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苏大版)课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苏大版)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67d1d4a852458fb770b56ab

习 题

习题三

3.1 8086 CPU有多少根数据线和地址线?它能寻址多少内存单元和I/O端口?

8088 CPU又有多少根数据线和地址线?为什么要设计8088 CPU? 解:16,20,1M

8,20,为了方便与8位外部接口或设备相连。

3.2 8086 CPU按功能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解:8086微处理器从功能结构上可以划分为执行部件EU(Execution Unit)和总线接口部件BIU (Bus Interface Unit)两大部分.

总线接口部件具有下列功能:物理地址的形成、预取指令、指令队列排队、读/写操作数和总线控制。 指令执行部件的功能是进行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

3.3 什么是微处理器的并行操作功能?8086 CPU是否具有并行操作功能?

在什么情况下8086的执行单元EU才需要等待总线接口单元BIU提取指令? 解:并行操作是同时完成取指/操作数和执行指令操作,有。

在遇到系统复位或执行转移指令等特殊情况,指令队列被刷新时,EU才需要等待BIU进行取指操作。或者在EU需要操作数而BIU正忙时, EU需要等待BIU执行完当前的操作,再去取操作数,等到EU得到操作数以后,才能进行这条指令的执行操作。

3.4 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有何区别?段加偏移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解:逻辑地址也称相对地址或虚拟地址,它是目标程序中的地址。物理地址也称绝对地址或实地址,它是物理存贮器的单元地址。物理地址=段基地址×16+偏移地址。 3.5 基址指针BP和堆栈指针SP在使用中有何区别?

解:BP则是用来存放位于堆栈段中的一个数据区基址的偏移地址的,称作基址指针寄存器。SP给出栈顶的偏移地址,称为堆栈指针寄存器。

3.6 段地址和段起始地址是否相同?两者是什么关系?

解:段地址为段的起始单元的物理地址(低4位一般为0)除以16的结果。 段起始地址为段的起始单元的物理地址,它必须能被16整除。 段地址=段起始地址/16

3.7 8086 CPU一般使用哪个寄存器来保存计数值?

解:CX

3.8 寄存器IP的用途是什么?它提供的是什么信息?

解:用于微处理器在程序中顺序寻址代码段中的下一条指令。

给出接着要执行的指令在代码段中的偏移。

3.9寄存器FLAGES的用途是什么?它提供的是什么信息?

解:反映处理器的状态和运算结果的某些特征。

进位标志,零标志,符号标志,溢出标志,奇偶标志,辅助进位标志,方向标志,中断允许标志,

追踪标志

3.10 对于数字0,对应的零标志是否为1?

解:不是,零标志是用于反映运算结果的。

3.11 在实模式下,对于如下段寄存器内容,写出相应的段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

(1) 1000H

(2) 1234H

第 1 页 共 54 页

文件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与接口技术

(3) E000H

(4) AB00H

解:(1)10000H~1FFFFH

(3)E0000H~EFFFFH

(2)12340H~2233FH (4)AB000H~BAFFFH

3.12 在实模式下,对于如下的CS:IP组合,写出相应的存储器地址:

(1) 1000H:2000H (3) 1A00H:E000H

(2) 2400H:1A00H (4) 3456H:AB00H (3)28000H

(4)3E060H

解:(1)12000H (2)25A00H

3.13 什么是总线周期?微处理器在什么情况下才执行总线周期?

解:把执行外部总线对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一次信息的输入或输出所需要的时间 称为总线周期。

①在指令的执行过程中,根据指令的需要,由执行单元EU,请求BIU执行一个总线周期。 ②当指令队列寄存器已经空出两个字节,BIU必须填写指令队列的时候。 3.14 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由几个状态组成?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插入等待状态?

解:至少由4个状态组成,分别 成为T1,T2,T3,T4. 在总线周期的T3和T4之间插入一些必要的等待状态

3.15 什么叫做非规则字?微处理器对非规则字的存取是如何进行的?

解:其低位字节可从奇数地址开始,这种方式为非规则存放,这种存放的宇为非规则字

若存放的数据为8位,则将它们按顺序进行存放;若存入的数据为一个16位的字,则将字的最高字节存于高地址单元,低位字节存于低地址单元;若存放的数据为32位的双字(这通常是指地址指针数据),则将地址指针的偏移量(字)存于低地址的字单元中,将地址指针的段基址(字)存于高地址的字单元中。对非规则字的存取需要两个总线周期。

3.16 什么是存储器的分体结构?用什么信号来实现对两个存储体的选择?

解:1M字节的存储空间分成两个512K字节的存储体,一个是偶数地址存储体,其数据线与系统总线高8位相连,用BHE=0作为选通信号;一个是奇数地址存储体。其数据总线与系统总线低8位相连,用A0=0作为选通信号

两个存储体采用字节交叉编址方式

3.17 为什么8086微处理器要采用分体结构?而8088微处理器不采用分体结构?

解:8086是16位数据总线,故在组织1MB的存储器时,被分成两个512KB的存储体,分别叫做高位库和低位库。高位库与8086数据总线中的D15~D8相连,库中每个单元的地址均为奇数;低位库与数据总线中的D7~D0相连,库中每个单元的地址均为偶数。

8088因为外中数据总线为8位,因此,它所对应的1MB的存储空间是一个不分高位库和低位库的单一存储体。

3.18 堆栈的深度由哪个寄存器确定?为什么一个堆栈的深度最大为64KB?

