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4fb4f7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d

自动控制原理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

A.系统综合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 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

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4. ω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

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 )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 6. 若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为

10,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

s(5s?2)5,则该系统是( ) 2 s?2s?5A.1 B.2 C.5 D.10 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s)?A.临界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 C.过阻尼系统 D.零阻尼系统 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则可以( )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9. 一阶微分环节G(s)?1?Ts,当频率??1时,则相频特性?G(j?)为( ) TA.45° B.-45° C.90° D.-90° 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

A.振荡次数越多 B.稳定裕量越大 C.相位变化越小 D.稳态误差越小

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s4?8s3?17s2?16s?5?0,则此系统 ( ) A.稳定 B.临界稳定 C.不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 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当k=( )时,闭环系统

s(s?1)(s?5)临界稳定。

A.10 B.20 C.30 D.40

1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3s4?10s3?5s2?s?2?0,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 )

A.0 B.1 C.2 D.3 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5,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差2s?6s?s为( )

A.2 B.0.2 C.0.5 D.0.05 1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s?1,则它是一种( )

10s?1A.反馈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相位滞后校正 16.稳态误差ess与误差信号E(s)的函数关系为( )

A.ess?limE(s) B.ess?limsE(s)

s?0s?0C.ess?limE(s) D.ess?limsE(s)

s??s??17.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 ) A.减小增益 B.超前校正 C.滞后校正 D.滞后-超前 18.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

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45°弧线 19.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K,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s3(s?3)A.(-3,∞) B.(0,∞) C.(-∞,-3) D.(-3,0) 20.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霍尔传感器是用作( )反馈的传感器。 A.电压 B.电流 C.位移 D.速度

自动控制原理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系统已给出,确定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 ) A.最优控制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最优设计

2.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

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

3.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指标密切相关。 A.允许的峰值时间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稳态误差 4. 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 )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15.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s??,则该环节是( )

5s?1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环节 6.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 ??x0?t??6x0?t??2x0?t??2xi?t?21 B. 223s?6s?23s?6s?221C.2 D.2 2s?6s?32s?6s?3A.

7. 引出点前移越过一个方块图单元时,应在引出线支路上( )

A.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B.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 C.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D.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 8.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G(s)?7,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0处的切线斜率为( ) s?2A.7 B.2 C.7 D.1

229. 时域分析的性能指标,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 )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C.调整时间 D.最大超调量 10. 二阶振荡环节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 ) A.谐振频率 B.截止频率 C.最大相位频率 D.固有频率

11.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s4?2s3?s2?2s?1?0,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12. 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为( )

A.0~15? B.15?~30? C.30?~60? D.60?~90? 13.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G?s??2,且容许误差为5%,则其调整时间为( ) s?1A.1 B.2 C.3 D.4 14. 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 ) A.

s?dKKK B. C. D.2

s(s?a)(s?b)s(s?a)s(s?a)Ts?14,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22s(s?3s?2)15. 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度误差为( )

A.0 B.0.25 C.4 D.? 16.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s?1,则它是一种( )

0.1s?1A.相位超前校正 B.相位滞后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 17. 确定根轨迹大致走向,一般需要用( )条件就够了。

A.特征方程 B.幅角条件 C.幅值条件 D.幅值条件+幅角条件 18. 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Gc(s)?100s?1,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坐标为( )

10s?1A.(0,j0) B.(1,j0) C.(1,j1) D.(10,j0) 19.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s(s?1)(s?2)A.(-2,-1)和(0,∞) B.(-∞,-2)和(-1,0) C.(0,1)和(2,∞) D.(-∞,0)和(1,2) 20. A、B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一般当极点A距离虚轴比极点B距离虚轴大于( )时,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A。

A.5倍 B.4倍 C.3倍 D.2倍

自动控制原理3

1. 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

A.恒值调节系统 B.随动系统 C.连续控制系统 D.数字控制系统

2.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

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 3. 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

A.给定元件 B.放大元件 C.比较元件 D.执行元件 4.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s??1,则该环节是( ) TsA.比例环节 B.惯性环节 C.积分环节 D.微分环节 5. 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y?t??0.1t2,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

0.10.10.20.2 B. C. D. 232ssss6. 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7. 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 ) A.0.6 B.0.707 C.0 D.1

8.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指标密切相关。 A.允许的稳态误差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峰值时间

79.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G(s)?,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 =0处的切线斜率为( )

s?2A.

A.7 B.2 C.7 D.1

221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零点和极点,则该系统称作( )

A.非最小相位系统 B.最小相位系统 C.不稳定系统 D.振荡系统 11.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为( )

A.0~15? B.15?~30? C.30?~60? D.60?~90? 12.某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GB?s??s?2k,当k=( )时,闭环系统临32s?3s?4s?2k界稳定。

A.2 B.4 C.6 D.8 13.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K,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S3(S?4)A.(-4,∞) B.(-4,0) C.(-∞,-4) D.( 0,∞) 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4,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22s(s?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