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答案:B

67.在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中,审判人员的回避,由( )决定。

A.审判委员会 B.审判长 C.合议庭 D.院长 答案:D

68.对人民法院审判人员恐吓、侮辱、诽谤、诬陷、殴打、围攻的单位,人民法院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罚款、拘留须经( )批准。

A.审判长 B.人民法院院长 C.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D.合议庭 答案:B

69.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 ,人民法院( )。

A.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另案起诉 B.可以一并审理

C.及时进行民事案件的立案 D.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答案:B

70.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 )

A.根据自愿原则,裁定准许

B.告知当事人,诉讼一旦启动不可随意撤诉 C.继续案件审理

D.审查情况,裁定是否准许 答案:D

三、 多项选择题

1.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