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合成及研究进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合成及研究进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a78c72ddccda38376baf92

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合成及研究进展

摘 要: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晚期最常见、最严重的眼部机会性感染,是导致患者视力丧失的最主要原因。缬更昔洛韦是国际最新抗病毒药物,是更昔洛韦的前体药物,主要用来治疗HIV感染者(AIDS患者)因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所致急性视网膜炎。缬更昔洛韦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比更昔洛韦高出很多,而毒性却大大降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本文综述了缬更昔洛韦的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抗病毒药物;缬更昔洛韦;更昔洛韦;合成 前言

巨细胞病毒(CMV)属于疱疹病毒科。该病毒在有正常免疫功能的个体中处于静息状态,但当免疫功能受损(如AIDS患者,器官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该病毒就会引起病症。在AIDS患者中CMV最常见的病症为CMV视网膜炎,这是一种可导致失明的眼部感染。更昔洛韦(ganciclovir) [1]是目前临床上抗CMV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由于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只能注射给药。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是更昔洛韦的缬氨酸酯前药,口服生物利用度大大改善。收进入人体后,在肠道和肝脏细胞中被酯酶迅速水解游离出缬氨酸和更昔洛韦。前者在体内参与正常生理生化代谢,后者则将以足够的浓度有效发挥其抗病毒的作用。

目前,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已经批准5种药物冶疗AlDS并发CMV性视网膜炎[2-4],分别为更昔

洛韦,缬更昔洛韦,膦甲酸,西多福韦和福米韦生,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抗CMV药物有马立巴韦、MSI.-109单克降抗体、Cyclopropavir及BAY 38-4766。基于缬更昔洛韦具有以上优点和良好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缬更昔洛韦的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缬更昔洛韦结构式见Fig.1。

一、更昔洛韦

更昔洛韦是美国FDA于1989年批准的第1个治疗CMV感染的药物,也是目前治疗CMV性视网膜炎的首选用药。更昔洛韦是鸟嘌呤核苷衍生物,是CMV的DNA聚合酶抑制物,竞争性抑制感染细胞中三磷酸脱氧鸟苷与CMV DNA聚合酶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复制。更皆洛韦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6%—9%,其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玻璃体腔注射及缓释剂玻璃体腔植入。

1.全身片用药:更昔洛韦的细胞内半衰期为12 h,诱导期常采朋5mg/kg体重静脉滴注,12 h给药1次,连续使用2~3周后改成5 mg/kg体重静脉滴注,每日给药1次维持治疗[3]。维持期亦可口

服更昔洛韦1000 mg,每8小时给药1次。Jabs等[5]观察两组AIDS患者单眼CMV性视网膜炎的治疗情况,未治疗组60%(9/15)对侧眼发病,而更昔洛韦静脉用药组(18例)无1例健跟发病。更昔洛韦静脉用药虽然能够有效预防健眼发病,但町以引起骨髓抑制等并发症。此外,更昔洛韦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齐多夫定联合应用具有骨髓抑制的协同作用,所以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时,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这两种药物同时应用,尤其是在诱导治疗阶段。

2.局部用药:更昔洛韦局部用药包括玻璃体腔注射和缓释剂玻璃体腔植入两种途径,均能够有效控制眼部病变,减少复发,可以避免全身用药的副作用,但是小能预防健眼和全身其他系统的CMV感染。(1)玻璃体腔注药:更昔洛韦在玻璃体腔的半衰期为13.3 h。诱导期可以采用200微克或400 微克玻璃体腔注射,I周2次;维持期

[6]200微克或400微克I周注射1次。叶俊杰等报道8例(15只眼)AIDS

并发CMV性视网膜炎患者,其中2例(4只眼)施行更昔洛韦400微克玻璃体腔注射,1例患者双眼视力由无光感恢复至光感;另1例患者右眼视力从0.3升高至1.0,左眼视力由眼前手动提高至0.4;4例(7只眼)的眼底病变显著消退,出血吸收。Cochereau等[7]观察15例(24只眼)AIDS并发CMV性视网膜炎患者,在维持期均采用更昔洛韦2000 微克玻璃体腔注射,随访44周时发现该方案较标准方案(更昔洛韦400微克玻璃体腔注射)的病情缓解期延长,未见视网膜毒性发生,因此,推荐更昔洛韦2000微克代替更昔洛韦400 微克玻璃体腔注射治疗AIDS并发CMV件视网膜炎。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

射较更昔洛韦静脉滴注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低。Young等报道168例AIDS并发CMV性视网膜炎患者,其中采用更昔洛书静脉滴注的113例患者中,有2l例发生视网膜脱离,而施行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射的53例患者中仅有3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静脉滴注组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是玻璃体腔注射组的14倍。(2)玻璃体腔植入缓释剂:1996年,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植入剂(Vitrasert)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AIDS并发CMV性视网膜炎,既可以发挥玻璃体腔药物浓度高的治疗作用,又能减少更昔洛韦多次玻璃体腔注射的危险

[1]

。Vitrasert从玻璃体腔取出以及再植入对眼组织可造成一定程度的

损伤,目前已有生物降解材料制成的Vitrasert用于兔眼的研究,可以避免CMV性视网膜炎稳定、无复发的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此外,亦有对更昔洛韦静脉滴注耐药的患者改用Vitrasert玻璃体腔植入治疗仍然有效的文献报道。 二、缬更昔洛韦

缬更昔洛韦是合成的2-脱氧鸟苷类似物,于2001年5月在美国上市。缬更昔洛韦是更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后在肠道和肝脏细胞中被酯酶迅速水解成更昔洛韦,进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0%,是更昔洛韦的10倍。Brown等[8]。研究认为,每日口服900 mg缬更昔洛韦的血药浓度相当于静脉滴注10 mg·kg-1·d-1更昔洛韦的血药浓度。

Lee等报道全身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并发CMV性视网膜炎的AIDS患者,经过缬更昔洛韦治疗(诱导期900 mg,每日2次.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