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技术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地质灾害技术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5d7b9e9284ac850ad02425d

9 桩井开挖井内(工作人员上方)设防护挡板,挡板用木板架在上二节护壁台阶上,挡板厚度不得小于5cm,升降作业时,井下人员躲避在挡板之下。

10 桩井开挖深度超过5m时,每日开工前应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并向孔内送风5min,使井内混浊空气排出,才准下人。孔深超过10m时,地面配备向孔内送风的专门设备,风量不宜小于25L/s,孔底凿岩时加大送风量,并采用湿式作业法,加强通风及防尘,保证人身安全。

11 开挖复杂的土层时,每挖0.5~1.0m用小于φ16钢筋对孔底做“品”字形探查,检查孔底面以下是否有洞穴、涌砂等,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挖掘。

12 挖井作业时,必须保证井口有人,并保持与井下作业人员的联系,以便发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井下作业人员严禁吸烟,不准带火种,不准使用明火。

13 井下爆破作业,采取以下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井内爆破,必须经过设计计算,避免药量过多造成坍塌; (2)爆破应由项目部统一安排,每次爆前30分钟进行安全警戒,警戒区内的人员必须全部撤离,各通道设警戒点并派专人把守,所有桩井内不得有人作业;

(3)为了防止飞石,采用一定的软体物在井口进行覆盖;

(4)控制最大一段装药量,合理选择毫秒间隔时间,严格按设计要求和具体地质条件选择单位炸药消耗和堵塞长度;

(5)爆破后认真检查及时按规定处理盲炮;

(6)爆破后,必须用压风,送风或淋水的方法将孔内有毒气体排出后,方可继续作业。

14 桩井开挖和钢筋笼安装采用轮班制。每次交班后,接班前或经孔内爆破作业后,都必须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其检查内容主要为提升设备安全性能和桩井护壁的完好性,确保施工人员有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

21

15 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设置专职安全员监督、检查安全工作,做好安全生产记录和检查整改记录。 4.3 供水管网工程及安全防护施工 4.3.1 施工方案

供水管网工程及安全防护施工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按沟道开挖→基础处理→PE管道安装→墙背回填夯实等工艺在同一施工段连续完成。建筑材料通过施工便道附近设置的简易料场进行转运。 为了创建沟道施工的干作业环境,对存在沟内流水采用“拦、截、排”的措施,即“拦”指对施工段上游水体实行拦堵,使之改向到临侧沟道排泄;“截、排”指对当前同一施工段沟道沟道内的两侧排水实行局部截堵,通过潜水泵抽排到施工段下游,或在有条件地段通过临时改道排泄出去。

1 施工准备和施工人员组织

供水管网工程及安全防护工程施工拟投入施工管理人员3人,共安排25个施工人员。

2 施工方法 主要工序的施工技术 Ⅰ 测量放线

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测量放线,根据工区高程和平面控制点按设计图纸测放轴线和轮廓线,保证放线精确。

Ⅱ 沟槽开挖及沟壁削坡

(1)槽开挖主要为人工作业,辅以机械作业,尽量减少对原始地段的破坏。

(2)沟槽开挖深度和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尺寸。在局部沟壁易坍塌沟段,为保证排水沟壁稳定,防止沟道堵塞,对坡段进行放坡夯实。

22

(3)基础底部应挖至老土层,当基底出现回填土等松散层时,可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压密度不小于95%。

(4)开挖过程中遇大块岩石时,可进行人工刻凿和风镐凿除。当上述方法难以满足要求时,应视施工场地周边环境选择相应的爆破手段,即当爆破点位于城区、人口建筑密集区常规爆破不能保证其安全的地段以及爆破振动易诱发边坡失稳地段,应采静态爆破剂进行静态爆破作业;除此其余地段则可采用浅眼松动瀑破后挖除。

Ⅲ 沟底砂和土垫层 沟底砂和土垫层10cm Ⅳ PE管安装 Ⅴ 墙背回填

PE管安装完毕、应及时对PE管进行反滤层铺填。反滤层厚20cm,底部填筑20cm厚的粘土隔水层,上部用碎石回填。填筑顶面应与沟道两侧坡面形态平顺相接,使之保持自然、圆润、流畅,以有利于坡面汇流。 4.3.2 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 施工与滑坡监测同步进行,尤其对沟道坡体较陡地段重点实行施工监测,一旦出现变形并危及施工人员安全时,及时组织施工人员撤离。

2 雨季施工必须做好地表排水工作。对沟道新近开挖和排水沟未完工地段,应采用油布或塑料薄腊以予遮盖,防止水体下渗而诱发坡体失稳。

3 简易料场及砂石料临时堆放点,应选择较开阔、平坦的地段。不得过多过高堆放和存储材料,以免造成附加应力集中,引起滑坡体局部失稳和回填石滑落伤人伤物。

4 人工转运工程材料应修筑人行便道,并在高陡边坡段安设护栏。 5 工区用电设二级漏电保护,均采用TIV-S接零保护系统。 6 开挖爆破作业,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23

(1)松动爆破

a. 松动爆破必须经过设计计算,避免药理过多造成危害;

b. 爆破应由项目部统一安排,每次爆前30分钟进行安全警戒,警戒区内的人员必须全部撤离,各通道设警戒点并派专人把守;

c. 为了防止飞石,采用一定的软体物对爆破点进行覆盖;

d. 控制最大一段装药量,合理选择毫秒间隔时间,严格按设计要求和具体地质条件选择单位炸药消耗和堵塞长度;

e. 爆破后认真检查及时按规定处理盲炮。 (2)静态爆破

a. 拌制静态爆破剂,应先放爆破剂后加水,用木棍搅拌,严禁用手直接进行拌合。

b. 拌制好的爆破剂,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炮孔灌注完成,其中:夏、秋季5分钟内浇灌结束,春、冬季10分钟内浇灌结束;

c. 装药和拌制人员必须戴好防护手套、防眼眼镜与防护用品,以免造成爆破剂灼伤皮肤和喷入眼中;

d. 灌好爆破剂的施工区四周必须用栅栏围护,并设安全警示牌,严禁人员靠近,避免孔内拌合物喷出伤人。

第五篇 施工测量

5.1 施工测量的任务和要求

1 对业主提供的有关测绘或成果资料进行复核,在满足精度要求后建立工区施工测量控制网。

2 施工阶段布设控制网主要是为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提供控制;为了监测滑坡的变形而专门布设变形监测控制网,针对施工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施工轮廓点的放样及检查工作,以及提供局部施工布置所需的测绘资料。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