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7be0ea19e8b8f67c1cb9fa

2.逼真与像真:布瓦洛所说的“像真”就是“逼真”。艺术所表现的,不是粗朴的自然,而是加工的自然;不要求它恰是现实,但它必须像似现实。要求作品具有“像真性”,目的在于求得可信性和感染力。现实中有些事具有偶然性和特殊性,虽然在实际上是可能发生的,但在艺术上却不可信;艺术中所写的事应该是恒常的、普遍的,只有这种描写才能因其可信而感动人,从而才是可取的。 3.新古典主义的三原则:(1)理性原则。强调“美即真”,认为作品必须具备内容的主导性,结构的严整性和描写的像真性。(2)自然原则。强调“真即自然”,提出了“自然即人性”,“自然即古典”的观点。(3)道德原则。强调文艺功用,提出了加强作家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4.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这个命题显然来自奥古斯丁的神学观念,几乎继承了奥古斯丁的推论方式,即:在怀疑、在思想的我,是唯一可以确定“我”的存在之根据。然而奥古斯丁的主要理论兴趣不在此,所以笛卡尔的论说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被称为“第一哲学原理”。他反对盲目信仰,主张普遍怀疑,通过怀疑,去伪存真,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从这个哲学第一原理出发,推论出存在着三种实体:“我”(心灵)、“上帝”、“形体”。 思考题:

1.如何评价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论成就?

如果我们把视野集中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必然还要面对这样几个无可回避的事实:(1)文艺复兴对教会权威的最有力的批判,首先并不是来自希腊传统、希腊哲学或者希腊精神的“复兴”,而是来自于基督教自身的改革及其信仰从原始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过渡。(2)就其总体观念而言,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艺理论,实际只是贺拉斯的古典主义与布瓦洛的新古典主义之间的中介。它本身谈不上多少创新,甚至远没有达到中世纪基督教文论的深度。(3)与文艺实践方面的巨大成就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艺理论难免显得过于苍白。不仅如此,该时期最有成就的艺术家,常常是与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理论相背离的。(比如莎士比亚)。 2.什么是“美即真”、“真即自然”、“自然即人性”以及“自然即古典”的循环?

布瓦洛《诗的艺术》、《书简诗》及其新古典主义三原则,可以找到非常清晰的关联和线索,即:从“理性的原子”、“自然的原则”和“道德的原子”推至布瓦洛的“美即真”、“真即自然”、“自然即人

性”以及“自然即古典”的循环。

(1)“理性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布瓦洛关于“美即真”的命题。崇尚理性意味着作品要反映理性所认定的“真实”,艺术描写要具有“像真性”。“美”是“真”的根据,只有符合“真”,才会显得“美”。 (2)“自然的原则”是对“理性”之“真”的进一步解说。古典主义的自然原则就是理性原则的推延,凭借理性所探索的真理,就是自然之真、自然之理。所以“真即自然”。

(3)而“自然”是指体现在事物中的“事之常理”和体现在人性中的“人之常情”,而特别指他们凭借理性所认定的普遍永恒的“人性”,所以“自然即人性”。

(4)在古典主义者看来,模仿自然的最高成就,在古典文艺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古典文艺论著中得到了全面的总结,所以模仿自然的最佳途径就是模仿古典。受布瓦洛影响很深的英国古典主义者蒲柏说:“荷马就是自然”,“模仿古人就是模仿自然。”也就是说“自然即古典”,模仿古典就是模仿自然。 五、启蒙主义时代

1.历时性: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概念,与“共时性”相对应。对语言的历时性研究,是侧重语言的历史发展、积累及其变化。文论中的“历时性阅读”,主要是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历史间隔。 2.共时性: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概念,又译“同时性”,与“历时性”相对应。对语言的共时性研究,是注重语言的结构系统、音义关系、即相对稳定的深层特质。文论中的“共时性”意识,后来在20世纪的形式批评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3.敬虔派:敬虔派运动的主要特征,就是将个人经验视为基督教信仰的基本需求,认为信仰者的经验可以带来真正的神学洞见。其代表人物甚至主张《圣经》意义要与读者的“灵恩体验”相结合,以便用其中的“启示教义”克服纯粹的文本阅读。它对“个人经验”的强调确实是与启蒙话语相应和,它在“理解”、“诠释”之外添加的“应用”,则被认为是要解决“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4.读者与文本的历史间隔:任何存在总是在一定时间空间里的存在,那从存在即从本体论的角度看来,要消除过去和现在的之间的历史距离,要克服解释者的主观成见,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正是历史距离使过去时代的作品对现在的读者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产生新的理解的

