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4d79dc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1

四、填空题 1、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 两性 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主要以 阴 离子形式存在。

2、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除 Gly 外,其余19种氨基酸都有旋光性。含S有氨基酸有 Met 和 Cys 。 大多数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产物,唯有 Pro 产生黄色产物。

3、 多肽链中有 Pro 时, α-螺旋被中断,并产生一个\结节\。

4、 Pauling等人提出的蛋白质α-螺旋结构模型,每圈螺旋包含 3.6 个氨基酸残基,螺旋每上升一圈,沿纵轴上升 0.54 nm,每个残基沿轴旋转 100° 。天然蛋白质的α-螺旋绝大多数都是 右 手螺旋。 5、 蛋白质之所以出现各种构象是因为 Cα-C 键和 Cα-N 键能有不同程度的转动。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作用力是 肽 键,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作用力是 氢 键。 6、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中,仅由α-氨基参与的反应有: 与甲醛的反应 ; 与HNO2的反应 ;

与DNFB的反应 和 与PITC的反应 。

7、 呈色反应可以用来鉴定蛋白质分子中有哪些功能基团,下列呈色反应分别是由什么功能基团

(或键)引起的?

双缩脲反应: 两个以上的肽键 乙醛酸反应: Trp 的吲哚基 坂口反应: Arg的胍基 米伦氏反应: Tyr 酚基 8、 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的反应产物呈 黄 色,其余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 蓝紫 色产物。 9、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 α-螺旋 、 β-折叠 、 β-转角 、 自由回转 等内容。 10、维持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次级键)有 氢键 、 疏水键 、 盐键 。 11、胰岛素是由 两 条链组成的,分子中共有 三 个二硫键。

12、核酸变性后,紫外吸收值 增加 、粘度 下降 、生物活性 丧失 。DNA的Tm与

(G+C) %成线性关系。

13、 (A+T)%高的DNA分子,其Tm值 低 。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值增加的现象叫做 增色效应 ,目前测定核糖的方法是 苔黑酚 法,测定脱氧核糖的方法是 二苯胺 法

14、核酸的紫外吸收峰在 260 nm附近,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其紫外吸收值 增加 ,这种现象叫做 增色效应 。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 碱基堆积力 。 15、DNA分子中碱基配对规律是 G≡C 配对, A=T 配对;RNA的双螺旋区中的碱基配对规律是 G≡C 配对, A=U 配对。

16、核酸在细胞内一般都是与 蛋白质 相结合,以 核蛋白 的形式存在。核酸碱基对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以对 260 nm的光吸收最强。含有>C=O的碱基可发生酮式和烯醇式互变异构作用,在生理pH条件下 酮式 异构体占优势。

17、核酸的结构单位是 核苷酸 ,它是由 碱基 、 戊糖 及 磷酸 三个亚单位组成。

18、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因素有 碱基堆积力 、 氢键 和 离子键 。其中 碱基堆积力 为主要稳定因素。

19、核酸紫外吸收峰在 260 nm附近,蛋白质的紫外吸收峰在 280 nm附近。

20、DNA主要存在于 细胞核 中,RNA主要存在于 细胞质 中。测定核糖常用的

化学方法是 苔黑酚 法,测定脱氧核糖的方法是 二苯胺 法。

21、tRNA的二级结构呈 三叶草叶型 ,碱基配对构成的双螺旋区叫 臂 , 不能配对的部分叫做 环 ,tRNA一般由 四臂四环 组成,tRNA的三级结构呈 倒L 型。 22、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有: 邻近定向效应 、 张力和形变 、 酸碱催化 和共价催化。

23、根据酶催化化学反应的类型,可把酶分为六大类,即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 水解酶类 、

裂解酶类 、 异构酶类 和 合成酶类 。

24、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酶浓度 、 底物浓度 、 温度 、 PH值 、

激活剂 和 抑制剂 。

25、决定酶催化专一性的是 酶蛋白 部分,酶如何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可用 中间产物 学说来解释,酶作用物专一性可用 诱导契合 学说来解释。米氏常数的涵义是 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 26、测定一个酶促反应的Km和Vmax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要数Lineweaver-Burk的作图法。用此法作图,横轴代表 1/[S] ,纵轴代表 1/v 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1/Vmax ,直线的斜率为 Km/Vmax 。

