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奥古斯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8cf7d176a20029bd642d14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及其对后世的“救赎”

课程名称 中外政治思想概论

姓 名 艾思明 学 号 10200200920389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年 级 09

院 、 所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 月 日 2010年06月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指 标 选 题 评价内容 选题是否新颖;是否有意义;是否与本门课程相关。 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评价等级(分值) A B C D 5-0 得分 20-16 15-11 10-6 论 证 结构是否严谨;研究方法是否得20-16 15-11 10-6 当;论证是否充分。 文 献 文献资料是否翔实;是否具有代表性。 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体例规 范 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学术道德规20-16 15-11 10-6 范。 能 力 是否运用了本门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是否体现了科学研究能力。 20-16 15-11 10-6 20-16 15-11 10-6 5-0 5-0 5-0 5-0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总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及其对后世的“救赎”

【摘 要】奥古斯丁在柏拉图主义哲学的启发下,跨越了自己接受基督教的障碍,并且利用

柏拉图主义哲学来构建他的基督教思想体系。在奥古斯丁看来,基督教神学才是真正的哲学;而在上帝之城面前,尘世政治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古典哲学以理性原则的化身自居,为城邦政治提供必要的张力;而基督教神学则以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的圣俗二元论为基础,居高临下地安排世俗政治的意义。

【关键词】奥古斯丁;基督教;双城论;上帝之城 ;地下之城

在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神学发展处于第一个阶段,即“教父学”时期。在基督教产生初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基督教神学。当时,只是由一些自称为上帝的使徒的人到处宣传耶稣的事迹、传播基督救世的福音。这是基督教“使徒传教”时期。《圣经》就是这些使徒们传道所用的作品的汇集。公元2~5世纪出现了一批基督教的知识分子,他们从理论上,特别从哲学上,对《圣经》进行加工和论证,把基督教的基本信条教义化、系统化、理论化,制定了一整套基督教教义,即基督教神学。同时,他们还从政治上为基督教的地位进行了理论论证。由于这些人成为解释基督教信条的权威,而被信徒们尊称为“教父”或“博士”,其神学理论则被称为“教父学”。比较著名的教父由德尔图良、安布洛斯、杰罗姆和奥古斯丁等,其中奥古斯丁是教父学的最高权威。与以往的政治思想家不同,奥古斯丁首先是一个神学家,他关心的是神学问题,其理论主要是一套神学。他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在《上帝之城》一书中,他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政治哲学有机地融合于神学体系中。从他开始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政治哲学都是作为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成为“神学的婢女”。1

一、历史中的奥古斯丁及其思想来源

奥古斯丁(354~430年)出生于罗马帝国北非行省的塔加斯特。其父亲是摩尼教徒,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早年奥古斯丁曾信奉摩尼教,并过着放荡的生活。后来他发现摩尼教的经典与当时的天文学发现有矛盾,这使他对摩尼教的真理产生了怀疑。而后,他又受到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新柏拉图主义崇尚精神的价值,鄙视肉体的享乐。在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下,他改变了生活态度。最终皈依了基督教。奥古斯丁哲学最突出的一点,是他区分了所 1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P83

1

谓“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 2奥古斯丁从维护基督教以及基督教信仰的权威出发,主张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为教会和神学服务,培养虔诚的基督教徒和教会的教士,这是他所确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目的。

在奥古斯丁从摩尼教转向基督教的过程中,柏拉图主义的思想传统对他起来相当重要的作用。新柏拉图主义让他鄙弃流变的感觉世界,把目光转向永恒不变的超感觉世界。但作为基督教的早期奠基者,奥古斯丁对于柏拉图的理念论又有所发展。他认为,永恒不变的真理世界的源泉是上帝,的确,柏拉图的理念、形式、原型或本质以至对个别事物的观念,都位于神圣的精神中。作为一个基督教徒,奥古斯丁坚信世界万物是上帝创造的。但面对异教徒的攻击和基督教内部的派系之争,他不得不在这个问题上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论证。通过对柏拉图主义的批判和继承,奥古斯丁建立了他的基督教思想体系:一种超越理性的一神论神学、一种大众化的救赎理论、一种直线式的历史观念,而所有这些都以一个道成肉身的神话为核心。

