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的四种理论读后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传媒的四种理论读后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ea50183b14e852458fb57cb

四、大众传媒在民主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 五、现代自由至上主义理论下的传媒 六、当代自由至上主义理论下的电影 七、自由至上主义理论下的广播电视 八、世界其他地方的自由至上主义传媒 九、小结

第三章 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 一、理论简介 二、理论根源

三、理论背后的技术发展 四、当前对传媒的批评 五、新理论的知识氛围 六、全新的责任感 七、体现新理论的规约 八、对传媒表现行为的要求 九、改善传媒表现行为的方法 十、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十一、传媒与政府 十二、表达权利 十三、有关人性的观点 十四、自我修王过程

第四章 传媒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一、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根基

(二)经由列宁和斯大林的发展 二、前景 (一)当前的理论

(二)这一理论产生的制度之一:印刷媒体 (三)这一理论产生的制度之二:广播电视 (四)这一理论产生的制度之三:电影 (五)与其他威权主义制度的关系 (六)苏联的理念和我们的理念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内容简介

《传媒的四种理论》作为新闻理论研究史上经典的文献之一,为研究和了解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兴起的几种不同的传媒理论及传媒制度,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传媒的四种理论》的作者将传媒与其所属的社会的哲学思潮、政治结构、个人和社会关系等联系起来,显示了研究传媒的一种综合视角。《传媒的四种理论》作为新闻理论研究史上经典的文献之一,为研究和了解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兴

起的几种不同的传媒理论及传媒制度,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书中具体包括了:传媒的威权主义理论、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等内容。 编辑推荐

《传媒的四种理论》是对原译名为《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重新整理与翻译。《传媒的四种理论》开比较新闻学之先河,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它不但在美英等国被当作教科书,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与争辩,得到美国领导团的赏识,美国新闻学荣誉学会曾授予研究奖章,而且还被译成多种文字,属于“最畅销的非虚构类书籍”,成为新闻史研究的经典。 媒体推荐

几乎所有谈论新闻哲学的文章和书籍都要提及该书,评述或援引其中的观点。

——约翰〃梅里尔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新闻学教授 该书的历史功绩在于:(1)探究不同社会制度与报刊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对西方新闻学研究产生了影响;(2)对各种报刊体系差异所作的哲学根源上的探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层次;(3)“四种理论”模式一直影响甚至左右着后来的媒介理论;(4)西方推崇的“社会责任理论”经过该书的系统阐发得以广泛传播。 ——芮必峰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 (Fred S.siebert) (美国)西奥多〃彼得森 (theodore peterson) (美国)威尔伯〃施拉姆 (Wilbur schramm) 译者:戴鑫 解说词:展江

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美国新闻传播学者,媒介法学家。1957年至1960年担任州立密歇根大学新闻学院院长,1960年至1967年担任该校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陆军院长。西伯特是一位杰出的教师和学者,除了与彼得森和施拉姆合著了《传媒的四种理论》以外,他还著有极富声望的历史著作《1476年-1779年的英格兰的新闻自由》和《新闻界的权利和特许权》。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传媒的威权主义理论 一、基本假设 二、柏拉图论威权主义 三、马基雅维利及其后的作家们 四、法西斯式的威权主义 五、威权主义的控制制度 六、许可的题材和禁止的题材 七、威权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 八、现代世界的威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