27、根据酶分子组成特点,可把酶分为三类: 单体酶 、 寡聚酶 和 多酶复合体 。米氏常数Km的涵义是 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 28、酶加速化学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丙二酸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这种抑制属于 竞争性 抑制;碘乙酸对巯基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不可逆 抑制作用。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是 Cl- 离子 。

29、患脚气病、夜盲症的病人应补充的维生素分别是: VB1 、 VA 。 VD和VB12的缺乏病分别是: 佝偻病、软骨病 和 恶性贫血 。

30、VB12的辅酶形式是 5'-脱氧腺苷钴胺素 缺乏病是 恶性贫血 。 VPP的辅酶形式为 NAD+ 和 NADP+ 缺乏病是 癞皮病 。 31、填写维生素的别名:

VB1 硫胺素 VC 抗坏血酸 VB2 核黄素 VD 抗佝偻病维生素 32、填维生素缺乏症:

VB1 脚气病 , VC 坏血病 , VB2 口角炎、唇炎、舌炎 , 叶酸 恶性贫血 , 33、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THFA 四氢叶酸

TPP 硫胺素焦磷酸 FMN 黄素单核苷酸

34、真核生物细胞内,生物氧化是在 线粒体 内进行,呼吸链成员有五类,分别是 烟酰胺脱氢酶类 、 黄素脱氢酶类 、 铁硫蛋白类 、 辅酶Q类 和 细胞色素类 。

35、氧化与磷酸化作用如何偶联尚不清楚,目前主要有三个学说,即 化学偶联学说 、

结构偶联学说 、 化学渗透学说 。其中得到较多支持的是 化学渗透 学说,它是由英国科学家 P.Mitchell 于 1961 年首先提出的。

36、在具线粒体的生物中,典型的呼吸链有 NADH 呼吸链和 FADH2 呼吸链。 37、线粒体外的NADH可通过 甘油-α-磷酸 穿梭和 苹果酸-天冬氨酸 穿梭,将氢最

终转交给呼吸链。

38、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在分离条件下的功能是 催化ATP水解 , 但完整的线粒体上的功能是 催化合成ATP 。

39、真核生物细胞内,生物氧化是在 线粒体 内进行,呼吸链成员有五类,分别是 烟酰胺脱氢酶类 、 黄素脱氢酶类 、 铁硫蛋白类 、 辅酶Q类 和 细胞色素类 。 40、在NADH呼吸链中,电子传递过程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的三个部位是 NADH → CoQ 、

Cytob→Cytoc 、 Cytoaa3→O2 。可分别被 鱼藤酮 、 抗霉素A 、 氰化物、CO 所抑制。

41、指出下列物质在呼吸链中的主要功能。

NAD 传氢体 CoQ 传氢体 铁硫蛋白 传电子体 细胞色素 传电子体 42、要将线粒体外形成的NADH上的氢送至呼吸链进行氧化,可通过 甘油-α-磷酸 穿梭作用和

苹果酸-天冬氨酸 穿梭作用来完成。 43、呼吸链中氢和电子的传递是有着严格的顺序和方向的,呼吸链成员排列的顺序大致为(请用缩写符号):

NADH FMN CoQ Cytob Cytoc1 CytoC Cytoaa3 1/2 O2 44、根据生物氧化方式,可将氧化磷酸化分为 底物水平磷酸化 和 氧化磷酸化 。从NADH到O2的呼吸链中,释放能量较多可用于ATP合成的三个部位 NADH → CoQ 、Cytob→Cytoc 、

Cytoaa3→O2 。NADH呼吸链的磷氧比值是 2.5 。

45、胞浆中产生NADH+H╋,需经穿梭作用将H送入呼吸链。能完成这种穿梭任务的化合物有 甘油-α-磷酸穿梭 和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经前者穿梭,其磷氧比值为 1.5 ,经后者穿梭,则磷氧比值为 2.5 。

46、抗霉素A和氰化物可分别阻断呼吸链中Cytob→Cytoc 、 Cytoaa3→O2 的电子传递。 47、与磷酸吡哆醛、辅酶A、TPP、FAD相关的维生素分别是 VB6 、 泛酸 、 VB1 、 VB2 。 48、体内糖原分解主要有 糖酵解 、 有氧氧化 和 戊糖磷酸途径 三条途径,而在植物体内除此之外,还有 生醇发酵 和 乙醛酸循环 。 糖原合成过程中,活性葡萄糖单位的供体是 UDPG 。

