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aee77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5

高三年级学习质量针对性检测

理 科 综 合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 127 C135.5 Ca 40 Ti 48

第Ⅰ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C、H、O、N、Fe、S等元素可构成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C.参与氨基酸转运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D.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2.Na+—K+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下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出细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K+的吸收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载体蛋白2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 D.图中各种载体蛋白只具有运输功能能

3.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D段细胞内始终含有同源染色体

B.若D点时细胞基因型为AAaaBBbb,则其子细胞只有1种基因型 C.DE段下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E点时单个细胞中含有0或2条Y染色体

4.研究发现,将胃泌素释放肽(GRP)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在小鼠的脊髓里杀死表达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的神经元,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致痒物,小鼠都不抓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GRP在突触间隙中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能会被酶解或被回收 B.GRP与GRPR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 C.将GRP注射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痒觉感受器在脊髓 D.若抑制GRPR基因的表达,可缓解或治疗瘙痒 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种群密度过高或过低对种群的数量增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B.群落的垂直分层是各种群之间及种群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C.由裸岩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的形成先于植物的演化

D.草原上雄鸟发现危情迅速起飞,以此给雌鸟发出的警报属于行为信息

6.T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还有很多辅助分子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此外,T细胞表面还存在负向调控的受体分子,如PD—1。当PD—1与某些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迫使免疫细胞“自杀”,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一些肿瘤细胞进化出了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的表面也带有PDL1,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破坏程序。科学家研制出PD—1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负调控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免疫抑制反应,进而治疗甚至治愈肿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PD—1有助于防止免疫反应过度,避免发生自身免疫病 B.部分T细胞会在PD—1的作用下发生细胞凋亡

C.PD—1单克隆抗体不是直接作用于肿瘤,而是对免疫细胞起作用,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D.人体细胞中含有控制合成PD—1和PDL1的基因

7.Na2S2O5是常用的防腐剂和漂白剂。可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2S2O5,其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制备过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只有一种酸性氧化物 B.Na2S2O5作防腐剂和SO2作漂白剂时,均表现还原性 C.上述流程中的Na2CO3饱和溶液和Na2CO3固体不可互换

D.实验室模拟“结晶脱水”时用到的仪器只有蒸发皿、玻璃棒、烧杯、漏斗 8.油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均是天然油脂的成分。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

B.硬脂酸甘油酯的一氯代物共有54种 C.天然油脂都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 D.将油酸甘油酯氢化为硬脂酸甘油酯可延长保存时间 9.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结论 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2O3 蔗糖未水解或水解的产物不是还原性糖 2?A 将适量苯加入溴水中,充分振荡后,溴水层接近无色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淡黄色沉淀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然后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未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D 相同条件下,测定等浓度的Na2CO3溶液和非金属性:S>C Na2SO4溶液的pH,前者呈碱性,后者呈中性 10.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体系中指定微粒或化学键的数目一定为NA的是 A.46.0g乙醇与过量冰醋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所得乙酸乙酯分子 B.36.0gCaO2与足量水完全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 C.53.5g氯化铵固体溶于氨水所得中性溶液中的NH4

?D.5.0g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已知,离子化合物甲是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阳离子是一种5核10电子微粒;Q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乙为上述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丙、丁、戊三种物质,其中丁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B.丙和戊的混合物一定显酸性 C.丁一定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原子半径:X

12.海水淡化是解决沿海城市饮用水问题的关键技术。下图是电渗析法淡化海水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解槽内部的“┆”和“|”表示不同类型的离子交换膜)。工作过程中b电极上持续产生Cl2。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过程中b极电势高于a极 B.“┆”表示阴离子交换膜,“│”表示阳离子交换膜 C.海水预处理主要是除去Ca2+、Mg2+等 D.A口流出的是“浓水”,B口流出的是淡水

13.某温度下,向10mL 0.1mol·L-1NaCl溶液和10mL 0.1mol·L-1K2CrO4溶液中分别 滴加0.1mol·L-1AgNO3溶液。滴加过程中pM[—lgc(Cl-)或—lgc(CrO4)]与所加AgNO3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Ag2CrO4为红棕色沉淀。

如下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