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话语分析理论简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aff9146c175f0e7cd13722

话语与语言结构及规则的关系、话语和话语使用者的关系、话语(语篇)之间的关系、话语中介( medium)以及话语与话语意图的关系。(成晓光,2006 )

四、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以及各过程内的特点

自Zellig Harris发表了 “Discourage Analysis”的论文至今,话语分析已经有将近60年的发展历程了,回顾话语分析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兴盛阶段和近期研究,在最后我们还会加入对未来的展望。

1.萌芽时期

这个阶段从1952年Zellig Harris发表“Discourage Analysis”这篇论文为开端,从20世纪60年代末结束,前后大概有约20年的时间。这个阶段,话语分析完全是一个新生事物,除了古希腊先哲们关于修辞的教诲外,没有更多的文献可以参考。除此之外,既没有现成的理论作为指导,没有成套的方法可以依从,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为之奋斗,所以各人所做的研究是零星的缺乏计划的,没有系统的,影响也是极其有限的。

2.起步阶段

从70年代(包括60年代末),从事话语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大批出现,话语分析作为一门新学科的雏形开始形成,在语言学界引起了重视。这个阶段,理论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计算机语言学的兴起,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蕴含的关注,促使人们在传统的话语分析中,引入语境(context)、语域(register)、照应(reference)、指示(deixis)、回指(anaphora)、替代(substitution)、衔接(cohesion)、连贯(coherence)、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

9

和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等问题的研究,从而使语言研究大大超越了句子的范围。其中,有影响的论文集有:Studies in Text Grammar(篇章语法研究,1974),Text vs Sentences: Basic Questions of Text linguistics(篇章和句子:篇章语言学的基本问题,1978),Cohesion and Semantics(外在接应和语义学,1978),Papers on Discourse(话语论文集,1978),Frame Conception and Text Understanding(框架概念和篇章理解,1979),Syntax and Semantic Discourse and Syntax(句法和语义学,1979)等。70年代的研究相对于60年代来说既有持续又有变化。传统的话语分析已受到挑战,话语分析者在传统话语分析中,加进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变异、言语行为、会话、独白、篇章结构、交际活动、认知和语境等新的概念。这段时间的研究为80年代话语分析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发展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话语分析进入了发展阶段,也就是兴盛阶段。这段时间无论从研究队伍、研究成果、在语言学界的影响等方面来看,都胜于70年代。话语分析在这个阶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话语分析的队伍得到了空前的壮大,人员的分布也从原来的欧美扩展到亚洲和澳洲。比较活跃的话语分析家有:美国的G. Yule,T. Givon,S.Thompson , J. S. Petofi , W. Chafe , W.Mann,R. Longacre;西欧的G. Brown,van Dijk , M. Coulthard , J. Sinclair , E.Ventola ; 澳洲的M.A.K. Halliday , R.Hasan,J. Martin,C. Matthiessen;俄罗斯的M. Bakhtin;中国的廖秋忠、陈平、胡壮麟、沈家煊、顾曰国、任绍曾、申丹、黄国文、张德禄、朱永生等。其次,话语分析自 1981 年创办了自己的学术刊物即由van Dijk 担任主编的TEXT,从此有了一块自己的学术园地。再次,话语分析的专著和论文集层出不穷。国外影响较大的专著有:M. Bakhtin

10

的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 R. De Beaugrande 和W. Dressler的An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G. Brown和G. Yule 的Discourse Analysis ,M.Coulthard 的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 R. Longacre的The Grammar of Discourse , M.A.K.Halliday 的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A.K. Halliday。论文集影响最大的是van Dijk主编的四卷本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分别论述了话语分析涉及的学科领域、话语的诸多方面、话语与对话研究以及话语分析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国内影响较大的专著有:王佐良和丁往道的《英语文体学引论》,秦秀白的《文体学概论》,黄国文的《语篇分析概论》,程雨民的《英语语体学》,胡壮麟的《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张德禄的《功能文体学》,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论文集影响较大的有朱永生主编的《语言?语篇?语境》等。最新成果有朱永生和严世清合著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和朱永生主编的论文集《世纪之交论功能》等。

4.近期研究

话语分析这门新的交叉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一批比较稳固的研究队伍。首先,各国的话语分析各有其特点。以美国和英国为例,美国的话语分析受传统人种研究法的影响较大,强调仔细观察在自然环境中人与人的交际,研究语言事件的各种类型。在对话分析(Conversational analysis) 中并不强调建立结构模式,而是强调仔细研究谈话中参与者的行为,不少人研究叙述文、研究谈话的准则、话轮的转变等。英国的话语分析受Halliday的功能研究影响很大,Halliday的研究框架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及口语和书面语的主题结构和信息结构,主要遵循结构语言学的标准。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话语分析者,用话语单位的不同层次对老师一学生、医生一病人、店员一顾客的谈话做

11

了很多研究。其次,用话语分析的理论方法分析本国的语言。由于话语分析能弥补传统语言研究的许多不足, 许多语言学者用话语分析的理论、方法来研究各种语言。如研究Swahili, 研究古Greek等。我国的廖秋忠、陈平等, 在研究汉语方面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当然从数量上看,以英语作为研究对象的为绝大多数,一是由于英语具有特殊的交际地位;二是由于主要的研究力量集中在讲英语的国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些用话语分析的理论方法研究本国语言的论文、专著是用本国语写的,在本国语杂志上发表或在本国出版,不容易受到国际上的注意。

五、话语分析在中国—徐赳赳

70年代末,有人介绍了“话语分析”;80年代末,有关话语分析的译文、介绍性文章、研究文章开始在国内各种语言学杂志上出现;到了90年代,论文集、专著开始不断出现。现在已有一批学者专门从事话语篇章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著名语言学家徐赳赳在《话语分析在中国》一书中对近二十年来我国话语分析的研究作了回顾和评论。

1.研究人员

改革开放后,我国语言学界进入话语分析领域的主要有三类人: 一是归国学者,如廖秋忠博士,1978年从美国回到国内,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工作,从事话语分析的研究。他刊登在《中国语文》上的“现代汉语篇章中空间和时间的参考点”(1983) ,是我国第一篇用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现代汉语的论文。二是留学生,如陈平,1986年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国语文》上发表“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1987)和“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