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六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评价技法提分点27把握思想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六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评价技法提分点27把握思想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631aa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9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注】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

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注】 讱(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解释材料中的加点字.

邦: 家: 解析 结合古代文化常识来解释.诸侯的封地既叫“邦”,也叫“国”. 答案 诸侯的封地 大夫的封地

★4.同是“问仁”,孔子回答不一,请简要分析孔子给出的实践“仁”的不同方法. 答:

解析 循主要线索突破,如“为仁”“斯谓之仁”等;以分层概括突破,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分别为“克己复礼为仁”、对人的态度、“其言也讱”.从核心语句突破,第一章,由核心语句“克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概括出方法;第二章,由核心语句“如见大宾”“如承大祭”“勿施于人”概括出方法;第三章,由核心语句“其言也讱”概括出方法.三者分别讲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个人对他人的态度、个人的言语,故共同之处是“个人”的做法,即约束自己.

答案 ①第一章孔子指出实践仁完全得靠自己,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②第二章孔子强调为人做事要心怀他人,对人恭敬;③第三章孔子指出仁者言语要谨慎而合乎礼;④无论哪一种实践仁的方法,其根本都是要约束自己,使言行都合乎“礼”. 【参考译文】

颜渊问怎样实践仁德.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这就是仁.一旦能做到这些,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道完全靠自己,哪能靠别人呢?”

仲弓问怎样实践仁德.孔子说:“平常出门做事要像去见贵宾一样,使唤百姓要像承当大祭典一样.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官府做事,都没有人对自己怨恨.”

司马牛问怎样实践仁德.孔子说:“仁人说话是谨慎的.”司马牛说:“说话谨慎,这就叫仁了吗?”孔子说:“既然仁做到不容易,说起话来能不谨慎吗?” 三、(2018浙江温州六校协作体期末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

【材料1】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材料2】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5.在孔子的门徒中,与原宪生活态度相类似的典型人物还有________,这体现了儒家

5

________精神.

解析 循主要线索突破,两则材料中提到“恶衣恶食”“摄敝衣冠”,都是讲生活态度的.以分层概括突破,第二则材料,原宪的特点是“贫也,非病也”,子贡的特点是“非贫,病也”.从核心语句突破,第一则,“未足与议”明确表明否定态度;第二则,“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原宪“贫也,非病也”,表明他轻财重道.典型人物可结合《论语》中的内容,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等判断. 答案 颜渊(或子路) 安贫乐道(或有志于道,或不耻恶衣恶食) 6.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子贡惭”的认识.

答:

解析 “子贡惭”是因为他见原宪衣着破旧,觉得羞耻,于是问原宪处境困窘吗,原宪说“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说明子贡不明道义,以贫为耻辱,有违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学道贵在践行,同为孔子门徒,子贡没有践行老师的道义,因此他感到羞愧.同时羞愧本身又能表明子贡能及时反省自己,知错能改.注意还要结合材料的现实意义来谈.

答案 ①子贡,既是为言不及义(不明道义)而惭愧,也是为自己不能实践道义而惭愧.(或答:子贡之问,以贫为耻辱,有违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同时,学于孔子,则应当志于道,不但要学道,而且要行道,而子贡却不能在生活中实践道.)②子贡的“惭”,表明他能自我反省,知错必改,也反映了他对孔子之学的尊重.这在当今对于我们加强道德修养仍有教育意义和启迪性.

【参考译文】

【材料1】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材料2】 孔子逝世以后,原宪就跑到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隐居起来.子贡做了卫国的国相,出门车马接连不断,排开丛生的野草,来到偏远简陋破败的小屋,前去看望原宪.原宪整理好破旧的衣帽,会见子贡.子贡见状替他感到羞耻,说:“难道你很困窘吗?”原宪回答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作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作困窘.像我,贫穷,不是困窘啊.”子贡感到很惭愧,不高兴地离去了,一辈子都为这次说错了话感到羞耻. 四、(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6

★7.请用一个短语概括一、二两则材料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

答:

解析 循主要线索突破,关注每则的陈述对象.第一则“八佾”,按周礼,是天子专用的乐舞;第二则“觚”,是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第三则“礼乐”.可确定是关于礼乐的内容.从核心语句突破,第一则,“不可忍”表明对季氏越礼用八佾的不满,因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挖隐含信息突破,第二则,“觚不觚”是对觚不再像礼器的不满,说明周礼被破坏.依此概括. 答案 礼崩乐坏

8.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

答:

解析 第三则材料的观点集中鲜明.从“必也正名乎”的观点和“名不正,则言不顺;……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民无所错手足”的论述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首先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这样才能做到统治有序.第一则材料也从侧面表明观点,孔子批评季氏舞八佾是破坏周礼等级,可见,孔子的“正名”是为了维护等级伦理制度,恢复礼治. 答案 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首先纠正与礼乐制度相违背的各种名分,这样才能做到统治有序.孔子的“正名”是为了维护等级伦理制度,恢复礼治. 【参考译文】

孔子评论季氏说:“他用八八行列的乐队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这还是觚吗!这还是觚吗!”

子路(对孔子)说:“如果卫国国君等待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五、(2018浙江高中省级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9~10题.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修身》) ★9.以上三则材料在个人修养上表现出的共同点是什么?

7

答:

解析 以分层概括突破,前两则材料讲孔子的言和行,第三则材料讲圣人的特点,故第三则有概括性.挖隐含信息突破,第一则容易误将仁、知、勇作为重点,忽视隐含信息“我无能焉”,要准确挖掘出隐含信息,需联系其他材料.从核心语句突破,如“我无能焉”“每事问”“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等,依此可总结出个人修养的共同点. 答案 一个人只有谦虚好学,不自以为是才能有更高的智慧.

10.第二、三则中,孔子和老子的观点和表达观点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

解析 注意答题重点是“方式”.第二则材料中“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明谦虚好问不仅是个人修养,也是“礼”的要求.第三则材料中,“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运用了对比手法,但总体上又用事物的这些特点来类比人的品行,体现辩证思想;“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也属于辩证思想.

答案 孔子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明谦虚好问不仅是个人修养,也是“礼”的要求.老子是通过类比手法和辩证思想(或:矛盾对立统一思想)来表达观点的,他认为一个人不自现、不自是,谦虚谨慎,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表现.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所行之道有三,而我没有做到: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有人说:“谁说那鄹人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呢?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一问.”孔子听到后说:“这正是礼啊.”

委屈才能伸直,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更新,少取才能多得,贪多反而惑乱.因此,圣人坚守大道为天下的楷模.不自我表现,因此聪明;不自以为是,因此彰显;不自我炫耀,因此有功;不自我骄傲,因此长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