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复习思考题及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河海大学《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复习思考题及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3232a752e3f5727a5e9624b

Sp=90.4mm (3分)

(2分)

(2分)

试算得:Qmp=328m/s (3分)

三、问答题(每题10分)

1.写出计算流域平均雨量的方法及适用条件。 答案及评分:

(1)算术平均法:适用于雨量站分布均匀、地形起伏不大的流域。(3分)

(2)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地形起伏不大的流域,允许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均匀。 (3分) (3)等雨深线图法:适用于雨量站分布较密的流域,允许流域内地形起伏。(4分)

2.试述由充分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流量过程线的步骤。 答案及评分:

(1)设计暴雨计算(3分)

暴雨资料的收集、审查、推求面平均雨量、统计选样

雨量频率计算 注意对暴雨特大值处理,推求时段设计雨量, 加入安全修正值,进行合理性检验 (2)设计暴雨过程拟定(2分)

典型暴雨的选择

缩放典型暴雨得设计暴雨过程

(3)推求设计净雨并划分地表地下径流(3分)

拟定流域产流方案和分析稳定入渗率 利用产流方案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 根据稳定入渗率划分地表和地下径流 (4)推求设计流量过程线(2分)

拟定汇流方案

利用汇流方案推求设计流量过程线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水务工程专业03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在横线上填上所选结果的序号(单选,每题2分)

1、如果平原地区的雨量站稀疏且分布不均匀,采用 (2) 计算面平均雨量比较合适。 (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等雨深线图法

2、河道的糙率增大则河道过水能力 (2) ;河道的比降增大则河道的过水能力 。 (1)增大; (2)减小;( 3)不变

3、霍顿下渗公式中的参数f0,fc,K与 (3) 有关。 (1)降雨强度; (2)土壤含水量; (3)土壤性质

By----子页

3

5

4、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雨量10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350mm,流域最大蓄水能力100mm,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2) mm。

(1)550;(2)650;(3)750

5、在流域径流形成和消退过程中, (1) 退水速度最快。 (1)地表径流;(2)表层流;(3)地下径流

6、流域内修建大型水库后,通常情况下多年平均径流深 (2) 。 (1)增加; (2)减少; (3)不变

7、设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4;P(B)=0.05,则P(AB)= (2) ;P(A+B)= (4) 。

(1)0.2; (2)0.02;(3)0.45; (4)0.43;

8、某堤防设计标准P=0.05。今后十年内发生河道水位超过堤顶高程的概率 (3) 。

10 10 10

(1)0.05;(2)1 - 0.05(3)1-( 1-0.05 ) 9、已知均值EX = 100.0mm,离差系数Cv = 0.40,离均系数φp=6.5,则设计值xp= (1) mm。 (1)360.0; (2)260.0;(3)260.5

10、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 (1) 。

(1)一致性; (2)代表性; (3)可靠性

3

11、如果设计枯水流量为2.5 m/s,则供水保证率为 (1) 。

333

(1)P( Q>2.5 m/s ); (2)1-P( Q>2.5 m/s );(3)1 / P( Q>2.5 m/s ) 12、在一般情况下,月降雨径流相关图的精度 (3) 年降雨径流相关图。 (1)高于; (2)等于; (3)低于

1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是假定设计暴雨的频率 (3) 设计洪水的频率。 (1)大于; (2)小于; (3)等于

14、已知某流域按三小时时段的一次净雨过程为11.5,3.0,25.0,13.5,4.5(mm),产生的地下径流总量为30.0mm,则分析出该次雨洪事件的稳定入渗率fc= (2) mm/h。 (1)2.0 ; (2)2.5 ; (3)6.0

15、一般情况下,采用等流时线方法推求出的流域流量过程线洪峰 (1)实测洪峰。

(1)大于; (2)小于; (3)基本等于

16、加入历史洪水资料后,流量频率分布曲线的Cv和Cs值 (3) 。 (1)增大; (2)减小; (3)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7、在选择典型洪水时,经常选择洪峰偏后的洪水过程线,主要是考虑 (1) 。 (1)工程的安全;(2)接近设计条件;(3)过程的代表性 18、流域某一点的年最大日雨量 (3) 流域平均日雨量。 (1)大于; (2)小于; (3)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9、在同一流域,3小时单位线峰高 (2) 1小时单位线峰高。 (1)大于; (2)小于; (3)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n

20、在形式为ip=Sp / t的暴雨公式中,参数Sp随 (1) 不同而变。 (1)频率p;(2)历时t;(3)指数n 二、计算题

3

1、已知流域地表径流三小时单位线为7 , 21 , 13 , 9 , 6 , 4 , 2 ( m/s ) ,稳定入渗率fc = 2.0mm/h。另知一次降雨产生的净雨过程见右表。如果地下径流过程线概化为等腰三角形,且地下水过程线的峰正好位于地表径流停止点,推求本次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线。(13分) 解题:

