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c138e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d8

端(如图所示);(2)在锤头和捶柄的缝隙中钉入木楔,请你运用相关的物体知识解释这两种做法。

四、实验和探究题(每空2分,25题4分,共34分)

21.(10分)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甲和图丙实验中,A球、C球刚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小球推动小木块运动的距离越大,安全隐患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 、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4)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 、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22.(6分)物理实验技能操作正式成为2016年中考考查项目,小华同学在考试中抽选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为使杠杆能在水平位置平衡,达到方便测量力臂的目的,她对杠杆进行了调节;之后她继续实验又通过一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请你帮她解决下列问题:

(1)对如图所示的实验的调节方法是 (写出一种做法);

(2)你认为她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 。

23.(8分)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

第5页(共18页)

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钩码重力/N 钩码上升距弹簧测力计示弹簧测力计上离/cm 1 2 3 2 4 6 10 10 10 数/N 0.8 1.5 升距离/cm 30 30 30 83.3% 90.9% 机械效率 (1)在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未填,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分析数据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高”或“越低”)。

(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

A.71.6% B.82.6% C.92.4%

24.(6分)善于观察的小雨同学在生活中发现以下有关气体压强的现象: (1)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2)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他想“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由此他提出了以下假设:①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有关;②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为验证假设①,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取一根长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封闭一端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第二步: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小表面的位置与原来标记位置重合为止;第三步: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发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需要注入的水银柱也越长。 请你帮他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由上述实验操作可知,在 一定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随 而

第6页(共18页)

增大;

(2)在实验中一定质量气体产生压强的大小是由 来显示的。

25.(4分)物理老师布置了自主学习活动: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用一枚针和一瓶矿泉水,设计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现象及结论。 (1)步骤及现象: ; (2)结论: 。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从A、B两组中任选一题)

26.(5分)A.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清洁机器人在300N的水平推力下沿水平地面以0.5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水平地面压强为3000Pa,g取10N/kg,求该机器人: (1)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 (2)水平推力的功率。

B.我国拥有已经超越了“悍马”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越野车,坦克能去的地方它都能去,最大速度达100km/h,当越野车匀速爬上一高14m,长20m的陡坡时,机械效率为70%(g取10N/kg,越野车的质量按3650kg计算).求越野车: (1)受到的重力; (2)爬坡时的牵引力。

27.(5分)A.如图所示,2014年4月14日,救援机构启用“蓝鳍金枪鱼”(简称“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失联的MH370航班,其相关标准参数为:体积1m、质量750kg,探测窗口的面积为20cm,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7.4km/h(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1.0×10kg/m,g取10N/kg).求“金枪鱼”: (1)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时,探测窗口承受的海水压力; (2)搜寻任务完成后,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时,露出海面的体积。

3

32

3

第7页(共18页)

28.如图甲所示,正方体石料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缓慢下降,直至没入水中。图乙是钢丝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g取10N/kg,ρ10kg/m).求:

(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石料的体积。

(3)石料浸没后钢丝绳拉力的功率。

3

3

=1.0×

第8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