49、在无氧条件下,1mol葡萄糖经EMP途径,可净产生 2 molATP,在有氧条件下被彻底氧化,1mol葡萄糖可净产生 30~32 molATP,戊糖磷酸途径中需要两种脱氢酶,即 6-磷酸葡萄糖脱氢 酶和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 酶的参与,乙醛酸循环中二个关键酶是 异柠檬酸裂解 酶和 苹果酸合成 酶。

50、EMP过程中发生了氢的转移,其供氢体是 G-3-P ,传氢体是 NADH 。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 乳酸 。糖原降解时,催化去除分支的酶是 脱支酶 ,糖原合成时,催化形成分支的酶是 分支酶 。 51、填反应发生的部位:

EMP 胞浆 三羧酸循环 线粒体 戊糖磷酸途经 胞浆 乙醛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体 糖原异生作用发的在肝脏细胞的 线粒体 和 胞浆 。

52、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不可逆反应分别是由 己糖激 酶 果糖磷酸激酸 酶和 丙酮酸激 酶催化的。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酶是 异柠檬酸裂解 酶和 苹果酸合成 酶。乙醛

酸循环的终产物是 琥珀酸 。

53、丙酮酸脱氢酶系由 丙酮酸脱羧 酶、 硫辛酸乙酰基移换 酶和 二氢硫辛酸脱氢 酶三种酶组成,还需六种辅助因子: TPP 、 CoA 、 NDA+ 、 FAD 、硫辛酸和镁离子。与VB1、VB2和泛酸相关的辅酶(基)分别是 TPP 、 FAD 和 CoASH 。 54、体内糖原分解主要有 糖酵解 、 有氧氧化 和 戊糖磷酸途径 三条途径,而在植物体内除此之外,还有 生醇发酵 和 乙醛酸循环 。 糖原合成过程中,活性葡萄糖单位的供体是 UDPG 。

55、EMP途径中三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分别是由 己糖激 酶 果糖磷酸激酸 酶和 丙酮酸激 酶催化的。EMP主要发生在 胞浆 ,三羧酸循环主要发生在 线粒体 ,乙醛酸循环发生在 乙醛酸循环体 。 56、三羧酸循环中有四步氧化还原反应,分别是由 异柠檬酸脱氢 酶、 α-酮戊二酸脱氢 酶系、

琥珀酸脱氢 酶、 苹果酸脱氢 酶催化的。

57、糖有氧氧化过程中共有三步反应属于底物水平磷酸化,这三步反应分别是:由 磷酸甘油酸激酶 、 丙酮酸激 酶和 琥珀酸硫激 酶催化的。

58、乙醛酸循环中二个关键酶是 异柠檬酸裂解 酶和 苹果酸合成 酶。 59、人体的必需脂肪酸是 亚油酸 。 60、甘油变为磷酸二羟丙酮需要由 甘油激 酶和 甘油-α-磷酸脱氢 酶的催化,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中,每一轮都包含着 酰化缩合 、 还原 、 脱水 和 再还原 四步。 61、脂肪酸经激活后转运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时需要 脂酰CoA脱氢 酶 、

水化 酶、 β-羟脂酰CoA脱氢 酶和 硫酯解 酶催化。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即必需脂肪酸)是 亚油酸 。

62、酮体包括 乙酰乙酸 、 β-羟丁酸 、 丙酮 。肝脏氧化脂肪酸时可产生酮体,但由于缺乏 琥珀酰CoA转硫 酶和 乙酰乙酸硫激 酶,故不能利用酮体。在饥饿时脑组织主要依赖 酮体 供能。

63、填写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与β-氧化的重要区别: 比较项目 从头合成 β-氧化

1.细胞内进行的部位 胞浆

线粒体(激活在胞浆) 2.反应中的传递体 NADPH

NAD+ FAD 3.最终产物 软脂酰CoA 乙酰CoA

64、脂肪酸β-氧化的每一轮转,包括 脱氢 、 水化(或填写\加水\) 、 再脱氢 和 硫酯解 四步反应构成。 亚油酸 是动物的必需脂肪酸。

65、 脂肪酸经激活后转运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时需要 脂酰CoA脱氢 酶、 水化 酶、 β-羟脂酰CoA脱氢 酶和 硫酯解 酶。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即必需脂肪酸)是 亚油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