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及材料选用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及材料选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4921b7702768e9951e738a6

根据“用你自己的精炼简洁的语言,和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资料,来准确的将本教材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重新更加科学的表述。”的要求,参阅了一系列专业书籍并做好总结后。

为了不偏离教材章节的内容,避免知识点的遗漏,框架仍然采用书本框架,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表达、归纳,进而表述自己的观点。)

目录

第12章 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及材料选用 12.1 注射模的设计步骤 12.1.1 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 12.1.2 模具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12.2 注射模设计实例 12.3 注射模具材料选用 12.3.1 成型零件材料选用 12.3.2注射模用钢种

12.1 注射模的设计步骤

12.1.1 设计前应明确的事项(关键有以下几点)

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设计模具,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任务书包括以下内容:

(1)正规塑件图纸,注明所采用的塑料牌号、透明度等,最好能附上样品,这样更为形象和直观外,(观察痕迹)还能体现浇口位置、顶出位置、分型面等(判断易出现的缺陷)。 (2)塑件说明书及技术要求。

(3)塑件的生产数量及所要求的注射机。

(4)注射模的基本结构、交货期及价格。

在模具设计前,设计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塑件

(1)消化塑件的几何形状

没有样品的复杂塑件图纸,借助于手画或软件画图方法,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塑件三维图像,或做出模型,以熟悉塑件的几何形状。

(2)明确塑件的使用要求

塑件的几何形状熟悉以后,开始了解塑件的用途及各部分的作用。 (3)注意塑件的原料

塑料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能、工艺特性和成形性能,应注意塑件的塑料原料,参阅资料,明确所选塑料的

各种性能,如材料的收缩率、流动性、结晶性、吸湿性、热敏性、水敏性等。

2.检查塑件的成形工艺性

检查塑件的成形工艺性,以确认塑件的材料、结构、尺寸精度等是否符合注射成形的工艺性条件。 3.明确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

要根据产品和工厂的情况,确定采用什么型号和规格的注射机,这样在模具设计中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处理好注射模和注射机的关系。

制定成形工艺卡

对于批量大的塑件或形状复杂的大型模具,有必要制定详细的注射成形工艺卡,以指导模具设计工作和实际的注射成形加工。 消化工艺卡,包括: (1)产品的概况,包括筒图、质量、壁厚、投影面积、外形尺寸、有无侧凹和嵌件等。

(2)产品所用的塑料概况,如品名、出产厂家、颜色、干燥情况等。

(3)所选的注射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注射机可安装的模具最大尺寸、螺杆类型、额定功率等。 (4)压力与行程筒图。

(5)注射成形条件,包括加料筒各段温度,注射温度、模具温度、冷却介质温度、锁模力、螺杆

背压、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循环周期(注射、固化、冷却、开模时间)等。

12.1.2 模具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1、型腔数目的确定

影响型腔数目因素有:注射量、锁模力、精度、生产经济性,设计时,根据实际选择。

2、选定分型面

分型面——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称为分型面,也叫合模面。 3、分型面的选择原则(概括6点,参考第七章) (1)选在塑件外形的最大轮廓处 (2)优先使塑件留在动模部分

(3)应有利于保证塑件外观质量和精度要求 (4)应有利于型腔排气 (5)应有利于模具的制造 (6)应有利于侧向抽芯 4、浇注系统的确定

主浇道、分浇道、内浇口形状位置大小、排气系统,都有硬性规定,详见课本第六章。 5、推出方式(脱模方式)

