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9 京燕饭店-广联达BIM5D具体实施方案书(1)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6.2.19 京燕饭店-广联达BIM5D具体实施方案书(1)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cd903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b

础。

BIM团队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五个贯穿: 第一阶段:施工图阶段BIM模型

根据正式的经甲方方和监理单位确认的建筑(含幕墙)、结构(含二次结构)、机电全专业、内装等专业的施工图图纸创建的设计阶段BIM模型,并根据其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校核报告、碰撞检查报告等资料,完善净空分析及其他专项报告等工作,并在施工现场根据施工误差进行模型调整,确保深化设计前阶段原则性的主要问题得以解决。

第二阶段:深化设计阶段BIM模型

重点专业、复杂节点通过BIM三维模型完成深化设计工作,二维深化设计工作进行辅助,由各深化设计团队完成深化设计图纸,最终搭建完成深化设计模型,并根据模型完成设计校核报告、碰撞检查报告、净空分析及其他专项报告及其他工作等,确保正式施工前深化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可行性,要求做到零碰撞,且施工现场与BIM模型一致。

第三阶段:设计变更阶段BIM模型

根据所有设计变更文件实时更新BIM模型。确保变更的内容不会导致新的问题发生。并做到更新过的模型构件与变更单编号一一对应,以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

第四阶段:BIM竣工模型

根据最终与现场施工情况完全一致的深化设计模型整理成完整的数字化竣工信息BIM模型。竣工BIM模型中需包含所有设计变更、建造构建信息及其他甲方要求录入的建筑信息等,提交给甲方最终的可供存档的模型文件及竣工模型原始数据文件。

第一贯穿:严格执行BIM工作时间节点、技术标准要求,确保高质量模型及成果,充分暴露设计问题贯穿始终

BIM指导施工的前提条件是前置于施工、在施工前暴露设计问题,因此必须保证技术标准要求的高度一致性,否则模型将存在不规范性。保证模型的高质量,充分反映设计意图,及发现设计问题,是BIM最大的价值体现之一。

第二贯穿:BIM项目管理平台贯穿始终

通过BIM项目管理平台,确保各工程参与方数据及时更新,对各项BIM设计报告进行统一管理,随时存档,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贯穿:分包方BIM互提资料贯穿始终

本项目BIM参与方较多,项目副总工统一协调,确保其他分包方能及时准确的互提BIM模型及成果,高度协调、及时准确的完成本专业的BIM相关工作。

第四贯穿:BIM沟通协调会、BIM成果评审会贯穿始终

BIM技术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把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通过虚拟的建造提前暴露,且各专业的问题统一协同暴露,这会导致在各个阶段BIM协调会增多,同时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直观、简单,因此倡导每次设计协调会中都要通过BIM模型三维可视化。为确保BIM模型及成果的准确性,本

13

项目将采取BIM成果评审会制度,确保BIM模型能够真正指导施工,因此所有阶段BIM模型及成果必须得监理BIM团队、甲方方总控BIM团队的确认。

第五贯穿:严格把控贯穿始终

要保证BIM技术在本项目中得到充分应用,制定严格的把控方法、建立良好的BIM管理体系尤为重要,应针对各分包的BIM工作制定过程中的监管体系。

4.5 模型检验标准

模型质量是BIM运用展开的基础平台。没有质量的保障,所有应用将失去意义。依据我们多年的BIM应用经验,编制成熟的质量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确保基础数据的正确。 4.5.1 质量目标

严格按照规范、图纸、招标要求实施建模。 4.5.2质量控制保障措施

模型质量控制保障重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 建模阶段

A、建模员上岗前培训、考核体系,考核合格上岗。

B、建模经理依据施工进度组织编制项目质量控制方案,作业指导书,并按上述作业文件组织软件参数设定。

C、分专业组织实施建模。 D、专业顾问按层浏览检查。 2) 调整阶段

A、由专业工程师做模型调整,达到施工深化图的标准。(专业深度) B、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形成竣工图。 C、依据设施管理方案,调整形成竣工图。 4.5.3验收标准

1) 设计模型验收标准

设计模型验收标准把握一个原则:忠于原设计。按设计专业划分设计模型验收标准。能百分百反应设计意图,发现设计问题。

结构专业:梁柱板的外形尺寸、空间定位百分百准确。(钢筋忽略) 机电专业:

A、DN50以上管道外形尺寸、空间定位百分百准确。 B、所有桥架外形尺寸,空间定位准确。

C、风管外形尺寸,空间定位准确。风机尺寸、定位准确。 D、设备外形、空间定位、系统接口定位准确。

14

建筑、装饰、幕墙专业:

A、按专业图纸,标明构件尺寸,定位。体现设计意图。 B、节点详图不作建模。重点在安装面、完成面的尺寸定位。 市政、园林专业:

A、按专业图纸,标明构件尺寸、定位。体现设计意图。 B、园林建模不作细节处理,以免影响软件运行。 2) 施工模型验收标准

结构专业:梁柱的外形尺寸、空间定位百分百准确。(钢筋忽略) 机电专业:

A、DN40以上管道外形尺寸、空间定位百分百准确。 B、所有桥架外形尺寸,空间定位准确。

C、风管外形尺寸,空间定位准确。风机尺寸、定位准确。 D、设备外形、空间定位、系统接口定位准确。 3) 竣工模型验收标准

竣工模型验收原则: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依据施工单位提供的CAD竣工图,作为BIM竣工模型指导文件。

4.6 协同设计

(1)协同架构

综合考虑本项目的特点,建模阶段参与方比较多,涉及专业比较多,在进行协同平台搭建时,选用了AutoDeskNavisworks/ AutoCAD平台进行建模-深化设计协同,充分发挥平台普适性优势,并同时兼顾BIM专业软件的专业性(比如Revit之于建筑专业/Tekla之于钢结构专业/MagiCAD之于机电专业),从而真正实现专业化专业BIM应用,从现有深化设计方式、习惯出发,以最小的综合成本实现BIM协同应用的终极目标,整体协同架构如下图:

15

图2.2.5-1 整体协同架构

(2)协同路线

机电专业在整个BIM建模-深化设计的协同过程中,处于协同的需求发出和汇合的中心位置,因此BIM建模-深化设计阶段的协同路线将围绕这一特点设置,并保证模型信息的完整统一及各专业指导施工的施工图的快速生成。

协同内容简介:

建筑给机电提资料,以DWG格式从Revit分楼层导出三维DWG模型,MagiCAD可以识别建筑模型信息,并直接在MagiCAD软件中进行碰撞检测,管线综合、创建综合剖面,预留孔洞等。 ?

机电给建筑提资料,通过Revit直接链接MagiCAD的BIM模型,机电模型可被识别,供土建专业了解机电空间信息、孔洞信息等。 ?

建筑、结构、机电三专业通过MagiCAD统一于AutoCAD平台,通过模型直接生成经过深化设计后的指导施工用机电专业施工图纸(DWG格式)。 ?

MagiCAD可带设计参数导出,并添加至由Revit、Tekla生成的NWD土建模型,从而在Navisworks平台上实现全专业的BIM模型综合和协同,并通过Navisworks进行空间漫游,工程应用级效果展示制作。 (3)协同环境部署:

基于文件服务器与局域网的应用模式如下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