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15ec55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c

答:第一,按照宪法和法律程序行使权力;第二,执政活动的有效性与宪法的权威性相统一;第三,在合宪性与合法性统一中提高执政能力;第四,依宪执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怎样构成的?

答:1、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要解决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初步构想。

2、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5、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6、到此,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3.法治政府应具备哪些特征?

答:选举民主、权力受限、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承担责任。 4.应急管理中的人权保障原则有哪些?

答:尊重人权保障底线原则、比例原则和权利救济原则 5.什么是“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即ADR?

答:主要是指在诉讼外或者审判外解决诉讼纠纷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以及制度架构的总称。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答: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7.我国的立法体制

答:(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二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四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还可以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

(五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还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六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8.程序正当的涵义和主要内容

答:涵义是:程序正当是英美法系的一条重要的宪法原则

主要内容是:程序的正当性包含的价值是程序的中立、理性、排他、可操作、平等参与、自治、及时终结和公开;通过正当程序达到宪法的至信、至尊、至上从而实现宪法权威。

9.危机预防的基本策略

答:1、缩减2、预备3、反应4、恢复

10.应该怎样维护司法权威,增强法院判决的权威性?

答案:司法权威是司法机关享有的威信和公信力。司法权威要依靠清正廉洁的法官队伍来保证,靠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来实现。法律只有被公正、高效地适用,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自觉拥护和一体遵从,才能真正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一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三个至上”。(二应坚持严格公开公正高效司法。(三必须大力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四应正确处理好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接受监督的关系。

11.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答:一、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九四九年》,也称《共同纲领》,或称临时宪法。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却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二、第一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五四年》,也称五四宪法。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三、第二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七五年》,也称七五宪法。 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30条。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是一部有严重缺点、错误的宪法(可参阅“文化大革命”。

四、第三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七八年》,也称七八宪法。 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60条。

五、第四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八二年》,也称七二宪法。 是我国当前现行现行宪法,并经过了四次修正。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并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行了修正。

12.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答:主要有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13.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的关系

答:《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并不相同,在具体适用时要注意正确把握。一方面,实行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不能相互替代,在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后,仍然可以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另一方面,实行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可以单一执行也可以共同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