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冲刺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ff2014d0d233d4b04e690d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C.相对评价法、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D.绝对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和形成性评价 34.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

A.明确的共同目标B.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C.共同的生活准则D.一定的组织结构 35.( )方式不属于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A.权威型B.民主型 C.专断型D.放任型

36.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A.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B.选出班干部队伍 C.形成健康的舆论D.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37.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 )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D.集体

38.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有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与( ) A.沉默的B.对抗的 C.安静的D.活跃的

39.被林崇德称之为教师“才华的顶点”的能力是指教师的( ) A.了解学生的能力B.处理教材的能力 C.言语表达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

4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 A.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 B.中小学学生管理 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

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41.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必须由具有我国国籍、在我国境内定居并具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我国学校的( ) A.教师B.校长

C.行政人员D.教辅人员

42.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D.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43.“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要靠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这句话说的是( )的规律。 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44.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的演示,属于(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D.经验直观

21

45.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 A.练习法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法D.谈话法

46.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是( ) A.指导教学B.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C.个别化教学D.现场教学

47.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48.组织活动属于(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49.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经验总结法 D.实验法

50.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方法,叫做( )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曾提出过“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的教育家有( ) A.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 D.洛克 E.卢梭

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A.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学校即社会

D.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E.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

3.班集体是按一定的组织机构形成的,并且有相应的组织形式。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

A.委员会制B.直线式 C.参谋制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4.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是( ) A.确定课程目标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C.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5.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 A.成熟论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环境论 E.内发论

6.癸卯学制明文规定的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

22

A.忠君 B.尊孔 C.尚公 D.尚武 E.尚实

7.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培养目标是() A.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B.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 D.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E.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 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主要有() A.激发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9.下列关于班集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A.班集体具有共同的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班集体所不可缺少的

C.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 D.一个班的学生群体就是班集体

E.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10.下面强调循序渐进原则的说法有( ) A.学而时习之

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C.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D.教学相长

11.围绕班级授课制改革的展开,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A.分层教学B.小组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

12.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13.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论”“性恶论”

14.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 )的和谐发展。 A.知识、能力B.过程、方法 C.情感、态度D.精神、方法

15.发展性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发展性原则 B.激励性原则 C.合作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E.多元化原则

1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表现为()

23

)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 C.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

D.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质量 E.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17.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有() A.教育者自身的状况B.人的主观能动性 C.家庭环境D.社会发展的状况 E.气候条件

18.下列对于“社会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有() A.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B.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C.离开社会环境这种外部条件,再好的遗传素质也难以发挥作用 D.“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19.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学生的学习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社会的价值取向 E.教师的教学目标

20.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 A.政治理论知识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E.交往沟通技巧

21.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模仿性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E.复杂性

22.下面关于班级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B.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 C.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

D.班级管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E.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 23.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 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B.教师的情绪状态 C.教师的领导方式 D.教师的教学方法 E.师生关系

24.小民在学校发生被开水烫伤的伤害事故,学校应当() A.查明责任后救助小民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