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章末综合检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52016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章末综合检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be4f34e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0b

2015-2016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word章末综合检测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她变异

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就是( ) 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增加基因种类 B、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猫叫综合征就是基因中碱基发生了变化所致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解析:选C。猫叫综合征就是5号染色体的短臂缺失所致,属染色体变异。 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

A、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B、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的数量

C、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基因突变

D、DNA的复制与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选A。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会引起相应的氨基酸发生变化,也就不会引起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变化,A项正确;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它不会引起基因数量发生改变,B项错误;基因突变发生在分子水平上,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C项错误;DNA复制出现差错,会引起基因突变,如果转录出现差错,会引起mRNA变化,不属于基因突变,D项错误。

3、研究表明人体细胞中存在抑癌基因(P53基因),它能编码一种抑制肿瘤形成的蛋白质,而某些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AFB1)能特异性诱导P53基因中碱基G→T,从而引发肝癌,由此可见,肝癌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 )

A、环境引起的变异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解析:选C。从题干中的关键词“诱导P53基因中碱基G→T”可知符合基因中碱基对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4、基因突变就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

A、无论就是低等还就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就是有利的

解析:选A。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无论就是低等生物还就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具有普遍性;基因突变的结果就是产生其等位基因,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的特点。

5、(2015·邢台高一检测)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 B、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对应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就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解析:选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应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同卵双生兄弟间的基因型应该相同,所以她们之间性状的差异不就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可能就是突变或环境因素导致的。

6、A种植物细胞与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A、B两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两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就是(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word章末综合检测 A、二倍体;基因型就是DdYyRr B、三倍体;基因型就是DdYyRr C、四倍体;基因型就是DdYyRr

D、四倍体;基因型就是DdddYYyyRRrr

解析:选C。两个二倍体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就是一个四倍体的杂种细胞。

7、下表就是苋菜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突变品系与敏感型品系的部分DNA模板链碱基与氨基酸所在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就是( ) CGT GGT AAG TTA 抗性品系 丙氨酸 脯氨酸 苯丙氨酸 天冬酰胺 CGA AGT AAG TTA 敏感型品系 丙氨酸 丝氨酸 苯丙氨酸 天冬酰胺 氨基酸位置 227 228 229 230 A、抗性品系有可能再突变为敏感型品系 B、编码丙氨酸的密码子就是CGU、CGA

C、抗性的产生就是由于DNA上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D、抗性基因与敏感型基因之间有两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解析:选B。从表格中所给的DNA模板链碱基可知,编码丙氨酸的密码子应为GCA、GCU,故B项错误。

8、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移到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蚕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就是雌蚕都有斑纹,凡就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就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基因互换

解析:选C。2号染色体的基因转移到W染色体上,属于非同源染色体某一基因片段的移动,为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9、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对细胞产生的影响就是 ( ) A、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B、抑制DNA分子复制 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抑制DNA的转录

解析:选C。低温仅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复制后的染色体虽然能分离,但不能被拉向两极,使细胞不分裂、染色体加倍,与DNA的复制、着丝点的分裂无关。

10、(2015·江西九江高一检测)下列遗传病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就是( ) 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原发性高血压 C、青少年型糖尿病 D、猫叫综合征

解析:选A。原发性高血压与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猫叫综合征为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11、如图所示为先天性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就是( )

A、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

B、患者2的父亲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差错 C、患者1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 D、患者1体内额外染色体若来自父亲,则差错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解析:选C。由于图中的一条染色体被标记,所以能瞧出患者2的染色体有两条来自其父方,而且就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发生差错;1号患者多出的染色体无法判断就是来自父方还就是母方;1号患者父亲无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还就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差错,产生的精子都会多出一条染色体,使1号患病。

12、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法或结论不合理的就是(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word章末综合检测 A、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B、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C、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调查某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D、若调查结果就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高,则可能就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解析:选A。在调查发病率时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若男女发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高,则为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了更科学、准确地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以广大人群为调查对象,并应做到随机取样。

13、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_______幼苗。 (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________________,表明抗性就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就是单倍体育种的基本手段,射线、激光有诱发突变的能力,而且体细胞突变必须经过无性繁殖才能保留该突变性状,所以需要经过组织培养。为了获得可育的植株,需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加倍后获得的就是纯合子,通过与敏感型植株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就是15∶1,不符合分离定律,可以用自由组合定律来解释,只有两对基因都隐性时才表现为抗性。所以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1)单倍体 (2)诱发基因突变 抗该除草剂的能力 (3)加倍 二倍体 (4)(纯合)敏感型植株 F1都就是敏感型 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14、某医师通过对一对正常夫妻(Ⅲ)(妻子已经怀孕)的检查与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她的祖父与祖母就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中患有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她有一个年龄相差不多患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舅舅;夫妻均不带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出来(如下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就是________性遗传。 (2)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就是________性遗传。

(3)医师通过咨询该夫妇各自家族中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均无对方家庭遗传病的患者,由此可以判断夫妻双方________(填“不带有”或“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

(4)丈夫的基因型就是________________,妻子的基因型就是________________。 (5)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就是________,女孩患病的概率就是________。 (6)先天性愚型患者可能就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卵细胞或________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的。

(7)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2016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word章末综合检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病“无中生有”就是隐性遗传病,由于女性患者Ⅱ5的父亲表现正常,因此甲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乙病“无中生有”也就是隐性遗传病,由于Ⅲ11不带有乙病的致病基因,因此Ⅳ13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Ⅲ12,由此判断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B

(4)由于该夫妇不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因此可以判断丈夫的基因型就是AAXY或AaXY,

Bb

妻子的基因型就是AAXX。(5)该夫妇所生子女都不患甲病,生男孩患乙病概率为1/2,生女孩患乙病概率为0。(6)先天性愚型患者的体细胞含47条染色体,可能就是由染色体组成为23+X的卵细胞或23+Y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的。

BBBb

答案:(1)常 隐 (2)X 隐 (3)不带有 (4)AAXY或AaXY AAXX (5)1/2 0 (6)23+X 23+Y

(7)①禁止近亲结婚 ②进行遗传咨询 ③提倡“适龄生育” ④产前诊断

15、若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可培育多倍体。那么,对植物进行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就是否也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请设计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室温25 ℃)

材料用具:洋葱若干,冰箱,显微镜等其她必需的实验仪器、药品。

(1)依据所学知识,您作出的最合理实验假设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步骤:

第一步:培养洋葱根尖。取洋葱若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生根。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实验的设计原理就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实验的变量应该就是低温与室温,设计时还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与等量原则。

答案:(1)低温可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2)低温4 ℃ 室温25 ℃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洋葱随机平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 将实验组放入冰箱(4 ℃),对照组在室温(25 ℃)下培养,其她培养条件保持一致,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出 分别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4)①若实验组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加倍),对照组染色体数目不改变,说明低温(4 ℃)能诱导染色体数目改变

②若实验组染色体数目与对照组染色体数目都不发生改变,说明低温(4 ℃)不能诱导染色体数目改变