可能性。

5.自然法学派:宗教改革后为西方人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的是“自然法学派”,他们认为,人类的自然状态、自然处境和自然权利是一种相互关联的逻辑前提;同样基于这种逻辑前提的不同个人,要在群体中与他人相处,便会通过相互制约达成一定的理性约束;这种理性的约束就是人与人的“契约”,就是“自然的律法”,也就是一切传统、道德、社会制度的基础。在这一逻辑线索中,自然状态的“个人”是一切法理的出发点;作为自然律法的“社会契约”,是理性的对象化的结果;从而“个人”的独立价值可以与“理性”的要求相互说明。“自然法学派”作为一个思想的整体,也许只是一个基本问题上相互呼应,即:人类从自然状态向“公民社会”的发展,必须取道于理性的社会契约。这实际上是说:基于自然状态的个人,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和利益的稳定性,必然会合乎理性地与他人达成利益的平衡和相互的妥协,所以每一个个人都参与了社会契约的缔结,所谓国家也就是每一个个人相互结成的理性共同体。他们的这些思想显然更接近古代式的“和谐”。 6.合理化:从“个人”出发的“理性”,最终是通过“个人”与“理性”的统一,达成“个人与社会之间相对合理化的互制”。所以,在启蒙理性背景下的“合理化”,往往并不是自我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古代式“和谐”,却是重新成为外在权威,成为“环境”对“人”的规定性。

7.经验理性:是指英国经验哲学家洛克的理论。洛克与笛卡儿的侧重“内在性”的理性分析完全不同,他试图将17世纪对“内在观念”的理性主义信仰转换为一种经验主义的原则——“在人的理解中,没有任何东西未曾在感觉中存在过……心灵如一块白板,经验在其上写下东西,从而心灵才取得合理的结论”;因此人类的心灵中的“力量”是内在的,心灵中的“观念”却不是内在的,而是随“感觉”展开的“认识”。他对“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进行了区分,为了从“经验”为理性认识提供辩护理由,结果却被贝克莱用“经验”消解掉了。

8.美在关系:狄德罗一直都认为,美是“对关系的感觉”,“一个物体之所以美是由于人们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美在关系”的命题见于狄德罗为百科全书撰写的“论美”条目,即《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他认为,以往一切关于“美”的定义,只有用“关系”的范畴才能涵盖。他所谓的“关系”分为四种:第一、个别事物内部的自身关系,即比例、对称等形式因素;第二,事

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即就不同对象之比较而言的美或者不美;第三,个别事物与整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在特定环境之下的美或者不美;第四,对象与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即最终的美或者不美是在于审美主体的感受。这四种关系就对象之于主体、对象之于环境的依赖性,做出了相当独到的分析。

9.严肃剧:关于“文学的教化作用”,狄德罗提出了建立“严肃剧”的主张。“严肃剧”是针对从英国传入的“感伤剧”而言。狄德罗声称这是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一个“中间剧种”。其基本含义包括两层:第一是指“以美德和责任为对象”的“严肃喜剧”;第二是指描写小人物和家庭不幸的“家庭悲剧”。狄德罗对这种戏剧的教化作用寄寓着厚望。

10.情境:是剧中人物与周围环境所有关系的总和,是戏剧之所以美的基础。狄德罗认为,戏剧的情节线索是从人物性格引出来的,而人物性格又是根据情境来决定的。因此,“作为作品基础的应该是人物的社会地位、其义务、其顺境与逆境等”,也即“情境”。这就是说,情节取决于性格,性格取决于情境,情境是最终决定因素,所以戏剧的中心应该是情境。

11.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莱辛在《拉奥孔》里对雕塑、绘画与诗进行了讨论。认为雕塑和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它们没有时间的维度,长于在空间中的铺展,使用的媒介也是空间中存在的事物,诉诸视觉,适宜于感受的物体,产生的是“美”的效果。而诗则是时间的艺术,能表现时间中承续的动作,长于事件在时间中的延伸,使用的媒介是时间中存在的人为符号,诉诸耳朵,产生的是“真”的效果。

12.最富于孕育性的瞬间:就是动作或激情到达顶点前的那一刹那,因为这一瞬间既担负着过去,又包孕着未来,“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所以“最能产生效果”。 思考题:

1.什么是“历时性”和“共时性”?(见上)

2.“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主要是指什么?(见上) 3.什么是“自然法”?

启蒙主义文论的哲学基础,是所谓“自然法”其实就是“理性”。按照自然法学派的看法,人类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