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测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测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6d9390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3

第三章 力与运动练习卷

一、单选题

1.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加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B.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小

C.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D.汽车刹车时,乘客会往前倒,是因为乘客有向前运动的惯性

2.一质点受到10 N的力的作用时,其加速度为2 m/s2;若要使小球的加速度变为5 m/s2,则应该给小球施的力的大小为( )

A.10 N B.20 N C.50 N D.25 N 3.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只有地对脚的作用力大于脚踏地的力时,人才能前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相等

C.放在桌上的书对桌子的压力等于书的重力,这是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两队拔河时,无论哪个队取胜,各队拉绳的力与绳拉各队的力大小总是相等 4.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45°和30°,这些轨道交于O点.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3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3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图,物体滑到O点的先后顺序是 ( ) A.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 B.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 C.甲、乙、丙同时到达

D.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

5.如图所示,用手托住几本书,下列哪种情况下手对书本的作用力最大( )

A.使书本匀速向上运动

B.使书本匀速向下运动 C.使书本匀加速向下运动 D.使书本匀减速向下运动

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二、不定项

7.如图所示,质量m的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Q。 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T1,Ⅱ中拉力大小T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度a应是 ( )

A.若断Ⅰ,则a=g,方向水平向右

T2 B.若断Ⅱ,则a=,方向水平向左

m

1

T1 C.若断Ⅰ,则a=,方向沿Ⅰ的延长线

m D.若断Ⅱ,则a=g,竖直向下

8.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做完全失重的物体也受重力作用 B.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少了

C.物体具有向上的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 D.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都处于超重状态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则斜面对物体作用力( )

A.方向竖直向上 B.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C.大小等于mg D.大小等于mgcos θ 10.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内,悬挂小球的细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小球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则( )

A.车的加速度方向向左 B.车的加速度方向向右 C.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75g

D.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6g

11.在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的表演赢得了双人滑冰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在相互猛推一下之后他们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

A.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 B.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时间等于张昊推张丹的时间 C.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 D.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加速度小于张昊的加速度

12.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B.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C.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13.如图甲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乙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

B.t0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方向开始改变

C.t0~2t0时间内,A、B间的静摩擦力逐渐增大

D.t0~2t0时间内,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变力F的方向相同

2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15.(18分)(1)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了平衡摩擦力,需要在长木板的下面垫一木块(木块垫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反复移动木板的位置,直到测出小车所拖纸带上的各个相邻记数点之间的距离都__________时为止.这时,小车在斜面上所做的是__________运动,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恰好与小车的________平衡.

(2)阿牛同学利用沙桶、细沙、细线、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学生电源、天平、砝码、刻度尺等器材按图示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拉力之间的关系.他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测量了每次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可以认为等于小车所受的拉力F)并根据纸带计算了每次小车相应的加速度a,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20.18 0.28 0.37 0.48 0.59 0.68 a/(m·s)

①实验前,阿牛同学曾猜想小车的加速度与其所受拉力成正比,请你根据数据作出a-F图象

②由图象能得到a与F成正比吗?如果不成正比,请试着分析这个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为“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①图中A为装有砝码的小盘,B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后,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中应满足小盘和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②在用图象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通常作a— 图象

③某同学在做实验中使用50Hz的交变电流作电源,在打出的纸带上选择5个计数点A、B、C、D、E,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他测量了A点到C点、C点到E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则纸带上C点的速度vC= m/s,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17.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 30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0 kg的箱子匀速前进,如图(a)所示,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0.求:

(1)推力F的大小;

(2)若该人不改变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与水平方向成300角斜向上去拉这个静止的箱子,如图(b)所示,拉力作用2.0 s后撤去,箱子最多还能运动多长距离?(g取10 m/s2). 18.用大小为100 N的拉力F作用在一个质量为m=10 kg的物体上,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10 m/s2,sin 37°=0.6,cos 37°=0.8)试求:

(1)物体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1 s时速度大小是多少?

(2)若在距离出发点1 s时撤去拉力F,则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19. 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一质量m=1.0kg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用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使木板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t=1.0s后撤去该恒力,此时小物块恰好运动到距木板右端l=1.0m处。在此后的运动中小物块没有从木板上掉下来.求:

(1)小物块在加速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作用于木板的恒力F的大小; (3)木板的长度至少是多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