推杆、推管、推板、组合式推出,侧凹的处理方法、抽芯方法。详见课本第七章。 6、确定成型零件、结构件的结构形式

凹模结构设计

凹模的结构形式:整体式凹模、整体嵌入式凹模、局部镶拼式凹模、大面积镶拼式凹模

整体式凹模: 凹模由整块材料构成。结构特点:牢固、不易变形、塑件质量好。适用范围:形状简单或形

状复杂但凹模可用电火花和数控加工的中小型塑件。

整体嵌入式凹模:凹模由整块金属材料加工成并镶入模套中。结构特点:型腔尺寸小,凹模镶件外形多为

旋转体,更换方便。

适用范围:塑件尺寸较小的多型腔模具

局部镶拼式凹模:将凹模中易磨损的部位做成镶件嵌入模体中。结构特点:易磨损镶件部分易加工易更换 大面积镶拼式凹模:凹模由许多拼块镶制组合而成。组合目的:满足大型塑件凸凹形状的需求,便于机加、

维修、抛光、研磨、热处理以及节约贵重模具钢材。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大型塑件上 凸模和型芯的结构设计

型芯(凸模):又叫阳模,成型塑件的内表面。

型芯:成型塑件中较大的主要内型的成型零件。

成型杆:成型塑件上较小孔的成型零件。

整体式型芯:整个型芯和模板为一个整体。适用范围:形状简单的型芯 组合式型芯:型芯采用拼块组合。适用范围:塑件内型较复杂的情况。

优缺点:节约贵重金属,减少加工量,拼接处必须牢靠严密。

小型芯(成型杆):成型杆的形状有圆形、矩形、锥形等等,成型杆的形式和装配固定方法直接影响着塑件

的内型及精度。 7、模具各部分的强度,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8绘制模具图

绘图时应该按照标准图纸规范画图。 9校对审图、描图、送晒

必须确保每一步都按规范完成。保证模具的制造质量。

10试模及修模

必须在加工以后,进行试模检验,看成型的质量如何,如出现问题,应进行排除错误的修模 11.整理资料进行归档

这样做似乎很麻烦,但是,这对于设计新的模具很有用处。

小结设计模具是应注意问题:

1.塑件图纸分析,合理选择模具结构

根据塑料制件图样及技术要求,原则上不修改图纸,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成型方法、材料、设备。考虑材料收缩率、精度、工艺,确定模具应当制造方便,务必做到价廉、简单、实用三大原则。

材料分析选用,主要考虑材料流动性,收缩率。工艺性考虑形状、壁厚、侧凹。 2.考虑制件设计特色,尽量减少后加工 不要照搬例子,应该针对制件,确定方法。

3.模具应当有效率,使用应安全可靠

退出装置应安全可靠,不会引起制件变形、破裂,注意使浇道切除容易,不影响外观,即注意浇口的分

布(生活中有部分产品,浇口痕迹明显,制件品质不高)

4.模具零件应耐磨、耐用

这点一般不会有问题,但是也不能忽略,故对零件的材料、加工方法及热处理应有详细规定。 5.利用塑料的成型特性进行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应该有针对性,针对不同材料和制件,模具与之相适应。

12.2注射模设计实例

课本的例子——汽车散热器装饰栅板注射模,第240页。

在对该例子的方案构思、结构设计和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解读后。

为满足制品的精度、尺寸、工艺等各方面要求,首先对制品充分分析,熟悉制品各结构,选用ABS塑料

成型。ABS塑料使用温度范围为-40~100℃,满足使用温度要求。因此,塑料成型首先要对塑料有充分了解。此外,对料温、模温也有硬性要求。

总结:根据塑件要求,选择模具。必须依照工厂现有条件选择,减少成本。

(具体设计步骤,不列在本文档。)

分析计算内容包括:

浇注系统设计,排气槽的设计,凹模与型芯尺寸的计算,凹模侧壁厚度的计算,动模上支撑型芯的垫板

厚度计算,脱模阻力的计算,冷却系统的分析计算

虽然原课本所举例子,在分析计算这一块叙述的较为详细,在其他方面较为抽象,为此,我通过查阅其他资料,选择了一个手机外壳的例子。手机大家较为了解,另一方面,手机相比课本更具有现代化的气息,学习起来应该会比较有兴趣。以下是对图纸的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