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施工工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地铁轨道施工工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cd1314a76e58fafab0033a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轨道工程GT-15标 整体道床线路施工方案

(8)、加强施工用电管理,制定《施工用电管理办法》,防止漏电伤人事故发生;

(9)、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用电规范;

(10)、检查砂轮机罩、切割机、发电机、常规钻孔机、动力电缆等有无裂纹、漏电处,然后进行空载试用,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断开电源;

(11)、定期对用电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四、道岔施工方法及工艺

道岔采用人工散轨架轨法进行施工,施工工艺如下:

施工准备

岔位基底中线、标高检查

基底处理(凿毛、清洗)

测设道岔铺设基标

支撑架架轨、钢轨连接 下挂枕、粗调轨道到位 短轨枕预制、运输 一

组工铺设道岔道床钢筋网 道

岔 精调道岔几何位置 施

混凝土试件取样 灌注道岔支墩混凝土 砼强度达到5MPa 支墩混凝土养护、拆模

钢轨支撑架清刷

支立道岔整体道床水沟模型

检查、调整、确认道岔状态 调整道岔部件

泵送(或料斗)道岔道床混凝土 混凝土试件取样 砼强度达到5MPa

拆除道床模型

混 凝 土 养 护

结 束 — 16 —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轨道工程GT-15标 整体道床线路施工方案

道岔质量控制要点

⑴基标测设:依据为上道工序提供的基桩(导线点及水准点),基桩移交后及时进行标示和防护。及时对上道工序提供的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测,导线测量的闭合差和水准测量的误差应满足规范的精度要求。复测成果通过后进行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测设。

⑵基底凿毛:彻底清除基底面上的浮浆、污物和脏水。凿毛可采用风镐和钢钎将基底凿成宽度和深度都为5mm,纵横距离不大于100mm的凹凸面,并清除松散屑物和积水,以保证道床和基底良好衔接。

⑶道岔组装:

第一步先进行道岔转辙部分架轨挂枕,第二步进行连接部分架轨挂枕,第三步进行导曲线部分架轨挂枕。对照基标钢轨纵向位置误差不大于10mm、横向误差不大于50mm时,再逐根挂枕。以铺轨基标为依据调整轨道平面和标高位置,道岔轨道位置粗调到位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⑷钢筋制作安装: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的规定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钢筋在铺轨基地加工,严格按照图纸截断和弯制。成品钢筋利用轨道车从下料口运至各作业面进行绑扎、焊接。钢筋按道床块布

?置,采用双层钢筋网,纵向及横向钢筋采用HRB335-14钢筋、架立筋采用HPB235-?10钢筋,由下至上进行绑扎。

整体道床内钢筋网焊接除满足GB50204-2002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防杂散电流的要求。当道床块长度大于5m时,道床块中央位置附近至少有一根横向钢筋与所有纵向钢筋焊接,且满足焊接要求。

⑸道岔铺设:

— 17 —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轨道工程GT-15标 整体道床线路施工方案

1)、里程位置:允许偏差为±15mm。

2)、导曲线和附带曲线:导曲线支距允许偏差1mm,附带曲线用10m弦量连续正矢差允许偏差1mm。

3)、轨顶水平高程:全长范围内高低差不应大于2mm;高程允许偏差±1mm。

4)、转辙器必须扳动灵活,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应大于1mm。尖轨尖端处轨距允许偏差±1mm。

5)、护轨头外侧至辙叉心作用边的距离为1391mm;允许偏差+2 0mm,至翼轨作用边的距离为1348mm,允许偏差0 -1mm。

6)、轨面应平顺,滑床板在同一平面内。轨撑和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应大于0.5mm。

⑹道床模板安装:

道床分两次浇注,见下图。道床模板根据水沟壁距离线路中心的距离安装。具体安装方法同整体道床线路模板安装方法。

整体道床道岔第二次混凝土浇注第一次混凝土浇注单位:mm400 ⑺道岔道床混凝土施工:

道岔道床模型架立好后,对道岔几何状态进行平面几何尺寸再次进行全面检查和精调,确认各部位符合要求后,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灌注。

— 18 —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轨道工程GT-15标 整体道床线路施工方案

灌注混凝土时,对短轨枕底部及周围混凝土要充分振捣以使混凝土达到满注,灌注时不得震动道岔钢轨和岔枕,防止道岔几何尺寸变化。每灌注一组道岔应取混凝土试件两组,与整体道床同样条件下养生28天作强度试验。试验的强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抹面,道床设置人字坡横向排水,排水坡度为3‰。 ⑻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需进行养护,由于隧道内温度和湿度均较为稳定,有利于混凝土的养护,所以采用洒养护液养护的办法即可满足施工要求。道床混凝土灌注完毕,初凝完成后,立即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表面,同时洒养护液润湿。养护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土工布的润湿。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因为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才能承重,根据同等养护条件下的试验结果,道床混凝土在48h后才能达到设计强度的70%,所以要求道床混凝土灌注完成48h后,方允许重车通过。 五、道岔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道岔尖轨是道岔的薄弱环节,尤其在短轨枕道岔尖轨施工时更要确保道岔左右侧尖轨在同一平面内,不然尖轨更容易损坏,危及行车安全。

道岔精调是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时要加强控制,确保其纵断面和平面位置符合要求。其中道岔转辙器必须扳动灵活,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护轨头外侧至辙叉心作用边的距离为1391mm和至翼轨作用边的距离为1348mm,都是控制的重点,否则可能危及行车安全。

轨面应平顺,滑床板在同一平面内,轨撑和基本轨密贴。 新铺道岔临时使用时,使用转辙器设备,不用撬棍扳道或用其

— 19 —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轨道工程GT-15标 整体道床线路施工方案

他方法支顶尖轨。三开道岔在工程线施工期间,用专用钩锁器锁闭。

六、规范清单目录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J448-2005)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43kg/m-75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TB/T2344-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2098-2007)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标准》(TB10413-2003、J248-2004)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5-2006)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设计规程》(CJJ49-92)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部令发布)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1990) 《钢轨焊接》(TB/T 1632.1-2005) 《钢轨焊接》(TB/T 1632.2-2005) 《钢轨焊接》(TB/T 1632.3-2005) 《钢轨焊接》(TB/T 1632.4-200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城市轨道交通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标准》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2006)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TB10206-99)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北京)(DBJ01-71)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3274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钢筋混凝土用钢》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GB 1499.2-2007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