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6bf620d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6

另一个被成为( )。还有“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 )。

(2)《望庐山瀑布》描绘了( )的景色,《绝句》通过对( )的描写,抒发了作者( )的心情。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 )( )( )( )( )( )( )等景物,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其中描写颜色的词有( )( )( )( )等。我知道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诗( )代( )写的( ),全诗如下: ( )。我还知道描写春天的诗( )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写的《_ 》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练习四

(1)默写《滁州西涧》( 。)

( 。)作者是( )代的( ),滁州就在现在的( )简称( )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讲了( )告诉人们( )。小骆驼不应该感到( )应该感到( )。原因是( ),( ),( )。骆驼在沙漠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人们称它为( )。请你写出四个赞美骆驼顽强精神的成语( )、( )、( )、( )。

15 水上飞机的特点是( )。它可以( ),可以( ),可以( ),可以( )。如果我造水上飞机,我会造一个可以( )的( )。

16《跟踪台风的卫星》一文中介绍的是( )卫星,它设在离地面( )的高空,每隔( )便向人们总结报告一次台风的行踪。它的作用是( ) 。课外我还知道( )卫星。

5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讲述了( ),我们从中知道了( )。文中(“ ”)这句话一直回响在汤姆的耳边,从爸爸( )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 )的余地了。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 )。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 ),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 )。

18《狼和鹿》的故事发生在( ),凯巴伯森林一片( ),( )。小鸟在枝头( ),( )的鹿在林间( ),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 ) 而( )的狼。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 )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 )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 )了传染病对鹿群的( )。而人们( )要保护的鹿,( )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 )森林,( )自己的“祸首”。其中“功臣”指( )它是功臣的原因是( )。“祸首”指 ( ),它是祸首的原因是( )。

《狼和鹿》是一篇关于( )故事,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19《放飞蜻蜓》讲述了教育家( )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 )、( )的构造、特点及功能,告诉我们蜻蜓吃( )是( ),我们要( )。从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蜻蜓的眼睛( ),结构很( ),是由( )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 )的虫子 。它的尾巴( ),( ),尾巴能够( ),( )。课外我还知道有关蜻蜓的知识( )。你能设计一条保护蜻蜓的广告( )。新课 标第 一网

▲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 ),又名( ),( )、( )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我还知道端午节的风俗 ( )和( )。

6

练习六 ( ),人人有责。 树木成阴,( )。

山上树木光,( )。( ) 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 ) 20《恐龙》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作者多处运用( )、( )、( )等说明方法。我认识了是个庞然大物的雷龙, ( )的( )龙,( )的( )龙,( )的( )龙,( )的( )。我还了解到( )、( )是恐龙的亲戚。 21《槐乡五月》围绕( )来写的,表达了作者对( )的槐乡五月,对( )、( )、( )的槐乡孩子的赞美。文章既写( )又写( ),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 )。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 ),( )似( ),一片( )。有的槐花( ),远看像( );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 ),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 )的小辫儿。 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 )了,她们的衣襟上( ),发辫上( ),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有( )。小小子呢,衣裤( )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 )就朝( )塞上一把,( )、( )的,可真有( )呢。

22《海底世界》抓住( )、( )、( )、( )展示给我们一个( )、( )的海底世界。

23 《日月潭的传说》记叙了( )和( )克服重重困难拯救了太阳和月亮的动人传说。他们俩的( )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敬佩。我还知道传说故事( )。

日月潭是我国( )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 )、( ),是个著名的风景区。

练习七 我知道了荷兰的国花是( ),日本的国花是( ),中国的国

7

花是( )。洛阳的市花是( ),扬州的市花是( )

24《寓言两则》中我们学习了两个寓言成语,分别是( )和( )。每则寓言故事都含有寓意,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两则寓言分别告诫人们( )和( )。向这样的寓言成语我还知道( )、( )、( )、( )。 25《争论的故事》写( )给同学们讲了一个“争论的故事”,并引导学生交流( ),对同学们的所说,老师是( )地听着,不时投去( )的目光。“赞许”的意思是( ),老师不时投来赞许的目光说明(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感悟到课文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

26《剪枝的学问》一课一“我”的心理变化:满怀好奇→( )→( )→( ) 为线索,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是为了(来年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知道剪枝的学问是(剪去不仅无用而有害的粗壮树枝,来年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王大伯的话让我明白了( )的道理,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说( )学了这篇课文我也感受到( 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课文中小作者听了王大伯的话后“将信将疑”,相信(王大伯是种桃能手,他决不可能做不利于桃树丰产的事,再说他说的话也确实很有道理),又怀疑(按照一般判断,枝少了,桃子也就少了 。桃园真的能丰产吗),后“又惊又喜”,“惊”(大伯的话居然一点没错,他的剪枝果真实现的丰产,他的预料完全变成了现实 ),“喜”(桃园丰收了,结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 练习八

《明日歌》是( )写的。明日复明日,( )!我生待明日,( )。春去

8

秋来( )。( ),暮看( )。百年明日能几何?( )。这首诗歌告诉我们( )。 ★1本学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和( )。

★2这学期,课文带我们浏览了( )的长城,( )的运河,( )的南沙,还有( )的( )。课文还带我们认识了( )的刘翔,( )的雪儿,( )的摘花瓣的小姑娘。在( )的朱德,( )的李广,( )的王勃,( )的萧伯纳,( )的纳塔沙。其中,我最喜欢( ),因为( )。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