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基课后习题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材基课后习题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6d836b0b1c59eef8c7b44c

(111) [1-10] (11-1)

u+v+w=0

u+v-w=0

求得uvw比值1:-1:0

新位错的组态性质:

新位错柏氏矢量为a[110 ]/3 ,而两个位错反应后位错线只能是两个滑移面(111)与(11-1)的交线,即[1-10],

即:位错线与柏氏矢量垂直,故为刃型位错,其滑移面为[110 ]与 [1-10]决定的平面,即(001)面,也不是fcc中的惯常滑移面,故不能滑移。 11.总结位错理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 1.可以解释实际强度与理论强度差别巨大原因 ? 2.可以解释各种强化理论 ? 3.凝固中晶体长大方式之一 ? 4.通过位错运动完成塑性变形

? 5.变形中的现象如屈服与应变时效; ? 6.固态相变形核机制 ? 7.回复再结晶软化机制 ? 8.短路扩散机制 ? 9.断裂机制

1. 滑移 滑移系 孪生 屈服 应变时效 加工硬化 织构

2.已知体心立方的滑移方向为<111>,在一定的条件下滑移面是{112},这时体心立方晶体的滑移系数目是多少?

解答:{112}滑移面有12组,每个{112} 包含一个<112>晶向,故为12个 3.如果沿fcc晶体的[110]方向拉伸,写出可能启动的滑移系

解答: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垂直。面(abc)和方向[hkl]一定有下面的关系。 ah+bk+cl=0

滑移面是原子密排面,面心立方晶体密排面是{111}晶面族。 所以可能的晶面指数有(1-11),(-111)两个。 4.写出fcc金属在室温下所有可能的滑移系;

解答: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通常是原子排列最密集的平面和方向。

对面心立方金属原子排列最密集的面是{111}共有四个,原子最密集的方向是[110]共有3个,所以它有12个滑移系。

5.将直径为5mm的铜单晶圆棒沿其轴向[123]拉伸,若铜棒在60KN的外力下开始屈服,试求其临界分切应力。

解答:fcc结构,滑移系{111}<110>,由

σs=τ/cosφcosλ,当拉伸轴沿[123],开动的滑移系为(-111)[101]。 [123]与(-111)夹角计算公式,

cosθ=[u1u2+v1v2+w1w2]/[(u12+v12+w12)1/2(u22+v22+w22) 1/2] [123]与(-111)夹角cosφ=(8/21)1/2 [123]与(101)夹角cosλ=(4/7)1/2 故σs=τ/cosφcosλ=1.69×106N/m2 6.证明取向因子的最大值为0.5。

7.分析典型的fcc单晶体加工硬化曲线,比较与多晶体加工硬化曲线的区别。

答:典型的面心立方单晶体的加工硬化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当切应力达到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时,其应力-应变曲线近似为直线,称为易滑移阶段,此时加 工硬化率很小,滑移线细长,分布均匀;随后加工硬化率显著增加,称为线性硬化阶段,滑移系在几组相交的滑移系上发生,位错彼此交截,滑移线较短;第三阶段 称为抛物线硬化阶段,加工硬化随应变增加而减少,出现许多碎断滑移带,滑移带端部出现交滑移痕迹。

多晶体加工硬化曲线一般不出现易滑移的第一阶段,而加工硬化率明显高于单晶体。

8.屈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吕德斯带与屈服现象有何关系,如何防止吕德斯带的出现?

9.讨论金属中内应力的基本特点,成因和对金属加工、使用的影响;

10.实践表明,高度冷轧的镁板在深冲时往往会裂开,试分析原因;

解答要点:

1.本身hcp,滑移系少,塑性差

2.大变形量,形成织构,塑性方向性 3.加工硬化影响,也有内应力影响

11.分析Zn、α-Fe、Cu几种金属塑性不同的原因

答:Zn、α-Fe、Cu这三种晶体的晶体结构分别是密排六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结构。 ? 密排六方结构的滑移系少,塑性变形困难,所以Zn的塑性差。

? 面心立方结构滑移系多,滑移系容易开动,所以对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Cu塑性好。 ? 体心立方结构虽然滑移系多,但滑移面密排程度低于fcc,滑移方向个数少,较难开

动,所以塑性低于面心立方结构材料,但优于密排六方结构晶体,所以α-Fe的塑性较Cu差,优于Zn。

14.分析为什么细化晶粒既可以提高金属强度,又可以提高金属的塑性。

解答:根据Hall2petch 公式:σs=σ0+Kd-1/2 式中,σs是材料的屈服强度,σ0是与材料有关的常数,K 是常数,d 是晶粒直径。可以看出,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晶粒尺寸倒数的平方根成正比。因此,晶粒细化既能提高材料的强度,又能提高材料塑性,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细化晶粒是控制金属材料组织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目前人们采用了许多办法细化金属的晶粒。

如果仅仅发生了晶粒的细化而没有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的话,材料的塑性随着晶粒的细化应该还是提高的。

细晶强化啊,这是一种很好的强化工艺。因为细晶粒晶界多阻碍位错运动,当然提高了强度,同时又能增强韧性.

晶界和晶内的塑性变形能力有很大的差异(竹节现象),细下的晶粒会减少二者间差异,因此均匀变形能力得到提高,这也是细晶提高塑性的一个原因。 15.讨论金属的应变硬化现象对金属加工、使用行为的影响。

解答:加工硬化是指金属在形变加工过程总,其硬度升高,塑性降低的现象。会使加工越来越困难。

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让材料继续变形需要更大的应力,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硬化。随变形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为加工(应变)硬化(形变强化、冷作强化)。

其意义是可以使得塑变均匀,可以防止突然过载断裂,强化金属的一种手段,通过形变硬化可以改善某些金属的切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