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15ec55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c

程序正当、高效及时。4.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的重要使命,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要求,是法治工作的地位和性质所决定,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包括把握大局、围绕大局、立足本职。5.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党的先进性决定的,是人民的历史选择,是法治建设的艰巨性决定的。党的领

导的基本内涵包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5.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论述第五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 1.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中国现行宪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

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国家法制的基础,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得与法律相抵触。立法法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

3.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这是国务院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的重要形式。

4.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宪法和法律,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这是人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民法商法是规范民事、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

3.行政法是规范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4.经济法是调整因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管理、调控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

5.社会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6.刑法是规范犯罪、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

7.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

6.试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第一,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即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完整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中国的一切属于人民”。十七大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

于人民。第二,基本人权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和概括的治国原理,是社会主义进步的标志。“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四,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实行“三权分立”。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同时也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