By----子页

6

日 日 3 时 起讫时间 5:00-8:00 8:00-11:00 11:00-14:00 h (mm) 12.0 28.5 4.0 hg (mm) 6.0 6.0 4.0 净雨(mm) 12.0 28.5 4.0 hs q 3QS1 3QS2 3QS 3Qg 3Q 3 3 4 5 5 8 11 14 17 20 23 2 5 8 11 14 17 20 23 2 5 8 11 (mm) (m/s) (m/s) (m/s) (m/s) (m/s) (m/s) 6.0 22.5 0 7 21 13 9 6 4 2 0 4.2 0 0 4.20 0 1.22 0 5.42 30.8 58.7 39.6 30.0 23.3 18.8 14.3 11.0 9.80 8.57 7.35 6.12 4.90 3.67 2.45 1.22 0 12.6 15.75 28.35 2.45 7.8 5.4 3.6 2.4 1.2 47.25 55.05 3.67 29.25 34.65 4.90 20.25 23.85 6.12 13.50 15.90 7.35 9.00 10.20 8.57 4.50 4.5 0 9.80 11.02 9.80 8.57 7.35 6.12 4.90 3.67 2.45 1.22 0

F=3.6∑q t / 10 Qgm=hgF / ( 3.6Ts )

=3.6×62×3 / 10 =16×66.96 / ( 3.6×27 )

23

=66.96(km) =11.02 ( m/s ) 评分:

(1)由fc推求时段地表净雨hs和地下净雨hg (4分) (2)由地表单位线推求地表径流过程QSt (4分)

(3)计算流域面积F,地下水峰高Qgm和地下水出流过程Qgt (4分) (4)计算总流量过程线Qt (1分)

By----子页

7

注意:考生计算中保留小数不同会出现舍入误差,导致结果与标准答案略 有偏离,评分时注意掌握分寸。

22

2、已知A流域面积58km,多年平均雨量1120mm;B流域面积65km,多年平均雨量1300mm。两流域特性相似。采用水文比拟法将B流域设计年、月径流量(见下表)移置到A流域。(9分)

3

B流域设计年、月径流量(m/s·月)

月份

解题和评分:

4 5 6 7 8 9 10 11 12 9 7 1 5 2 4 3 8 年 14 径流 12 22 32 27 18 14 10 (1)月份 QB QA 4 5 6 7 8 9 (5分)

10 11 12 9 7 1 5 2 4 3 8 年 14 (2) 移置B流域径流量 (4分)

12 22 32 27 18 14 10 9.2 16.9 24.6 20.8 13.8 10.8 7.7 6.9 5.4 3.8 3.1 6.2 10.8 3、某流域6、12、24小时设计暴雨深分别为60.4、80.6、110.5(mm),所选择的典型暴雨过程见下表。采用同频率缩放法计算出该流域设计暴雨过程。(9分) 时 间 雨量(mm) 2:00 - 5:00 - 8:00 - 11:00- 14:00- 17:00- 20:00- 23:00- 5:00 8:00 11:00 14:00 17:00 20:00 23:00 2:00 7.1 7.5 19.0 34.0 1.6 8.4 10.4 5.3 解题和评分:

(1) PD6=53.0mm;PD12=67.6mm;PD24=93.3mm (3分) (2)k1=1.140; k2=1.384; k3=1.163 (3分) (3)同频率放大典型暴雨计算 (3分)

时间 PD(mm) k Pp(mm) 2 - 5 5 - 8 8-11 11 -14 14 -17 17 -20 20 -23 23 - 2 7.1 9.8 7.5 10.4 19.0 21.6 *34.0 38.8 1.6 1.8 *8.4 9.8 10.4 12.1 5.3 6.2 1.384 1.384 1.140 1.140 1.163 1.163 1.163 1.163 * 修正值

4、已知某流域年降雨量与年径流深的相关系数r=0.95,根据它们的同期系列采用矩法计算得年降雨量均值mx=1078.8mm,偏差系数Cvx=0.5;年径流深均值my=528.1mm,偏差系数Cvy=0.6。请根据下表所列雨量资料插补该流域1986-1991年径流深。(6分) 年 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年雨量(mm) 895.4 1204.8 1190.0 765.3 1022.1 1311.3 解题和评分:

Py=r ( x - mx ) + my (2分) Sy = Cvymy;Sx = Cvxmx (1分)

Py =0.558x - 73.93 (1分) 年径流深插补展延表 (2分)

年 份 年雨量(mm) 年径流插补值(mm)

By----子页

1986 425.7 1987 598.3 1988 590.1 1989 353.1 1990 496.4 1991 657.8 895.4 1204.8 1190.0 765.3 1022.1 1311.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