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微生物营养与培养基习题及答案,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五章 微生物营养与培养基习题及答案,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186949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94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量进行分析。

答:(1)将缺乏维生素B12但含有过量其他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分装于一系列试管,分别定量接人用于测定的微生物;(2)在这些试管中分别补加不同量的维生素B12标准样品及待测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3)以微生物生长量(如测定OD600nm)值对标准样品的量作图,获得标准曲线;(4)测定含待测样品试管中微生物生长量,对照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维生素B12的含量。 4.某学生利用酪素培养基平板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细菌,在酪素培养基平板上发现有几株菌的菌落周围有蛋白水解圈,是否能仅凭蛋白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大,就断定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酶的能力就大,而将其选择为高产蛋白酶的菌种,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最适生长温度等生长条件有差别,在同一平板上相同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状况不同;(2)不同微生物所产蛋白酶的性质(如最适催化反应温度、PH、对底物酪素的降解能力等)不同;(3)该学生所采用的是一种定性及初步定量的方法,应进一步针对获得的几株菌分别进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并在分析这些菌株所产蛋白酶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摇瓶发酵实验确定蛋白酶高产菌株。

5.以大肠杆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为例解释基团转位。

答:大肠杆菌PTS由5种蛋白质(酶Ⅰ、酶Ⅱa、酶Ⅱb、酶Ⅱc及热稳定蛋白质HPr)组成,酶Ⅱa、酶Ⅱb、酶Ⅱc3个亚基构成酶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Ⅱ。酶Ⅰ和HPr为非特异性细胞质蛋白,酶Ⅱa也是细胞质蛋白,亲水性酶Ⅱb与位于细胞膜上的疏水性酶Ⅱc相结合。酶Ⅱ将一个葡萄糖运输进入胞内,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上的磷酸基团逐步通过酶Ⅰ和HPr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最终在酶Ⅱ的作用下转移到葡萄糖,这样葡萄糖在通过PTS进入细胞后加上了个个磷酸基团。

6.试分析在主动运输中,ATP结合盒式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系统和膜结合载体蛋白(透过酶)系统的运行机机及相互区别。 答:(1)ABC转运蛋白常由两个疏水性跨膜结构域与胞内的两个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形成复合物,跨膜结构域在膜上形成一个孔,核苷酸结合结构则可结合ATP。ABC转运蛋白发挥功能还需要存在于周质空间(G+菌)或附着在质膜外表面()的底物结合蛋白的帮助。底物结合蛋白与被动运输物质结合后再与ABC转运蛋白结合,借助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ABC转运蛋白将被运输物质转运进入胞内。(2)膜结合载体蛋白也是跨膜蛋白,被运输物质在膜外表面与透过酶结合,而膜内外质子浓度差在消失过程中,被运输物质与质子一起通过透过酶进入细胞。(3)被运输物质通过ABC转运蛋白系统和通过透过酶进入细胞的区别在于能量来源不同,前者依靠ATP水解直接偶联物质运输,后者依靠膜内外质子浓度差消失中偶联物质运输。 7.试设计一种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并说明各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只写明成分,不要求定量)。 答:根据题意要求,设计如下:

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既有细菌,又有真菌,我们以纤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为例说明:

(1)考虑到碳素营养物质要求,我们可以选纤维素作唯一碳源,一是为纤维素分解菌作碳源和能源,二是只能使纤维素分解菌生长而其它细菌不生长,起到选择培养作用。

(2)根据一般微生物要求,除需碳源和能源物质外,还需氮源及其它矿质营养,生长因素。N源可用(NH4)2SO4,生长因素可用酵母膏,矿质用K2HPO4.MgSO4.NaCl等。 (3)为了维持培养基的pH值恒定,可在培养基中加入CaCO3。 所以,按以上分析并结合一般培养基的配制经验,我们设计出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配方如下:纤维素,(NH4)2SO4,K2HPO4,MgSO4,NaCl,CaCO3,酵母膏,水,pH值中性。 8.试从能源、碳源的角度来比较Anabaena、Rhodospirillum、Nitrobacter、E.coli四种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答:鱼腥蓝细菌属Anabaena属于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它的能源是光,氢供体是无机物,基本碳源是CO2,红螺菌属Rhodospirillum属于光能异养型微生物,它的能源是光,氢供体是有机物,碳源为CO2和简单的有机物;硝化细菌属Nitrobacter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它依靠氧化NH4、NO2等无机物获得能量,氢供体为还原态无机物,碳源为CO2;大肠杆菌E.coli属于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它依靠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氢供体为有机物,碳源也是有机物如葡萄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