解:堆栈的深度由SP值决定,由于16位的SP=FFFFH可最大寻址64KB,故深度最大为64KB。 3.19 在实模式下,若SS=1000H,SP=2000H,AX=3000H,写出执行PUSH AX指令后SS、

SP和相应的堆栈中的内容。 解:SS=1000H SP=1FFEH

(2000H)=30H (1FFFH)=00H

3.20 在实模式下,若SS=2200H,SP=1100H,写出执行POP AX指令后SS、SP的内容。

解:SS=2200H SP=1102H 文件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

第 2 页 共 54 页

习 题

3.21 微处理器的 ̄ ̄和WR ̄ ̄引脚信号各表示什么操作?RD

解: ̄ ̄写控制WR,有效时,表示CPU正在写出数据给存储器或I/O端口

 ̄ ̄读控制RD,有效时,表示CPU正在从存储器或I/O端口读入数据

3.22 微处理器的ALE信号有什么作用?

解:地址锁存允许有效时,表示复用引脚:AD7~AD0和A19/S6~A16/S3正在传送地址信息 3.23 微处理器的DT/ ̄信号有什么作用?它在什么情况下被浮置为高阻状态?R

解:数据发送/接收,表明当前总线上数据的流向. 在DMA方式下,DT/ ̄被浮置为高阻状态R

3.24 8086系统的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的区别是什么?是由什么引脚的信号决定的?

解:工作在最小模式时,是一个单处理器系统,所有总线控制信号有CUP直接产生。

工作在最大模式时,系统中除了主CPU外,还有其他协处理器,是一个多处理器系统,这时CPU仅向总线控制器8288提供状态信号S2 S1 S0,,而由8288产生所有总线控制信号,以支持构成多处理器系统。

MN/MX

3.25 微处理器中为什么要使用堆栈这样的数据结构?

解:因为硬件和软件堆栈已经用于支持4个主要的计算领域:表达式计算,子程序返回地址存储,动态分配局部变量存储器和子程序参数传递。

习题四

4.1 简述存储介质和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分类情况。

解:存储器按存储介质分,有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和光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按工作方式分,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RAM又可分为双极型半导体和单极MOS型;MOS型RAM还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的。ROM可分为掩膜ROM和可编程ROM,可编程ROM又分为可编程PROM,可擦除可编程EPROM和电可擦除可编程EEPROM。

4.2 简述静态RAM与动态RAM的区别与各自的优缺点。

解:静态RAM是靠双稳态触发器来记忆信息的;动态RAM是靠MOS电路中的栅极电容来记忆信息的。动态RAM需要设置刷新电路。但动态RAM比静态RAM集成度高、功耗低,从而成本也低,适于作大容量存储器。所以主内存通常采用动态RAM,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则使用静态RAM。 4.3 简述掩模ROM、PROM、EPROM和EEPROM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场合。

解:MASK ROM价格便宜,但程序在出厂时已经固化,适合程序固定不变的应用场合。

OTP ROM的价格适中,同时又拥有一次性可编程能力,适合既要求一定灵活性,又要求低成本的应用场合,尤其是功能不断翻新、需要迅速量产的电子产品。

EPROM的写入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并且往芯片中写内容时必须要加一定的编程电压。特点是具有可擦除功能,擦除后即可进行再编程,但是缺点是擦除需要使用紫外线照射一定的时间。

EEPROM的擦除不需要借助于其它设备,它是以电信号来修改其内容的,而且是以Byte为最小修改单位,不必将资料全部洗掉才能写入,彻底摆脱了EPROM Eraser和编程器的束缚。它的最大优点是可直接用电信号擦除,也可用电信号写入。

4.4 当前新型存储器都有哪些?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

文件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 第 3 页 共 54 页

错误!未指定书签。与接口技术

解:铁电存储器(FeRAM),具有高速、高密度、低功耗和抗辐射等优点;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相变存储器(OUM),优点在于产品体积较小、成本低、可直接写入(即在写入资料时不需要将原有资料抹除)和制造简单。

向更高密度、更大带宽、更低功耗、更短延迟时间、更低成本的主流DRAM技术方向发展。 4.5 存储器和CPU连接时应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

解:存储器与CPU连接,要遵循三条总线对应连接的总原则,同时还要考虑:CPU总线的负载能力;CPU与存储器速度的配合问题;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分配;读/写控制信号的连接;数据线的连接;地址线的连接与存储芯片片选信号的产生。

4.6 一片静态RAM芯片通常包含哪些引脚?这些引脚各起什么作用?

解:A0-A13是地址输入信号引脚;CS是芯片选择引脚;WE是写入启用引脚;Vcc是供电引脚;Din是数据输入引脚;Dout是数据输出引脚;GND是接地引脚。有的SRAM还有OE引脚,功能同WE引脚相对,它让SRAM知道要进行读取操作而不是写入操作。

4.7 下列存储器各需要多少条地址线和数据I/O线?

(1)1K×8 (3)16K×1

(2)4K×4 (4)256K×8

解:(1)10条地址线,8条数据线

(2)12条地址线,4条数据线 (3)14条地址线,1条数据线 (4)18条地址线,8条数据线

4.8 分别用1K×4位16K×1位芯片构成64K×8位的存储器,各需要多少片芯片? 解:128;32

4.9 试为某8位微机系统设计一个具有16KB的ROM和48KB的RAM的存储器。ROM选用2716(2K*8),地址从0000H开始;RAM紧随其后,芯片采用6264(8K×8)。

文件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 第 4 页 共 5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