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图表信息题决战2018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学案原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专题04图表信息题决战2018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学案原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c58a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8

1 2 3 2 4 6 0.1 0.1 0.1 0.9 1.6 ① 0.3 0.3 0.3 74% 83% ② (1)观察如图中测力计的示数,表格中编号①的数值是 ,②的数值是 。

(2)小明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 是与本实验原理相同的。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

(3)小明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与钩码提升高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数量一定时,无论将钩码提升多高.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芳则认为:钩码提升的高度不同,有用功就不同,机械效率就变化了,你认为 的看法是正确的。

2.( 2017·庆阳)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组同学提出了4种猜想。 小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小红: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冬冬: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玲玲: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他们找来了体积相同的A、B两块实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仪器。按照图中所示规范地完成了实验,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次数 1 2 3 4 5 金属块 A A A A B 物体重力/N 5 5 5 5 3 液体密度g/cm 1.0 1.0 1.0 1.2 1.2 3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cm 20 60 100 100 100 3测力计的示数/N 4.8 4.4 4.0 Δ 1.8 观察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A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为60cm时,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为 N;表格中标有“△”的位置的数据应该是 ;

(2)通过分析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红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为了验证冬冬同学的猜想,他们选择了第 次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选填“无关”或“有关”);

(4)要验证玲玲的猜想,同学们又找来了一块橡皮泥,他们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

3

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们实验方法的错误之处: 。

3.(2017?丽水)小科连接好如图1所示电路,闭合开关,按一定操作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获得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电压U/伏 电流I/安 电阻R/欧 1 2.5 0.22 11.36 2 2.0 0.20 ? 3 1.5 0.17 8.82 4 1.0 0.13 7.69 (1)表中第2次实验时,小灯泡电阻为 欧;

(2)将表中电流、电压数据转换为I-U图象(图2),正确的是 ;

(3)小科发现第3、4两次实验小灯泡不发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小君按小科的方法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偏转,若此电路只有一处故障,你认为该故障是 。

二、图形与图像类

4.(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5.(2017?云南)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6.(2017·深圳)如图甲是某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R1为定值电阻,托盘

下方的电阻R2为压敏电阻,其电阻大小与托盘内所放物体质量m大小的关系图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

(1)当托盘为空时,R2电阻 ;

(2)若托盘为空时,电流表示数为I1=0.01A,求定值电阻R1的阻值; (3)若放入某物体后,电流表示数为I2=0.02A,求该物体的质量大小。

7.(2017?无锡)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 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km/h。

8.(2017?上海)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a)、(b)所示。

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甲、

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

A. v甲?v乙,s?36米;B. v甲?v乙,s?12米; C. v甲?v乙,s?36米;D. v甲?v乙,s?18米 9.(2017?大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10.(2017?眉山)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11.(2017?聊城)(多选题)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6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0的阻值是10?;B.电路的最大总功率是25.6W;

C.R0的最小功率是3.2W;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70? 12.(2017?襄阳)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通过某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13.(2017?聊城)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利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

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为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闲可能是该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2017?武汉)图1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