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情绪心理学思想理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古代情绪心理学思想理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56c16b0482fb4daa58d4bcc

中国古代情绪心理学思想理论

摘 要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有欢乐,哀愁,激昂,愤怒,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情绪”自古有之,我国古汉语中曾提到“情”字,到了南北朝以后,才出现“情绪”一词。中国的古代情绪心理学思想有哪些呢?本文将会为你解答这个疑惑

关键词:

六情说七情说情二端论古人思想

一、中国古代情绪心理学各学说

有人曾言“中国传统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半边天”。在中国古代,早有学者于秦汉以前就对情绪进行过研究和分类,《礼记》中就已提出人有“七情”之分,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把情绪分为“六情”,这两种学说的提法大同小异,而六情说较为合理,因为它基本概括了情绪的基本形式,与现代情绪心理的研究基本吻合,而且,也符合情绪的两极性原则。直到1944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从《说文解字》一书中找出了354个描述人的情绪表现词,按其释义把它们分为18类,即安静、喜悦、恨怒、哀怜、悲痛、忧愁、愤急、烦闷、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耻辱等。

(一)七情说 、六情说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

六情论认为情主要有喜、怒、哀、乐、爱、恶等6种, 汉代的《白虎通》便主张此说。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但用词及其排列稍有不同。荀子的主张大致相同。《礼记》又有哀、乐、喜、怒、爱、敬等六情的说法。七情论也有种种大同小异的变式,有一种是喜、怒、哀、乐、爱、恶、欲(《荀子·正名》),另一种是喜、怒、哀、惧、爱、恶、欲(《礼记》),再一种是喜、怒、忧、思、悲、恐、惊(《黄帝内经》)。第一、二两种说法比六情论多一个“欲”,但不同的情都可表现为欲,因而欲并不是一种独特的情。第二种七情论用“惧”代换了六情论的“乐”,也不恰当。第三种七情论显得庞杂混乱,其中的“思”根本不是一种情,更不足取。所以,七情论的种种说法都难于成立。六情论则比较合乎道理。人的情绪的表现原是变化多样的,很难一定说有几种。

(二)情二端论

在六情论的基础上,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又有一种见解,指出情的根本形

式不外两种,即好和恶,称为情感的两大端。《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韩非子·八经》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保位权》中也说:“民无所好,君无以权也。民无所恶,君无以畏也。”这都是指出人有好恶两种最基本的情。情二端论说明了人的情感虽有种种不同的形式,但都不外乎是好和恶这两端或两极的变化。这是一种较合理的见解。因为实际上情感对有关对象的态度总不外乎是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情感发生时有机体的相应变化也不外乎是增强(兴奋)和减弱(抑制)两种。所以,情感应当是两两成对的。中国古代的六情论就正好由三对情感所构成,而其中的一对又是最基本的。这些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关于情感的独特见解。

二、中国古代人情绪观

(一)柳宗元的情绪观

柳宗元认为“情不能免”。柳宗元以音乐与圣人作譬如:说明情感 (情绪)

是人所不能免的,他认为人有“情感”才能产生“乐”。意谓音乐是为表达人的情而产生的,并非圣人所始作。他说:“乐之来,由人情出者也,其始非圣人作也。圣人以为人情之所不能免,因而象政令之美,使之存乎其申,是圣人肴乎乐也。”

(二 )、关尹子的情绪观

《关尹子》是书名,道教奉为经典的书,又称《无上妙道文始真经》。相传为周代尹喜所著,但原著已失,据考今本成书年代,可能在唐末宋初之间,作伪者系五代杜光庭。该书对情绪方面的着墨不少,是今人研究中国古代情绪心理历史不可或缺的文献。中国历代大多数思想家都肯定“性”,是与生俱来。“情”,是由外界刺激产生。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关尹子》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也作了一番阐述,并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它把“性、心、情”三者统一的关联性作一论述,认为:“情生于心,心生于性。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依上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