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六年级上语文 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最新版六年级上语文 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f36234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8

第六单元

课题 教材简介 诗海拾贝 与诗同行 1.自己动手写诗。先阅读教材提供的《致老鼠》《爸爸的鼾声》这两首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表现手法,再试着自己写一写。 2.举办诗歌朗诵会。可以朗诵收集到的诗,也可以朗诵自己写的诗。 3.合作编本小诗集。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编,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编写。 4.开展诗歌知识竞赛。将搜集到的诗歌知识编成题目,用比赛的方法看看哪些同学的诗歌知识最丰富。 活动建议 1.搜集创作的诗歌或记录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也可以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2.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诗歌的推荐与欣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借助工具书了解大意,体会情感。在小组内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诗,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节选)》主要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敏锐地抓住了这场雨的特征,抒发了自己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全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天净沙·秋》是元代散曲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作者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使人感到虽有秋景的萧条,却没有悲凉清冷的情绪。 《太阳的话》是艾青到延安以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歌咏了太阳的美、太阳的善和太阳的真,让我们认识到了太阳的重要。 《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我们去看海》是金波写的儿童诗。全诗以“我们去看海”的呼唤贯穿始终,情绪饱满激昂。通过朗读表达对海的向往、赞美和热爱之情。 《致老鼠》是一首有趣的儿童诗。小诗人用一颗童心,写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老鼠。这首诗充满了童真、童趣,体现了诗人超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爸爸的鼾声》是一首温情的儿童诗。全诗童趣盎然,充满父子亲情。 《给诗加“腰”》讲的是苏小妹出题,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个字,说出诗眼而引出的诗歌趣话。 《诗中的“秋”》是台湾作家桂文亚回忆自己儿童时代读古诗的乐趣,侧重学习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方法,感受诗的意境。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写儿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1.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儿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2.通过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从中领悟到读诗的方法。

制订《诗海拾贝》活动计划……………………………………………………1~2课时 搜集、整理、欣赏诗歌…………………………………………………………3~5课时 制订《与诗同行》活动计划……………………………………………………1~2课时 自己动手写诗、诗歌朗诵会、合作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3~5课时 写活动总结…………………………………………………………………… 1~2课时

1.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采取个人、小组和班级三种活动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2.写作能力是基本的语文能力之一,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动手写或画的内容。

第一课时:制定《诗海拾贝》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1.阅读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讨论和制订班级的活动计划。

3.成立活动小组,制订各小组的活动计划。 【活动准备】

1.相关的诗歌,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教师) 2.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以及发展历史等资料。(学生)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探魅力。

同学们,诗歌给人的感受很奇妙。热情的诗往往让人心潮澎湃,悲伤的诗往往让人心绪难平,内涵丰富的诗会给人无限的回味,节奏明快的诗会让人神清气爽!

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仅有屈原、李白、杜甫等古代著名诗人,也有郭沫若、闻一多、席慕容等一批现代诗人。

在诗歌的殿堂中,不仅有中国的诗人,也有歌德、普希金、海涅等外国诗坛名家。本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将把我们带到一个诗的国度里,去捡拾这高雅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下面就让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计划。

1.引语: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难在无计划”。一个好的学习计划会引领我们最大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我们必须制订一个好的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往我们在制订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都做了哪些工作?

2.回顾汇报,适时归纳。 (1)组成学习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4)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阅读材料,明确要求。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小组讨论交流:围绕“诗海拾贝”,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3)小组汇报,师适时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情况:

①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创作的诗歌或记录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②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③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作品的感情。 4.自由分组,落实分工。(教师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建议,作调整;讨论时要做好分工,如安排谁负责整理讨论意见,谁记录讨论结果,谁来执笔形成完整的计划等等。)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适时引导,揭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第二课时:搜集诗歌,整理诗歌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趣味。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活动内容】

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 【活动过程】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

(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与同学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第三课时:欣赏诗歌

【活动目标】

1.阅读“诗海拾贝”中的诗歌,了解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体会这些诗大多数是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的,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

2.反复朗读古诗,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歌中饱含的情感。初步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相关知识。 3.通过讨论、整理和欣赏诗歌,在互相交流中品尝成功的喜悦,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活动准备】

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活动过程】

一、激情演讲,直奔主题。

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俯拾皆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有伟大的诗人,他们的优秀诗篇,为各国人民所传诵。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今中外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学习《诗经·采薇》。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互相质疑。 (3)学生小组尝试解决疑问。

(4)教师点拨诗意: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2.学习《春夜喜雨》。

(1)学生采用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己阅读批注,质疑问难。 (2)教师点拨:为什么雨会被称为“喜”雨呢?

(3)学生自由回答后明确:春雨贵如油,在人间最需要的时候悄然而至,润泽万物,使春回大地,就如同带给人喜悦的春之天使。

(4)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和音乐,学生更入情入境。 3.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学生自由读诗,结合注解和工具书,读中悟意。

(2)学生交流自读心得,自选诗句描摹联想和想象中的画面。 (3)教师点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连缀起来,营造出一种恬静的美。其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尤其为人称道,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4)分组比赛朗读。推举同学表演朗诵,看谁读得有感情。 4.学习《天净沙·秋》。

(1)学生自由读,分小组试着自选角度赏析这首元曲。 (2)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

(3)教师点拨:整首曲诗人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大地与天空和谐的画面:夕阳西下,落霞满天,小村沐浴着斜晖,炊烟袅袅,老树默立,乌鸦树羽。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雁影掠过,让人回味悠长。此曲色彩明快,言尽而意远。

(4)学生自由朗读和背诵。 三、赏读诗歌,品味诗情。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学生自选一首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小组交流。 3.教师点拨:

《太阳的话》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花束、香气、亮光、温暖和露水,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如“让我进去,让我进去”“快起来,快起来”这些活泼的语言,写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为人们打开心灵的急切心情。诗中的太阳象征光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