蠓虫分类之Apf与Af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蠓虫分类之Apf与Af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0671912cc7931b765ce1524

将蠓虫的翅长大小:1.24、1.28、1. 40分别代入上述隶属函数,计算

uA(x1),uB(x1),如下:

~~uA(1.24)?0,uA(1.28)?0.875,uA(1.40)?0

~~~uB(1.24)?0.5,uB(1.28)?0,uB(1.40)?0.9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及以上结果,可推断出触长为1.24、翅长为1.80的蠓虫不属于Apf类蠓虫;而触长为1.28、翅长为1.84的蠓虫属于Apf类蠓虫;触长为1.40、翅长为2.04的蠓虫属于Af类蠓虫。

模型三

如果Af是宝贵的传粉益虫,而Apf是某疾病的载体,那么在这一新的条件下,新的特征不会影响根据触长和翅长来区分蠓虫是属于Apf或Af的结果,但这一新特征会影响消除蠓虫的实验方法。Apf实害虫,若他的危害及大,为了不让他漏网,宁可把Af 误判为Apf,同理,若Af为传粉益虫,且它是一种珍稀物种,则需要重点保护,宁可把Apf误判为Af来加以保护。对于非致命疾病,而传粉又极为重要的情况下,需对模型加以改进,以避免把Af蠓虫判别为Apf蠓虫。

六、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模型的优点

在判断蠓虫类别时,分两步完成,先根据分区大概估计,再编写隶属函数,代入数据计算,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的分类结果较准确,具有现实意义。

模型的缺点

1、问题一中,对蠓虫进行分类时,没有通过相应的模型来处理,仅凭主观臆断,划出分类线,将蠓虫分为两类,太过粗范,不够准确。

2、在分析问题时,有意忽略了翅长对蠓虫种类的影响,使原本不多的样本数据更少,使得相对误差更大。

模型的改进

1、针对问题一

根据已知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蠓虫进行较合理的分类。 2、针对问题二

建立模糊集合,计算判别样本对两类总体的贴近度,根据贴近度判别分析(贴近度越小,越接近该样本类别)

附录一:

x11=[1.14 1.18 1.20 1.26 1.28 1.30]; x21=[1.78 1.96 1.86 2.00 2.00 1.96];

x12=[1.24 1.36 1.38 1.38 1.38 1.40 1.48 1.54 1.56]; x22=[1.72 1.74 1.64 1.82 1.90 1.70 1.82 1.82 2.08]; plot(x11,x21,'*') hold on

plot(x12,x22,'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