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教师招聘教综必背100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6年江西教师招聘教综必背100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226645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0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健康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教育根本目的,在本质上是教育价值取向的改革)

二十三、素质教育的内容 1+2+3

1.政治素质教育 2.思想素质教育 3.道德素质教育 4.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5.身体素质教育 6.心理素质教育

(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二十四、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能动性的人 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二十五、中小学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学习目的的多元化、实用化 3.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增多

二十六、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由教师职业对象的复杂性决定) 2.创造性

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需要重组和再进教学内容,需要一定的教育机智,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之意。(教育机智,是一种对突出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 3.示范性(教师劳动最突出的特点、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最大的区别) 4.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 5.长期性、协作性、艰巨性

二十七、教师的专业素质

1.崇高的职业道德 2.先进的教育理念 3.合理的专业知识

(一)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必备基础)(本体性知识) (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本体性知识)

(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条件性知识)(学者未必是良师)

(四)精选的专业能力 (五)强壮的身体素质

(六)健康的心理素质(简答:教师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要求)

二十八、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二十九、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理论

教师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2.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

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成长阶段、生活挫折阶段、稳定与停滞阶段、生活低落阶段、生活退出阶段

三十、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策略

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

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确立目标、形成专业发展路径) 3.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 (1)日常教学反思(经验+反思=教师成长) (2)个人行动研究 (3)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4)同伴交流与合作 (5)跳出教育谋发展

三十一、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课堂教学活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途径 2.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的师生关系的补充

教师: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和尊重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关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学生

1.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2.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3.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努力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关系

三十二、当代学制发展特征

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2.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3.改革中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 4.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层次与类型多样化 5.终身教育迅速发展。

三十三、课外活动的特点

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4.过程上的实践性

三十四、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1.思想政治活动 2.科学技术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学校课外活动中最普遍、最广泛的活动) 5.社会公益活动

三十五、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特点:规模大、时间短、人数多

活动类型:领会活动、展览、表演和竞赛活动、学科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问、文体活动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活动类型:学科小组、文艺小组、体育小组 (三)个人活动(课外活动的基础)

三十六、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

1.明确的政治思想性、方向性和教育目的性 2.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

3.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4.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5.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三十七、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

突出学生主体、面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实践、强调活动综合

三十八、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4.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三级管理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修改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三十九、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确定课题、查阅文献、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四十、教学的基本任务

1.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个性心理品质。

四十一、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直观性原则(形象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巩固性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 7.因材施教原则

四十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演示法 参观法 练习法 实验法 实习法 研究法

四十三、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目标与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内容特点 3.学生的实际情况 4.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5.教学的时间、设备和条件。

四十四、课外活动的教育价值

1.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开发学生潜能,培养个性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4.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精神生活

四十四、德育内容

政治 思想 道德 法律 心理教育

四十四、德育原则 二导双失三结合

导向性 疏导性 长善救失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因材施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四十五、德育途径

思品课及其他各科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 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 班级教育活动 心理咨询 家长工作

四十六、德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