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列 山东半岛之胶莱运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系列 山东半岛之胶莱运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545145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b

之水换完是不现实的。不过,对于山东省来说,由于净化“莱州湾”的水质还是可以期待的。实际上青岛港所在的胶州湾水质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这个微缩版的渤海湾也可能在这个循环系统同率先获益。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开挖新的运河固然能有上述的诸多好处,甚至可以让胶莱平原上的诸多内陆城市变成“沿海城市”,也参与海洋利益的分配。但所带来的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对农业用地的影响。鉴于运河是在肥沃的平原上开挖,因此所占用的土地基本是会是耕地,具测算会有数万亩之多。在以粮为纲的中国,这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问题不仅于此,由于新的运河中流淌的是海水,运河两测的土地会不会盐碱化也是必须考虑到的。更何况开挖运河会牵扯到大量的搬迁工作,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沿岸城市的战略规划及定位。

有鉴于此,新“胶莱运河”究竟命运如何还未有定论,最终的结果所依据的无非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罢了,只是算这笔帐时务必要把环保帐也算进去。无论这项工程的命运最终如何,将之拿出来谁,比之将喜马拉雅山炸个口子,或者去“收复”西伯利亚之类的想法要务实的多。只是这条设想中的运河全境都在山东境内,并且最有可能受益的沿海地区也是山东的,因此省外之人往往关注度不够罢了。不过,我们今天不妨从整体的战略角度再来审视一下“胶东岛”的形

成,会对中国沿海的地缘格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附:胶莱运河环流示意图

如果从地缘经济的角度来看,环渤海经济圈会是中国沿海的三大重点地区之一,凭借京津地区所具有的政治优势,这个经济圈将会成为经济的热点地区。从山东的情况来看,北部沿海城市无疑更容易从中直接受益。而相比之下,环渤海经济圈对以青岛为龙头的,山东半岛南部黄海地区的幅射力度就要减弱很多了。如果有一条沟通黄渤海的快速通道,不仅能够让黄海沿岸地区更容易整篇经济圈,也可以让山东半岛的内陆地区(胶莱河沿岸)有机会直接从这个“以海为媒”的经济圈中受益。

经济的因素固然是现在行事的主要考虑方向,不过传统地缘研究者往往更关注于战略安全。从这个角度看,这条快速通道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对于这一点,负责渤海以及连云港以北的黄海地区海域安全的北海舰队应该深有体会。相比于绕经成山角的航线,新航线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往来于渤海——黄海之中的舰只完全处在陆基力量的两面保护之中航行,并且大幅度的缩短航程。特别是在旧有航线的东段处于朝鲜半岛的地缘威胁之下时。如果说北海舰队对于来自东面的地缘威胁感受尚不明显的话,那么

115年前的北洋水师对此应该深有体会。渤海东部的地理结构,使得日本联合舰队可以在朝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海域设置封锁线。尽管从感情上我们不愿意使用“关门打狗”这句成语来形容这种情况,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最终以保舰为战术目标的北洋水师失去了它绝大部分的舰只。

将北洋水师甚至清朝的没落归结于渤海的半封闭地形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不过,如果能够拥有一条更为安全的快速通道进入黄海,无论是当年的日本联合舰队,还是将来有可能对中国实施军事行动的海洋国家都必须重新制定他们的攻击预案了。

今天对于新“胶莱运河”的分析本来并不应当放在春秋部分的,不过关心山东和现实国家安全的朋友都比较多,所以也就顺便分析了。至于这条运河是否应当开挖,自有各方利益去博弈,我个人只是将它的利弊从不同角度列出来罢了,上述言论应当也没有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