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翻译中的误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翻译中的误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1c06e2c0029bd64783e2ca5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翻译中的误译

12英语2班 厉莉慧

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而语言确实因其创造性无比丰富并日益更新,所以即便是经验丰富、才学广博的大翻译家也有可能犯误译的毛病,更不要谈翻译初学者了。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而跟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紧密相关,人的语言表达同时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英汉翻译中的误译往往源自于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之一乔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认为人的语言形成与其经验感知密切相关。而不同社会、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下,人的经验感知千差万别,使得不同言语背景下的人对非母语的感知存在着天然的鸿沟。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模式常由源认知(source domain)和目的认知域(target domain)组成,而源认知域与目的认知域间存在一种由经验产生的对应关系,映射(Mapping)。在翻译中,这意味着译者需要将原语的映射关系转化到目的语的映射关系,即映射(mapping)与还原映射(de-mapping)。这种由心理经验形成的认知模式由于各语言背景下人们认知心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真正成功的翻译需要兼顾到各语言背景下人们的不同认知模式理解并转换译文,使得目的语读者在自身的经验背景下准确理解原文读者基于其经验创设的情景体验,而不造成其认知混乱或认知失误,这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认知语言学下,译者需要将自身置于原语的经验状态下,模拟原语下的认知模式,准确把握原文的映射关系,把握原文的中心意义。而如果不能对原语的思维认知存在正确的了解,则有可能造成误译。

误译1:I catch birds for sports, but not for making a living. 原译:我捕鸟为了运动,不是为了生计。

在中文习得者的认知中, “sport”---“运动“几乎等同于体育运动,原译者武断地将“sport”置于其中文的源认知域与目的认知域的认知框架中里将其理解为体育运动,而事实上,在英语中,“sport” 还可以到映射到更广的目的认知域,表现为“玩耍、玩笑”、“好心人”、“嘲笑的对象”等。而事实上,原文应译为“我捕鸟是为了好玩,不是为了生计”。

此外,在准确理解原语的基础上,译者需要考虑到目的语与原语背景下不同的认知模式,在目的语中找出合适的还原映射,以准确将原文信息传递给目的语

1

读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原文的映射进行辨析,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与目的语等价的映射进行保留,对于目的语相通的映射进行增补,对与目的语不同的映射进行转换。而如果不能对映射进行合理的评判区分再采取准确的措施将其转换到目的语,则会出现误译。

误译2:他的两个儿子可谓天壤之别:一个是龙,一个是虫。

原译:There i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his two sons: one is like a dragon, while the other is a worm.

在中文中的认知思维下,“龙”是帝王的象征,其目的域包含权势、富贵、祥瑞、尊荣、幸运与成功。但在英语的认知习惯下,“龙”则代表着邪恶与毁灭。 原译者显然没能合理进行转换,准确的译文应为“There i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his two sons: one is very capable, while the other is extremely incompetent.”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避免误译就要对中英文不同的认知思维有丰富的理解,并能将原文的映射进行合理的原语映射转换。作为中文习得者,思维的培养需要浸入英文文化环境,进行不断地熏陶、总结与领会。

参考文献

刘华文,英汉翻译中的认知映射与还原映射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张传彪、繆敏,汉英误译经典例析1000 [M],译文出版社,2009 百度百科,龙的象征意义,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link?url=AdIh3fK0Wca2cFEeozHGMW0v8uSb-9K-Esj49iuNvYzO1DdU0SLgIPcyrCJSkDnU2dnp4CUogks5doWo62sPdq 百度百科,认知语言学,

http://baike.http://www.china-audit.com//link?url=mSq2vYDUqG35vPF-ptI-k9Axi_-e2Y687EVomXkRPXgLs_86Y9sA8mpt-_VRx814_xEpfzcl8TTdt5r636W-0K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