二、《上帝之城》与双城论 1.《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关于国家,社会和历史学说的集中体现 。《上帝之城》写于412年—426年。当时一个重要的事件是410年哥特人洗劫了罗马城。而那时基督教刚刚被承认为合法,在帝国广泛的传播 。在当时的背景下罗马人陷入了空前的恐惧,基督徒们在对生活绝望的同时开始对自己的信仰进行怀疑;异教徒则借此机会攻击基督教,认为罗马的毁灭正是由于允许基督教信仰传播的结果。可以说整个教会又处于十万的危机之中。因此奥古斯丁必须要站出来为信仰辩护,通过《上帝之城》奥古斯丁一方面为基督教信仰辩护,回应各个方面的指责,另一方面 ,也借此机会阐述的了自己的神学世界观 。

不过,《上帝之城》的主要思想,在此之前已有萌发。甚至可以说,即使没有罗马遭劫的事情发生,奥古斯丁也可能会写一部类似的著作。早在《<创世纪>字解》里,奥古斯丁就提到,他有可能写一本书,谈论由天使的堕落而导致的两个“城”。

奥古斯丁将自己一生所从事的学术,概括为 “识神识己”四个字。而《上帝之城》正是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方面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 、社会经济进行反思更好的认清自己;另一方面对于上帝对世界和历史的安排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人将奥古斯丁的哲学概括为是关于 “恶”的思考,《忏悔录》探讨的是人性的恶,《上帝之城》探讨的是社会的恶 。

这部作品是针对当时教会面对的责难而作的护教回应。奥古斯丁用了十五年时间,撰述次数,全书共分二是二卷,前十卷是护教性的,后十二卷则旨在陈述奥古斯丁对历史神学与政治神学的看法,主要阐发他的双城理论。首四卷说明双城的起源,中间四卷讲述双城的发展,最后四卷则是关乎双城的归宿。他认为两种不同的爱,便产生两个不同的城:爱自己以

4

3

23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P84

沈锐.<上帝之城>中的宗教政治思想.[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9.4 4

周伟驰.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P26

2

致轻视上帝,便产生了地上之城(世人之城);爱上帝以致轻看自己,乃产生了上帝之城。5在地上之城里,由于人爱自己,行为自私,故出现许多罪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例外,保持长治久安,人类免不了面对战争灾难的命运;但地上之城的设立也不是完全无意义的,一个追求公义和真理的政府,可以保障人民起码的福乐。而这也是上帝的心意,人间权柄是由上帝所设立的。但在地上之城背后,上帝另外又设立了上帝之城,教会是上帝之城的代表。双城最后的终局是:当新天地来临后,善人将得永生,恶人将受永刑,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同时结束。6

《上帝之城》颠覆了古典哲学的国家正义观。这本书可以称为基督教会第一本历史神学及政治神学。它将人类历史的发展,做了一个全面的纵线诠释,并且确定上帝为掌握一切发展的绝对主宰。奥古斯丁确认人间政权和人类历史具有正面但相对的价值,指出人须为其所犯的罪恶与罪恶所引来的后果负责;同时他亦宣认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它才是所有事情发生的最终解释。7 2.双城论

“上帝之城”、“世俗之城”(地上之城)是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本书的十一至十四卷就是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论述。全文也是以这两个概念为中心而展开的一个基督教政治理论体系。而这个体系和以往的政治观截然不同 。

当把双城理论运用于现实生活时,奥古斯丁指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根据他的描述,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他们真诚笃信上帝,具有“虔诚、敬畏、忏悔、勤劳和禁欲”等美德,其余的人则构成地上之城。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地上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摒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奥古斯丁否认国家是正义的组织。在区分“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理论框架内,奥古斯丁阐述了他关于国家与教会的思想。他并不认为“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可以等同于人间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基督教并不等同于“上帝之城”,因为教会内也混杂有灵魂未能得救的人。因此,正如他明确指出的,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城市混合在一起的。不过,根据奥古斯丁的看法,上帝之城至少可以由教会来代表,地上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

奥古斯丁认为,国家职能在于负责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免受攻击的安全和有秩序的社会交往等。这是为地上之城和上帝之城的公民所共同希求的。它是“地上的和平”,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它。所以,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拯救计划的工具。8

基督教会虽然和世俗国家一样,既包含被拣选者,也包含被摒弃者。但是,奥古斯丁却赋予教会以很高地位。他指出,上帝的恩典只有通过教会才能在人类历史上起作用。在奥 56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周伟驰.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P28 7

沈锐.<上帝之城>中的宗教政治思想.[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9.4 8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P8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