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e56bd2c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f

⑤CuSO4(aq)A. ①③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u(OH)2

葡萄糖溶液?Cu2O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B. ②③④

①FeS2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 ②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和HCl不反应;

③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

④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偏铝酸钠和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足量盐酸时得不到氢氧化铝;

⑤硫酸铜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葡萄糖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氧化亚铜。

【详解】①FeS2和氧气反应4FeS2+11O2生成硫酸,故①正确;

②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和HCl不反应,所以不能用二氧化硅和氯化氢制取四氯化硅,故②错误;

③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故③正确;

④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滴加少量盐酸,偏铝酸钠和盐酸反应AlO2-+H++H2O=Al(OH)3↓,滴加过量盐酸,3HCl+Al(OH)3═AlCl3+3H2O,足量盐酸时得不到氢氧化铝,故④错误;

⑤硫酸铜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葡萄糖加热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氧化亚铜,检验醛基的存在,过程能实现,故⑤正确;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2Fe2O3+8SO2,二氧化硫和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13 -

21.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是 选项 实验操作 A. 现象 结论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B. 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C. 灼烧某白色粉末 将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D. A. A 【答案】D 【解析】

B. B

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的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相同时间内HA与Zn反应生成的氢气更多 HA是强酸 火焰呈黄色 无K +白色粉末中含有Na+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非金属性S>C>Si C. C D. D

试题分析:A.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是由于SO2具有还原性,A错误;B.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相同时间内HA与Zn反应生成的氢气更多,说明HA与Zn反应的速率快些,HA电离出来的H+多些,只能说明HA的酸性比HB强,不能说明HA是强酸,B错误;C.灼烧某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含有钾元素,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一定含有钾元素,否则没有钾元素,C错误;D.将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了硅酸,那么证明酸性H2SO4>H2CO3>H2SiO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D正确,答案选D。

- 14 -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评估

2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反应为:2Al3++3SO42﹣+3Ba2++6OH

═3BaSO4↓+2Al(OH)3↓

3+﹣

B. 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Cu+Fe

═Fe +Cu

2+

3+

2+2+

C. 已知:2Br+Cl2=2Cl+Br2,Br2+2Fe=2Fe+2Br,向含0.2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3.36LCl2时,发生的反应为:4Fe+2Br+3Cl2═4Fe+Br2+6Cl

D. 向NaHSO4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显中性:H++SO42﹣+Ba2++OH﹣═H2O+Ba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一定量的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质量最大时,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沉淀,铝离子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完全溶解,正确的离子方程为:2Ba+4OH+Al+2SO4=2BaSO4↓+AlO2+2H2O,故A错误;

B.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的离子反应为Cu+2Fe3+=Cu2++2Fe2+,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3.36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与0.2 mol FeBr2反应,氯气先氧化亚铁离子,剩余的氯气氧化溴离子,发生的反应为:4Fe2++2Br﹣+3Cl2=4Fe3++Br2+6Cl﹣,故C正确; D. 向NaHSO4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显中性:2H++SO42﹣+Ba2++2OH﹣=2H2O+BaSO4↓,故D错误; 答案选C。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少量的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反应:NaClO+CO2+H2O=NaHCO3 +HClO, 说明酸性强弱的顺序为H2CO3>HClO>HCO3

B.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 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就能与金属Cu发生剧烈反应

D. NO2与H2O 反应的过程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个数比为1: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少量的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反应:NaClO+CO2+H2O=NaHCO3 +HClO,根据较

- 15 -

-2+

-3+

2--2+

3+

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酸性强弱的顺序为H2CO3>HClO>HCO3,A正确;B.金刚石与氧气可以反应,生成CO2,A错误;C.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与金属Cu不反应,需要加热,C错误;D. NO2与H2O 反应的过程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个数比为2:1,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酸性比较、金刚石的性质、浓硫酸的性质以及NO2溶于水的判断

24.框图中甲、乙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

-

请问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⑤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将C溶液滴入F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F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⑤

(2)4Fe(OH)2+O2+2H2O = 4Fe(OH)3 (3)2Na + 2H2O = 2Na++2OH- + H2↑

(4)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 (5)4Fe+4Na2O2+6H2O=4Fe(OH)3+8Na+O2↑ 【解析】

试题分析:甲、乙为单质,二者反应生成A为淡黄色固体,则A为Na2O2,甲、乙分别为Na、氧气中的一种;B为常见液态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C与乙,可推知B为H2O、乙为氧气、C为NaOH,则甲为Na;F、G所含元素相同且均为氯化物,G遇KSCN溶液显红色,则G为FeCl3,F为FeCl2,结合转化关系可知,E为Fe(OH)3,D为Fe(OH)2,

(1)反应①~⑤中,①②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③④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①⑤属于化合反

- 16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