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与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龋病与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5a9a3f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8

- - 1

龋病与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A1 型题

1.影响龋病发生的因素有: A.细菌 B.易感牙面 C.食物

D.一定的时间 E.以上因素都有

2.龋病是牙体硬组织发生的非龋性疾病 A.急性进行性破坏 B.急性间歇性破坏 C.慢性进行性破坏 D.慢性间歇性破坏 E. 以上各种破坏都存在

3.龋病也可成为牙齿硬组织的 A.细菌感染性疾病 B.病毒感染性疾病 C.免疫反应性疾病 D.变态反应性疾病 E.化学刺激性疾病 4.龋病的病源因素为 A.细菌 B.易感牙面 C.食物

D.一定的时间 E.以上因素都有

5.初期龋的变化不包括: A.硬组织发生脱矿 B.微晶结构改变 C.牙齿透明度下降 D.牙釉质呈白垩色 E.牙釉质出现龋洞

6.下列哪项不是急性龋的特点: A.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B.病变组织颜色浅 C.病变进展快 D.质地软而湿

E.去腐时必须用钻去除

7.下列哪项不是慢性龋的特点: A.只见于成年人

- - 2

B.病变进展慢

C.病变组织颜色深

D.病变组织质地较干硬 E.去腐时不易大块去除

8.龋病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缺损,可用以下哪种方法治疗: A.药物治疗 B.自行修复 C.充填治疗 D.再矿化疗法 E.以上方法都可以

9.下列龋病类型哪种是按损害程度分类的: A.急性龋 B.慢性龋 C.中龋 D.静止龋 E.窝沟龋

10.静止龋主要是在下列何种情况下产生的 A.机体地炕力差

B.牙齿再矿化能力增加 C.牙面发生龋的牙面消失 D.口内致病菌减少 E.牙体的抗酸能力增加

11.下列哪项不是前龋的临床表现 A.光滑面釉质白色斑点 B.患者无症状

C.窝沟色泽变黑,可卡探诊 D.对化学性刺激有反应 E.探诊检查时有粗糙感

12.继发龋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有关 A.腐质未去净 B.洞型制备不规范 C.没有用窝洞消毒剂 D.充填时操作不当 E.材料调制不当

13.牙釉质龋时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牙体硬组织色,形、质都发生变化 B.牙体硬组织色,形、都发生变化 C.牙体硬组织形、质都发生变化 D.牙体硬组织色,质都发生变化

E.牙体硬组织色,形、质都不发生变化

14.邻面早期龋损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帮助检查 A.探查 B.牙线 C.温度测试

- - 3

D.叩诊 E.视诊

15.邻面龋龋病率最高的年龄是 A.青少年 B.儿童 C.成年人 D.老人

E.以上均好发

16.恒牙龋病最好发部位是 A.磨牙邻面窝沟 B.后牙邻面 C.后牙颈部 D.后牙颊面 E.前牙邻面

17.恒牙龋病最好发牙位是 A.下颌第一二磨牙 B.上颌第一二磨牙 C.前磨牙 D.上前牙

E.以上牙位依次好发

18.能产生正常的修复性牙本质的窝洞,剩余牙本质的有效厚度为: A.0.3mm 以内 B.0.3mm~0.8mm C.0.8mm~1.5mm D.1.5mm~2mm E.2mm 以上

19.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增龄性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除了 A.髓腔由大变小 B.细胞成分有多变少 C.牙髓组织变性

D.神经,纤维血管减少 E.髓角变低

20.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深龋的临床表现 A.冷热刺激痛 B.食酸甜食物敏感 C.自发痛

D.食物嵌塞痛

E.牙髓活力测定正常

21.下列症状中哪项是浅龋的表现 A.患者无症状 B.遇酸甜等刺激痛 C.遇冷热刺激痛 D.进食物时痛

E.牙髓活力测试正常

- - 4

22.诊断邻面龋最准确的方法是 A.视诊 B.探诊

C.温度刺激试验 D.染色法 E.咬合翼片

23.临床上不易诊查出的继发龋可用下列哪些方法帮助诊断 A.探诊 B.温度测验 C.x 线 D.染色法 E.麻醉法

24.水源加氟是一种有效的防龋手段,我国的水质标准氟浓度为: A.0.05ppm~0.1ppm B.0.1ppm~0.5ppm C.0.5ppm~1ppm D.1ppm~5ppm E.5ppm~10ppm

25.根据G.V.Black 的窝洞分类方法,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 A.Ⅰ类洞是单面洞 B.Ⅱ类洞是复杂洞

C.Ⅰ类洞是后牙窝沟点隙龋坏所制备的洞形

D.Ⅲ类洞是前牙邻面未损伤切角的龋坏所制备的洞形

E.Ⅴ类洞是后牙唇颊侧 舌腭面近龈1/3 处被破坏所制备的洞形 26.复面洞制备时阶梯的 髓壁与 A.龈壁平行 B.龈壁垂直 C.轴壁平行 D.近中壁平行 E.远中壁平行

27.深龋备洞时,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洞底平,侧壁平直,两者相互垂直 B.去尽腐质 C.保护牙髓 D.洞缘线圆钝

E.尽量保留牙体健康组织

28.后牙Ⅱ类洞制备时,鸠尾峡宽度正确的是 A.颊舌牙尖间距的1/4 B.颊舌牙尖间距的1/4~1/3 C.颊舌牙尖间距的1/3~1/2 D.颊舌牙尖间距的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