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马鞍山市语文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马鞍山市语文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4bb6001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0

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械阳宫,扶攀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肥沃 .B.羝乳乃得归 乳:吃奶 .C.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祭祀 .D.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恨:遗憾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B.为武置酒设乐 C.信义安所见乎 D.劾大不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律、李陵的劝降方式不同,前者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后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也有所不同。

B.匈奴明白了威权富贵无法征服苏武,便以摧残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先将其关在大窖中,后又将其流放至荒无人烟的北海。

C.李陵劝降苏武时,曾说到汉武帝的刻薄寡恩,苏武明知如此,还是一心守节,这突出了苏武对汉朝的忠贞不渝。

D.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写了三个叛徒:一个是校尉虞常,一个是原汉将卫律,一个是故交李陵,他们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英烈夫人祠记

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娼庙。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梁氏异之,询左右,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也。梁氏乃自赎以妾之。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傅等恐惧。梁氏与子亮时在临安,为傅所质,防守严密。太后用平章事朱胜非计欲召四方勤王。胜..非谓傅曰:“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速其勤王。即领命,梁氏疾驱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面陈临安虚实利害,固言必勤王者三。世忠挥军急进,乱乃平。高宗复辟,梁氏以殊勋进护国夫人。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

图①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报北国,金帝命悬于都门。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梁氏遗体,遗世忠。拼合之际,验梁氏全尸,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世忠大恸。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追封“英烈杨国夫人”。立祠。 (选自《英烈夫人祠记》,有则改)

(注)①铁浮图:铁浮屠又称为铁浮图,浮屠是佛语中铁塔的意思。根据记载,属于具装重骑兵,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对敌阵发起冲击的骑兵。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B.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C.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D.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名称,汉朝时已有此官,其职位仅次于将军。后世其地位虽有降低,但还是一直作为高级军官的称号。

B.改元,古代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也称“建元”。有些帝王在位而多次改用新年号的,亦称“改元”。

C.勤王,指为王事尽力;也指君王有难,而臣下发兵救援君王,文中即为此意。

D.丁卯,在文中属于干支纪日;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古人拿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京口的酒席上,韩世忠在众人中显得格外威武,不同于其他参加宴会的官员,后来韩世忠就为梁氏赎身并娶她为妾。

B.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了宋高宗,改年号为明受。当时韩世忠在秀州,认为兵力不够而没有进攻临安叛军。

C.太后为了能够安抚韩世忠,让他出兵救驾,封梁氏为安国夫人;宋高宗在韩世忠平定叛乱后重新恢复了帝位,因梁氏勤王有功,封她为护国夫人。

D.梁氏在山阳、宿迁两地多次与金兵交战,全部取得胜利,思想上有些松懈轻敌,在一次率轻骑攻取金兵粮道时,遭遇埋伏遇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2)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

三、选择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chù)。 .

B.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jìng)枯枝。我细细观赏它纤(qiān)..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y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

C.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quán)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hài)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

D.为抒发苦闷激愤的情怀,巴金不时通过他的人物或者直接由自己出来做滂(páng)沱倾泻的抒情,那.种热情澎湃的诗性笔调也常常把人带进激越的氛(fèn)围中。 .7.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在高考励志班会上,学生代表发言:“老师,我们一定努力拼搏,永不言弃,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您的养育之恩!”

B.我最近搬了新家,于是对朋友们说:“刚刚乔迁,欢迎大家到我的府上做客。”

C.某读者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赠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D.学校贴出通知:“请补办了校园卡的师生在放假前把新卡拿回去。” 8.下列是文言句式的分析和归类情况,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 ③輮以为轮 ④吾从而师之 ⑤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⑥赵尝五战于秦 ⑦洎牧以谗诛⑧举以予人 ⑨故为之文以志 ⑩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①⑨/②⑥/③④/⑦⑧/⑤⑩ B.①⑤⑩/②⑥⑦/③④⑨/⑧ C.①④⑨/②⑥⑦/③⑤/⑧⑩ D.①⑩/②⑥/③④⑧⑨/⑤⑦ 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陕南是泉眼组成的,陕南是河溪组成的,有草木的地方,就有清水,它们在地下冒出来,从山隙隙里渗出来,是一眼眼泉的眼睛,它们从林子出来,是一条条的溪。从秦岭南坡,到巴山北坡,1700多条河溪都有名有姓,它们都流进一条大江,汉中的汉,汉字的汉,庄稼汉的汉。汉江的一江清水一直流着,一直清着。 。

A.见了汉江,才晓得陕南为什么是清水的故乡,这样一条清的大江,汇聚了很多清的泉眼。 B.这样一条大江,汇聚了很多清的泉眼。见了汉江,才晓得陕南为什么是清水的故乡。 C.这样一条大江,得汇聚多少清的泉眼啊!见了汉江,才晓得陕南为什么是清水的故乡。 D.见了汉江,才晓得陕南为什么是清水的故乡,这样一条清的大江,得汇聚多少清的泉眼啊!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刘勰《文心雕龙》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

金”。

D.“乐府双璧”指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两部作品。 四、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游山西村》中,陆游用“______,____”描摹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农村风俗画卷,反映出当地淳朴的民风。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3)《蜀道难》一诗中,李白用 “______,_____。”两句摹写出了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并经常反思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①天宝二年,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从送别和入蜀两方面落笔,通篇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景象。

B.诗歌开头是平静的叙述,与《蜀道难》以饱含激情的感叹句开头的写法迥然不同,“见说”显得很委婉。

C.诗歌颈联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旎,描绘了一幅瑰伟的蜀道山水画。 D.诗歌中间两联对仗精工严整,颔联语意奇险,颈联描写纤丽,笔力开阖,富于变化。 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六、语言表达

13.从下面第一组所给的词语中任选1个,第二组中任选3个,将它们连缀成一段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语意完整,内在逻辑清晰,80个字左右。 ①文化 协作 发展

②筷子 马车 足球 快递 刀叉 高铁 互联网 云计算 共同体 七、作文

14.根据以下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青年学生追求“德先生”“赛先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1931年抗战爆发,学生“抗日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抗日”。即便西南联大梅贻琦校长、张伯苓校长的公子也纷纷走向前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知识青年纷纷“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81年北大学子发出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倡议。 材料二:

当今,不少大学生赴国外留学,留居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