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陕西省铜川市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6543093b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e

5.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其中2为力敏传感器,3为数字电压表,5为底部长为L的线框.当外界拉力作用于力敏传感器的弹性梁上时,数字电压表上的读数U与所加外力F成正比,即U=KF,式中K为比例系数.用绝缘悬丝把线框固定在力敏传感器的挂钩上,并用软细铜丝连接线框与电源.当线框中电流为零时,输出电压为U0;当线框中电流为I时,输出电压为U.则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

A.

B.

C.

D.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分析:当线框中电流为I时,力敏传感器的挂钩受到的拉力会发生变化,由于电流分析不定,拉力可能增大可能减小,根据安培力公式和数字电压表上的读数U与所加外力F的关系列方程解决

解答: 解:A、由于数字电压表上的读数U与所加外力成正比,即U=KF,式中K为比例系数,当通上电流后,设安培力为FA,有

=KFA,即KBLL=

,整理得:

B=,故A错误

B、由A分析得,B错误 C、由A分析得,C错误 D、由A分析得,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抽取有效的信息,注意电流方向的不确定性

6.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 )

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 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先对整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分析AB选项,再隔离B物体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分析CD选项.

解答: 解:AB、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相对地面无相对滑动趋势,故不受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为(M+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整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故A正确,B错误;

CD、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F=

,T=mgtanθ

其中cosθ=,tanθ=,

故:F=,T=mg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关键是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

7.如图所示,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是v1,v2,v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v1<v3<v2 B.v1>v2>v3 C.a1>a2>a3 D.a1<a3<a2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专题:人造卫星问题.

分析:题中涉及三个物体: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同步通信卫星q;山丘e与同步通信卫星q转动周期相同,近地资源卫星p与同步通信卫星q,都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分两种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即可.

解答: 解:AB、山丘e与同步通信卫星q转动周期相等,根据v=,

由于山丘e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通信卫星q的轨道半径,故V1<V3;根据卫星的线速度公式v=

由于近地资源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通信卫星q的轨道半径,故近地资源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同步通信卫星的线速度,即V3<V2;故V1<V3<V2,故A正确,B错误; CD、山丘e与同步通信卫星q转动周期相等,根据a=ωr=

2

r,由于山丘e的轨道半径

小于同步通信卫星q的轨道半径,故山丘e的轨道加速度小于同步通信卫星q的加速度,即a1<a3;

根据加速度公式a=

,由于近地资源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通信卫星q的轨道半径,故

近地资源卫星的加速度小于同步通信卫星的加速度,即a3<a2;故a1<a3<a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关键要将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同步通信卫星q分为两组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再综合;一定不能将三个物体当同一种模型分析,否则会使问题复杂化.

8.如图所示,一导线弯成半径为a的半圆形闭合回路.虚线MN右侧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回路所在的平面.回路以速度v向右匀速进入磁场,直径CD始终与MN垂直.从D点到达边界开始到C点进入磁场为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感应电流方向不变 B.CD段直线始终不受安培力

C.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Bav D.感应电动势平均值=πBav

考点:楞次定律;安培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专题:压轴题.

分析:由楞次定律可判断电流方向,由左手定则可得出安培力的方向; 由E=BLv,分析过程中最长的L可知最大电动势;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出电动势的平均值.

解答: 解:A、在闭合电路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逐渐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不变,A正确. B、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受安培力向下,故B错误.

C、当半圆闭合回路进入磁场一半时,即这时等效长度最大为a,这时感应电动势最大E=Bav,C正确.

D、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感应电动势平均值,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注意以下几点:(1)感应电动势公式

只能来计算平均值;(2)利用感应

电动势公式E=Blv计算时,l应是等效长度,即垂直切割磁感线的长度.

二、非选择题(第9-12题为必考题,13-16为选考题)(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 9.如图甲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我们以小车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C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专题:实验题.

分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根据图象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知道钩码所受的重力代替小车所受合外力的条件. 解答: 解:(1)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外力.

(2)①OA段是过原点的直线,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②设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由实验原理得: mg=Ma 得a=

=,而实际上a′=

,可见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故

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