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6959ced551810a6f52486a6

场分割密切相关,必须打破目前的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调控。

三、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写作思路

本文的关注点是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的自愿性失业现象,在借鉴了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对失业定义的描述后,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归纳出了几种典型的自愿性失业的大学生类型。在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不利影响做了阐述后,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从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针对以上几个角度,本文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来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失业问题。

即沿着“概念界定”——“现实状况”——“理论综合分析”——“反思和对策”的思路,用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有关理论来分析我国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阅读文献、理论综合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归纳性的分析和研究。也就是说,本研究是建立在一些统计材料、文献资料和经济学、教育学等有关失业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开展的。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指对现存的、以文字形式为主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主要是利用国内外的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公开的文献载体,以及官方发布的统计资料,从中检索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2.逻辑分析法和多学科综合分析法:就是通过观察客观事实,把这些事实加以分类,然后考察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从多学科角度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本文的研究还采用了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即从一般失业现象出发研究特殊的——自愿性失业现象。同时还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即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四、论文的逻辑结构 第一章 引言

一、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材料综述

(一) 国外学者关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相关阐述 (二) 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相关阐述

(三) 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相关阐述

三、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写作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界定及表现

一、自愿性失业群体的界定

二、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群体的几种特殊类型

1. 考研校漂族 2. 傍老啃老族

3. 零工资就业族 还有几个?

第三章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消极影响

一、给自身带来失落感 二、给家庭带来负担 三、高校?

四、给社会带来隐患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成因的综合分析

一、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一)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二)职业搜寻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三)保留工资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二、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一)知觉与个体决策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二)认知失调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三、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一)社会意识影响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二)社会人格缺陷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三)职业社会化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 四、教育学分析

第五章 解决我国大学生自愿性失业问题的途径与对策

一、打破二元结构劳动力市场 二、在职搜寻取代失业搜寻

三、增强择业心理素质、建立积极的就业观

四、加强就业指导教育、贯穿高等教育以及整体始终 五、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

五、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一)创新点

研究视角:从有关失业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不同时期的经济学说中不乏对就业、失业问题的探讨,这些成果为研究大学生失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毕业生的失业问题并未单独作为一个问题被进行研究,也鲜见从自愿性失业的角度对大学生失业问题进行探讨的。考虑到大学毕业生属于一类特殊的劳动力资源,其自身人力资本特征、就业心理和择业倾向等都与其他类型的劳动力有着显著的差别,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失业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了新的研究视角,对我国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

分析方法:本文的另一创新性在于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采用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法,运用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理论对同一问题从多领域进行综合的解读。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文章的第二章和第四章。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几种特殊类型需要自己观察并查阅大量现实现象及材料,深入分析并加以归纳总结。特别是第四章,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分析上,需从多领域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对此章节的建构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难点在于关于大学生失业、自愿性失业的论著几乎是空白,只有部分零散的论文,缺乏系统的研究现状,使收集的论文素材不足,写作遇到一定困难。

同时,由于本人知识储备和学术水平有限,对第四章多学科综合分析部分的驾驭存在一定困难,需翻阅大量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书著,深入理解并加以总结概括,才能取其长得以我用。

上述的诸多不足之处仍需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逐一完善。

六、写作时间安排

(一) 收集资料阶段 (2008.3.21——2008.4.21)

(二)撰写开题报告阶段 (2008.4.22——2008.5.27) (三)撰写论文初稿阶段 (2008.5.27——2008.9.30) (四)修改、完成阶段 (2008.10.1——2009.3.21)

七、参考文献

[1]张文鸯.新世纪大学生就业现实与理想的妥协[J].宁波大学学报,2003(5) [2]胡解旺.高校“校漂族”研究[J].青年研究,2003(10)

[3]刘献文.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研究与分析.中国科协2006年会论文,2006 [4]刘卫琼.城市“啃老族”啃伤父母心 新失业群体生存状况调查,

http://news.hainan.net/newshtml/2005w6r3/21975f0.htm

[5]尹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吴克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7]曾满超.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王垒.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叶奕乾.现代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1]何茂莉.大学生择业心理文化[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7) [12]张福珍.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指导[J].江苏高教,2006(3) [13]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7) [14]袁乐平,周浩明.失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5]王廷惠.知识失业浅论[J].新东方,2000(9)

[16]包惠珍,苗天慧.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的经济学界定和社会学梳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17]费菊瑛.高校扩招中的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18]刘玉侠.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19]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20]张福民.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下的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文化建设,2005(11)

[21]文冬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22]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3]瞿振元,谢维和,陈曦.2000--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4]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 [25]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在中国的验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4)

[26]吴克明,赖德胜.预期收益最大化与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7]谭世信.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正确进行择业定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 [28]鲍官抵,徐忠东.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偏高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9]许文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6(4)

[30]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4)

[31]贺慧.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谈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煤炭高等教育,2005(6) [32]刘帆.分割劳动力市场与高校毕业生失业[J].青年研究,2006(2) [33]赖德胜.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6)

[34]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35]巨文辉.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方向及其特点[J].中国劳动力关系学院学报,2005(3)

[36]蔡舫.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37]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2) [38]冯阳,陈颖.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其内部特征[J].经济师,2005(4)

[39]温海燕,陈平水.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问题初探[J].生产力研究,2006(5)

[40]袁志刚,陆铭.隐性失业论[M].河北: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41]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2]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3]熊倪娟.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人的流动渠道----对“考研热”的经济与社会学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44]汪泽英,曾湘泉.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其公平的目标[J].中国劳动,2004(10) [45]戴园晨,陈东琪.劳动过剩经济的就业与收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46]戚海燕,许欣.北京多所高校实行人事代理制[J].北京考试报,2004(8) [47]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 [48]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9]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M].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 [50]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J].管理世界,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