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政治思想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道家的政治思想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9543d376a20029bd642d10

老子的“道”不仅是一个宇宙自然观的概念,还是一个融哲学、伦理、政治为一体的概念。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借天道以言人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共同特征,道家也是这样。《老子》说:

5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德是行而上的道在人生层面的体现。孔德即大德,德与道是统一的,故人道必须遵循和服从天道。 四、无为政治

老子认为天道是自然无为的,这个无为之道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上也应该是无为的。无为是老子人生观的核心概念,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在《老子》书中有大量的论述,归纳起来,有下述三层含义。

首先,统治者应该效法天道,实行无为的政治——即少扰民。这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这方面老子说得很多,如:

5

《老子·第二十一章》

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6

以百姓为刍狗。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王若能守之,万

7

物将自化。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

8

居。

9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0

11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12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天地是无偏无私、无意无欲的,它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干涉;人间的统治者也应效法道的这种精神,抛弃主观

67

《老子·第五章》 《老子·第三十七章》 8

《老子·第二章》 9

《老子·第十章》 10

《老子·第六十四章》 11

《老子·第四十九章》 12

《老子·第五十七章》

10

好恶,克制私欲(即无心),任凭百姓和社会的自然发展而不妄加干涉。这层意义上的无为,实际上是要求统治者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和偏好而侵扰百姓、任意妄为,而应顺应百姓之情,以百姓利益为重。这种无为政治的理念,如何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来实现呢?对此,老子也想了许多办法,基本的主张是劝统治者减少活动。

1、去甚、去奢、去泰

对统治者,老子要求他们减少政事活动,总的原则是“三去”,(“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即要求统治者舍弃一切过度的措施,去除一切酷烈的政举,凡是奢侈的行经,都不宜实行。具体而言,主要指薄税敛,轻刑罚,慎用兵,尚节俭。

《老子》没有从正面提出过薄税敛的主张,但对厚敛进行过猛烈的抨击,斥责当政者如同大盗。“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七十五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从这种入木三

11

分的批判中,我们有理由认为老子是主张薄税敛的。

《老子》没有从正面提出轻刑的主张,但对统治者的刑杀进行过尖锐的控诉,他说:“法令滋章,盗贼多有”,(?章)在因果关系上虽不正确,但包含对统治者严令苛刑的批评。还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子是主张轻刑的。

《老子》不是寝兵主义者。但对战争带来的灾难是痛惜的,指出:“大军之后,比有凶年。”(三十章)因此最理想的是不动干戈。“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三十章)反之,“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四十六章)

《老子》对统治者的“求生之厚”(七十五章)进行过猛烈的鞭笞,殷切地希望他们从俭。

《老子》讲“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这句话,是无为政治最形象的说明和概括。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