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风气建设的几点思考(授课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对加强风气建设的几点思考(授课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b2808e4028915f804dc2d1

扬新风正气的思想根基,是软环境。这些年,军区党委通过抓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抓干部选拔任用、抓遗留问题解决、抓基层综合整治等,风气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这里,我主要从个人如何以加强思想修养促进风气建设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要树立高尚情操,在思想上解决追求跟着庸俗走、是非观念错位的问题。“万事德为先”。高尚的品德是风气建设的基础。反思军内外出问题的干部,都能从个人品德修养上找到根源。德才兼备,德是第一位的。有德无才,顶多是个庸人,有才无德,就可能成为恶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破除庸俗,明辨是非,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恪守做人做事的起码准则。一要襟怀坦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坚持立党为公、心地坦荡、诚恳待人,而不能心胸狭窄、无事生非,不谋工作专谋人,整天东家长李家短,搞得一个单位人心涣散,斗志挫伤,相互戒备,彼此排斥,既害工作、害单位,又害他人、害自己。一个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是没有真正朋友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出谋划策,少评头品足;多干实事,少发议论;多赞美人,少毁损人,特别是不要乱嘀咕、瞎鼓捣,这是一个道德和人品的问题。有句话就叫 “道德能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无法弥补道德的不足”。二要和衷共济。 “家和万事兴”。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各个单位,共事一回,多说也就三五年时间,如果把精力都浪费到扯皮、内耗、搞小动作上,不但影响工作落实,个人有限的精力大好时光也白白浪费掉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俗话说,“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和得邻里好,犹如给片宝”。团结是素质,团结是党性,团结更是基础。作为党员干部,在为人、当官、处事等方面,一定要坦

—9—

坦荡荡,光明磊落;一定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特别是在工作上要真诚支持,相互补台;在生活上要真诚关心,相互帮扶;在成长上要真诚期许,相互激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才会心情舒畅,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大家才会共同进步。三要干干净净。胡主席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向全党、全国人民郑重承诺:“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干干净净这四个字,虽然朴素简洁但掷地有声,反映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一贯思想,体现了国家和领导人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这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要想做到干干净净,我看就是“三个对待”。要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签字时要“手发抖”,不是胆小怕事,不敢拍板定案,而是谨慎,是负责。要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李真在监狱里忏悔说:“人,一旦为名利所累,不要说信仰,连自己都迷失了。”这就是他用生命换来的觉悟,但为时已晚。正确对待名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正确对待职务晋升。实话实说,职务晋升不仅靠能力、靠素质,还要靠机遇。部队宝塔型的结构,注定了一大批德才优秀的同志最终要离开部队另闯天地,所以希望同志们对职务晋升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要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抵制诱惑,说到底就是经得住金钱和美色的考验。金钱是把“双刃剑”,有三句话,一是做金钱的主人,不做金钱的奴隶;二是拥有金钱的多少,不是衡量人生价值和幸福指数的唯一标准;三是事业重于金钱,奋斗不为发财。美色,一旦与金钱挂钩,那就是迷人的陷阱。很多犯罪的高级干部就是因为贪恋美色,把手伸向了不义之财。这里我想讲两个故事。一是“坐怀不乱”的由来。《荀子》里讲,春秋鲁国有个叫柳下惠的读书人,据

—10—

查是现在山东新泰人,也叫展获,瓢泼大雨的夜晚住在城门外,一个女子全身湿透无处投宿,柳下惠就用衣服把她裹在怀中一宿,没有发生任何非礼行为。孔子、孟子都称其为贤人。现在人们说谁“坐怀不乱”,就是说谁面对诱惑很有定力,作风正派。二是“曹鼎不可”的故事。明代山东泰和县有个叫曹鼎的年轻典吏,典吏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一次单独抓获一个女贼,当晚赶不回县衙,就住在荒郊一个没有人的破庙里。这个女贼很漂亮,身材也好,就想引诱他,曹鼎怕自己克制不住,就不停地写“曹鼎不可”四个字,写了一夜,天亮就把女贼押回了县衙。祸生于淫逸,患始于声色,“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二)要保持良好心态,在仕途上解决进步跟着位置走、情绪忽高忽低的问题。当前,大多数官兵同志想进步、求发展的进取心都很强,有一股争劲、比劲、干劲。但也有的同志在如何进步、怎样发展的问题上,调整不好心态,选不准途径,情绪容易波动,影响工作落实。对这个问题,应该克服三种不良心理:一是要克服浮躁心理。大家都知道,现在部队转业干部数量呈每年递减的趋势,很多的干部又都不愿走,每年能够腾出来的位臵就这么几个,虽然这两年在上级党委和首长的关心下,加大了干部交流的力度,但转业仍然是畅通干部出口的主渠道,大多数干部最后还是要走向地方的。有的人经常感叹,活的累,我想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现实中,提不提,提得快与慢,有四个关系应该特别注意,即个人素质与机遇的关系,素质是基础,机遇是条件;个人努力与组织需要的关系,努力是途径,需要是大局;贡献与岗位的关系,贡献是本分,岗位是前提;职位与责任的关系,职位是分工,责任是重托。人有提拔的愿望和进步的期

—11—

望是正常的,但要看位臵,看机遇,还要顾大局。提不提都要竭心尽力做工作,兢兢业业做贡献,真正做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得之坦然、失之泰然。正所谓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人生应该追求的目标。二是要克服埋怨心理。有的同志过高估价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很全面,什么都能干,不是自己不行,而是领导有偏见;过高估价自己在群众中的份量,把自信当威信,把身边人的评论当成群众公论;过高估价自己在同职中的位臵,自己把自己往前排,以为自己比别人强;过高估价自己的政绩,总觉得自己干得比别人多,成绩比别人大。由此陷入一种“不用我就是用人不公”的误区。存在这四个“过高”的原因,主要是认识偏差。因为个人目的没有达到而心存怨恨,郁闷不解,既伤身体,也让别人瞧不起。三是要克服投机心理。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是总队党委所遵循的,也是绝大多数干部所期望的。 “跑、要、送”之风一旦形成,大家就会感到,光干不送心没底,跑了送了才踏实,这样的结果就是让踏踏实实干工作的同志伤心、寒心,最终失去进取心。不管是部队还是地方,大家可以看一下,凡是跑官要官的,大多是政绩平庸、群众威信低的人。只要平时认认真真干工作,扎扎实实抓落实,依靠自身努力取得成绩,领导和群众都会有目共睹。靠人不如靠政绩,只要有人品,有能力,有政绩,没有关系也一样提,否则,有关系也要往后靠。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不能不做人呐,就是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投机取巧靠不住,不择手段瞒不住,一时得逞站不住,要想出人头地,还得要有德有才。

(三)要提高精神境界,在操守上解决状态跟着感觉走、道德修养不够的问题。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们部队官兵要有一个平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