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6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16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5ebc9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d

。 。 。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专题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6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纲解读]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

(1)概念: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聚落的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影响 平原 地区 形态 丘陵 山区 聚落多呈条带状 表现 平原广阔,聚落多呈团聚型 原因 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山区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受地形制约;水乡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水运交通便利 影响 表现 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 原因 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地势相对较低,温度典例 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 西宁位于湟水谷地,我国南方的 村落 典例 我国北方的 村落 平原 区位 山区 和高原 一般气候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 条件相对优越;地形、西安位于渭河谷地,水源等条件好 太原位于汾河谷地 - 1 -

热带 地区 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过于湿热,高原上比较凉爽 巴西利亚、墨西哥城等位于热带地区的高原上 [提示]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差异 河流的侵蚀地貌对聚落没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河流堆积地貌却对聚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易形成聚落。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对聚落 形成的作用 河流对聚落 规模的影响 作为水源地,为聚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运输;河流冲积平原,利于耕作,为聚落提供农副产品 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较大 ①平原低地:为防御洪水,人们通常加高和加固河堤,聚落一河流对聚落 分布的影响 般沿河成线状分布;②山区河谷中:为防御洪水和地质灾害,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4.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1)西北干旱地区: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2)青藏高原: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 (3)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4)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5)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深挖高考命题点]

1.[填空]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2014·广东卷改编)

- 2 -

图1

图2

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在各海拔段中,海拔________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在各坡度段中,坡度________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答案:1 550~1 700 m 10°~15° 解析: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海拔<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读图2,找出聚落数量随坡度的变化规律。从图中可以发现,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多。

2.[填空、问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15·天津卷改编)

- 3 -

京津冀地区部分古都分布图

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 据上图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请答出两条。

答案:位于山脉东麓(位于山前冲积扇) 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 坡度和缓(排水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土层深厚)。(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解析:从图中古都的分布特点看,其位置与地形和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分布在两种地形类型交界处的冲积扇上,二是分布在河流中游地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坡度和缓。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某聚落分布情况。读图,回答第1题。

1.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